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 ( rubrics ) 的設計與運用

Post on 20-Jan-2016

15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 ( rubrics ) 的設計與運用. 史美瑤 博士 麻州大學教學與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 Center for Teaching & Facult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July 17, 2012. 認養寵物原理. 主題. 甚麼是「 評估表 格」 ( “rubric)?” 為何要用評 估表 格? - advantages and concerns ? Constructing a rubric Apply to your disciplines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rubricsrubrics)) 的設計與運用的設計與運用

史美瑤 博士麻州大學教學與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

Center for Teaching & Facult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July 17, 2012

2

認養寵物原理

主題主題

3

甚麼是 甚麼是 rubric?rubric?

4

A scoring scheme that articulates ( 描寫 / 描述 ) the expectations for an assignment

Using a continuum to assess the “authentic” learning outcomes ( 情境學習 ) or complex tasks

Answering parents or students “why I got a B on this paper?”

Advantages?

對學生 :

o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by clearly showing them how their work will be evaluated and what is expected.

o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judges of the quality of their own works.

o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informative feedback about their strengths and area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oallow assessment to be more objective and consistent. 5

6

對教師 –force the teacher to clarify his/her criteria in specific terms

provide useful feedback to the teacher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struction reduce the amount of time teachers spend evaluating student work allow assessment to be more objective and consistent.

Can’t substitute for good instruction

Formulization ( 公式化 ) and may discourage creativity ( 例如:寫作 )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fairness of the rubrics

It takes time to develop a good one

7

8

設計評估表格

三分法的設計:

分類 分數 分析

三分法的設計:

分類 分數 分析

設計評估表格設計評估表格

9

分類: create a list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qualities or dimensions (primary traits –

主要特質 , 準則 ) of the work product or performance

設計評估表格設計評估表格

10

分數:• 由高至低• 根據每項特質,分列幾個分數點 (scale),以偶數為佳

• 分數之間的差異是有連續性的

設計評估表格設計評估表格

11

分析:1. 詳細陳述每一個層級相對的最高的

表現情境

2. 「表現情境」反映從課程重心的特質上來 評量學生程度的差異

3. 盡量使用正面性的描述

4. Yes and more, yes, yes but, no

12

Huh?

設計評估表格的步驟設計評估表格的步驟

13

1.從過去學生的作業或測試中找線索2.這個作業或測試是測試了主要的課程重心3.從中列舉學生表現出來的主要的特質 ( 例如:條理分析、 掌握變數、接受挑戰 )

分類

分數 1.根據每項特質,分列 3~5個分數點(scale)。

分析1.每一個分數點下,詳細陳述相對的最高的表現情境2.「表現情境」反映從課程重心的特質上來評量學生程度的 差異,不是直接描述學生的實際表現。

14

設計評估表格的步驟設計評估表格的步驟 將設計的評估表格與同事分享並修改

用評估表格來評量學生作業並修改

讓同事 ( 或教學助理 ) 使用評估表格測試它的信度並修改

15

評估表格類別評估表格類別

Holistic/General ( 全面性的 )

Analytic/Specific

16

Holistic/General ( 全面性的 )

分類:組織架構、邏輯清楚、文筆流暢分數:極佳、優良、可以、待改進分析:以分類為基準,詳細描述整體文章的表現─

( 極佳、優良、可以、待改進 )

「心得報告」的評估表格

17

極佳 : 讀者可以很清楚的掌握文章的重心,也能投入作者舖陳的相關細節。文章的結構與邏輯清楚。文筆流暢,只有兩個以下的小筆誤。

優良:讀者可以掌握文章的重心。讀者可以跟著作者的文章邏輯。只有些許的筆誤但不影響讀者閱讀的順暢。

可以:讀者可以掌握文章的重心,文章陳述還算清楚,有些筆誤,但對整篇文章讀來影響還不算嚴重。

待改進:讀者無法掌握文章的重心 . 文章的結構不清楚,讓讀者很難了解作者的陳述。文章內有許多筆誤,使讀者無法順利讀下去。

Holistic/General ( 全面性的 ) rubric

18

Analytic/Specific

分類:組織架構、邏輯清楚、文筆流暢分數:極佳、優良、可以、待改進分析:以分類為基準,詳細描述每一項代表分數的

( 極佳、優良、可以、待改進 ) 內涵意義

「心得報告」的評估表格

Analytic/SpecificAnalytic/Specific

19

極佳 (4) 優良 (3) 可以 (2) 待改進 (1)

組織架構(40%)

文章的主旨非常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都相連結。相關的細節使整篇文章更出色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絕大多數都相連結。作者也詳述相關的細節來支援他( 她 ) 的論點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一般還算相連結

文章的主旨不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也不相連結

邏輯清楚(30%)

文筆流暢(30%)

Analytic/SpecificAnalytic/Specific

20

極佳 (4) 優良 (3) 可以 (2) 待改進 (1)

組織架構(40%)

文章的主旨非常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都相連結。相關的細節使整篇文章更出色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絕大多數都相連結。作者也詳述相關的細節來支援他( 她 ) 的論點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一般還算相連結

文章的主旨不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也不相連結

邏輯清楚(30%)

讀者可以很清楚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也可以很投入作者的思維

讀者可以清楚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讀者還可以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讀者很難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文筆流暢(30%)

Analytic/SpecificAnalytic/Specific

21

極佳 (4) 優良 (3) 可以 (2) 待改進 (1)

組織架構(40%)

文章的主旨非常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都相連結。相關的細節使整篇文章更出色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絕大多數都相連結。作者也詳述相關的細節來支援他( 她 ) 的論點

文章的主旨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一般還算相連結

文章的主旨不清楚,陳述的意見主張也不相連結

邏輯清楚(30%)

讀者可以很清楚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也可以很投入作者的思想

讀者可以清楚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讀者還可以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讀者很難理解文章的陳述順序與邏輯

文筆流暢(30%)

文章內有不到兩個的筆誤

文章內有不到三個的筆誤,文章的可讀性不受影響

文章內有不到六個的筆誤,讀者有些困難讀懂文章

文章內有八個以上的筆誤,讀者很難讀懂文章

22

Creating a Rubric for the Poster Creating a Rubric for the Poster

EvaluationEvaluation

23

分類

分數

分析

24

What just happened?

How was your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when you developing other grading methods?

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next time?

Any take away lessons for you?

Reflections

運用評估表格評量學生作業運用評估表格評量學生作業並並幫助他們學習幫助他們學習

25

評估表格的評估表格的運用運用

26

Rubrics can teach as well as evaluate

Hand out and explain before the assignment begins

Do involve students

Additional ResourcesAdditional Resources

27

Rubi Star

iRubric

Sample rubrics http://course1.winona.edu/shatfield/air/rubrics.htm

A large collection of rubric websites of many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ttp://www.csub.edu/tlc/options/resources/handouts/Rubric_Packet_Jan06.pdf

Parting Thoughts Parting Thoughts

28

Be a teacher first, a gatekeeper last

Be open to change

Seize the teachable moment

Emphasize student involvement

29

Let your intentions create your methods and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30

Questions?

Mei-Yau ShihEmail: mshih@acad.umass.edu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