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90后杂技演员徐滨滨五拿海 …...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

Post on 01-Feb-2020

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05青年2017年10月30日星期一责任编辑张红叶 美术编辑谭丽娜

联系我们 qnbyw@163.com

不久前传来喜讯,上海杂技团的节目《突破-抖杠》在四年一届的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一举夺得“ 金 菊 奖 ”,这也是中国杂技的最高奖。这个高难度作品的节目组组长徐滨滨,是上海杂技团优秀青年杂技演员。自从2011年作为人才引进上海之后,他已经为上海杂技团赢得了国内外5个杂技金奖,是上海杂技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杂技演员的生活都是非常枯燥的。青年报记者见到徐滨滨的时候,他正在团里的排练室里排演一个新戏《双人吊子》。之前一个上午他已经练了3个小时的倒立,午饭只是吃了一个面包。而下午还要练3个小时的《抖杠》,晚上还要去上海商城剧院驻场演出。一天结束后,徐滨滨回到家中应该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了,有时候想躺在床上玩一会儿游戏,但总是刚玩了一个开头就睡着了。

在这座城市的青年人中,杂技演员当然是很独特的一群人。很难想象,在娱乐生活如此丰富多

彩的今天,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在钢丝上、在半空中坚守着自己的无比枯燥、具有风险的事业。杂

技演员徐滨滨却在日复一日地练习着他的那些高难度

动作。他已然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一个杂技演员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兴奋点应该是在哪里呢?徐

滨 滨 也 时常在想这样 的 问

题。有时他会豁 然 开 朗——自己的兴奋就在于昨天还不能完成的

动作,今天突然 可 以 完 成

了,昨天做得还不好的动作,今天又有所进步了。也正是这一点点进步所带来的快乐,支撑着徐滨滨过着和其他同龄人迥然不同的生活。

而杂技其实又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艺术,这主要是和演员的艺术生命有关。徐滨滨对青年报记者说,杂技和京剧一样,也有文、武之分。文的如魔术,演员可以演到很老,而武的就如《抖杠》,17岁到33岁是黄金年龄,33岁之后还能演多久,就完全看一个演员的修为了。徐滨滨就看到,有的演员状态走了下坡路,团里会提前安排好一个青年演员接班。当然,是否交班会让演员自己提出来,这也是一种人性化的做法。

徐滨滨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都会有一种危机感,就是担心自己衰老而告别舞台。徐滨滨对青年报记者坦言,其实他自己也有这种深刻的危机感,总觉得自己正处于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但是可能第二天就要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在肩膀隐隐作痛的时候。这种“明天就要走下坡路”的危机感,让徐滨滨时刻处于一种谨慎的状态,他很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身上的各种伤病作斗争。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拿下10个金奖。

但是无论如何,总有一天会离开舞台,这是一个杂技演员的自然规律。徐滨滨说,他已经逐渐融入了这座城市,爱上了这座城市。如果真的有一天他无法再做“底座”的时候,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杂技教练,为这座城市杂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力。

徐滨滨过去也做过“尖子”。当上海杂技团负责人认为他可以去当

“底座”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杂技生涯的一个新的阶段到来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徐滨滨已经面对过很多这样的转折性的时刻。12岁那年,从小喜欢武术的徐滨滨阴差阳错地到离家不远的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杂技(吴桥是中国的杂技之乡)。一般而言,学杂技最晚也就八九岁,否则骨头会硬。而此时徐滨滨已经12岁了,学校一个负责人看着这孩子一副恳切的面孔,说“那就让他试试吧”,徐滨滨于是一脚踏入了杂技界。

毕竟年纪大了点,身体柔韧性变差。徐滨滨还记得学校里一个胖老师,为了让他腿部拉升到要求的位置,坐在他的腿上,腿下还要垫砖头,如同坐老虎凳一般的痛苦。然而这些痛苦没有白白承受,2011年在学校的演出中,被台下来选人的上海杂技团负责人一眼相中,力邀他加盟上海杂技团。彼时,徐滨滨正准备留校任教,一听可以去上海,他都没怎么考虑就决定了。

很多年后,徐滨滨依然庆幸当初的决定。“在我们杂技演员眼里,上海杂技团就是一个殿堂一般的存在,这里有最好的设施,最好的演员,和最高水准的杂技作品。”一眨眼,徐滨滨已经在上海奋斗了6年。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认为自己本来就属于这个地方。徐滨滨打心底里喜爱上了这座城市。他已经很难想象,如果自己不在上海,自己的事业会变成什么模样。徐滨滨说,杂技没有太多捷

径,唯有下苦功,坚持不懈地训练,而徐滨滨又自视没有太多天赋,所以唯有努力更努力。徐滨滨也发自内心的想为这座向自己敞开胸怀的城市做一点什么。6年中,徐滨滨和伙伴们齐心协力,创排了一系列重要的杂技作品,共为上海杂技团赢得5个金奖。

当然,上海杂技团也给了生在异乡的徐滨滨家一般的感觉。不仅为徐滨滨申报了国家二级演员和团内一级演员(上海杂技团对演员实行“艺衔制”,对于那些优秀青年演员来说,即便因为资历不够而未能评到更高的职称,也能在团内享受高职称的工资待遇),待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外,在去年还为他落 实了 上海户口 。“当我开始学习杂技的时候,我从来没有 想 过 有朝一日会到上海工作 ,成 为一个新上海人。”徐滨滨对青年报记者说。

此次上海杂技团获得“ 金菊奖”的剧目叫《突破-抖杠》。抖杠是杂技的一个经典项目,因为难度极高,也被视为杂技的明珠。抖杠之难,难在配合。两人扛着一根15厘米宽的有弹性的杠子,由另一个人在空翻的高难度动作。此次《突破-抖杠》里最难的动作叫“后空三周三连翻”。演员在空中翻一个跟头然后在杠子上站稳,这已经很难了,现在要在空中翻三个跟头,落下后再一次重复,连续三组这样的动作,任何闪失都有可能功亏一篑,并且发生危险。当上海杂技团的演员们将这样的动作完美地呈现出来的时候,“金 菊奖”已是囊中之物了。

在行内,把《抖杠》两个扛杠子的人叫“底座”,把在空中翻腾的叫“尖子”。观众通常以为“尖子”难度最高,其实“底座”更为重要,《抖杠》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底座”和“尖子”完美配合的结果。上海杂技团《抖杠》

节目组组长徐滨滨就是两个“底座”之一。这位生于1990年的优秀青年杂技演员,练这个节目已经快5年时间了。这几天,他的肩膀因为扛杠子的缘故,依然有点红肿,但他仍然坚持训练,因为3个月后,也就是明年1月,这个节目和上海杂技团的另一个节目将赴摩纳哥参加第4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这个比赛的“金小丑奖”是世界杂技界的最高荣誉。

“杂技经常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徐滨滨对青年报记者说,“就说《抖杠》,‘尖子’和‘底座’缺一不可。但往往是‘尖子’易寻,‘底座’难找。‘尖子’翻得怎么样,和‘底座’的配合有极大的关系。‘底座’也必须有极高的责任心,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

‘尖子’翻腾得完美,同时保证‘尖子’不受伤。”从这个角度来说,“底座”往往是由最富有经验、技能最高的杂技演员来担纲。也就是说,必须是团里真正的主力。

90后杂技演员徐滨滨五拿海内外金奖

与枯燥危险为伴 甘做团队“底座”

勇攀高峰

用《抖杠》去摘取杂技的明珠

6年为上海赢得了5个金奖

热爱上海

优秀的杂技演员都有深刻的危机感

内心独白

徐滨滨演出剧照。 受访者供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