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妇女的护理 nursing of women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Post on 13-Jan-2016

16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性传播疾病妇女的护理 Nursing of women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桑未心. 教学目标. 学完本单元,学生能够:. 一、识记 1. 能正确写出:性传播疾病定义、特点和传播方式;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的病原体、病因,淋病奈氏菌、尖锐湿疣、梅毒的生物特征,杀灭淋菌、梅毒的消毒剂,淋病、梅毒的治疗原则,淋病、梅毒首选药物,淋病、梅毒的治愈标准,淋病、梅毒孕妇禁服药物. 教学目标. 二、理解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性传播疾病妇女的护理Nursing of women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桑未心

学完本单元,学生能够:

一、识记

1. 能正确写出:性传播疾病定义、特点和传播方式;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的病原体、病因,淋病奈氏菌、尖锐湿疣、梅毒的生物特征,杀灭淋菌、梅毒的消毒剂,淋病、梅毒的治疗原则,淋病、梅毒首选药物,淋病、梅毒的治愈标准,淋病、梅毒孕妇禁服药物

教学目标

二、理解

1. 能用自己的语言向病人解释:淋病、尖锐湿疣、梅毒对母婴的危害,淋病的健康教育,孕期常规检查淋病的方法,预防婴儿感染淋病的措施;尖锐湿疣发病的相关因素;梅毒传染的时间;感染者盆、巾、裤的洗涤原则;

2. 归纳: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的护理措施的异同点

教学目标

三、应用

1. 能用所学知识,给一位梅毒病人制定一份随

访日历;

2.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妊娠合并性病的妇女讨论

孕期、产褥期的护理要点

教学目标

13.6 淋病( Gonorrhea )【 Etiology 】

淋病奈氏菌致病

生殖、泌尿粘膜粘膜的柱状和移行上皮

为主的性传播疾病。

识记

13.6 淋病( Gonorrhea )【 Microbiology Feature 】

喜潮湿怕干燥喜潮湿怕干燥,完全干燥的离体

环境下存活 1 ~ 2 小时,微湿的衣被

毛巾中存活 10 ~ 17 小时,厕所坐板

上能存活 18 小时,

皂液或一般消毒剂都能灭活。 识记

13.6 淋病( Gonorrhea )【 Infection Way 】成人:性传播(男 女),侵犯尿道、 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前列腺、 宫颈管感染居多。严重时累及 子宫内膜、输卵管、盆腔腹膜等幼女:污染物品垂直:母亲产道

13.6 淋病( Gonorrhea )【 Clinic Manifestation 】

潜伏潜伏 33 ~~ 77 天天,一般无症状。早期局

限下生殖、下泌尿道,晚期累及

内生殖器

13.6 淋病( Gonorrhea )【 Clinic Manifestation 】

1.急性 尿道刺激症状尿道刺激症状。。

白带多,脓性分泌物,外阴炎症。前庭大腺炎,

急性宫颈炎,最后沿粘膜侵入内生殖器,发生

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

及全身症状,严重者中毒性休克。

13.6 淋病( Gonorrhea )【 Clinic Manifestation 】

2.慢性 淋菌长期潜伏 长期潜伏 在尿道旁腺、前庭

大腺或宫颈粘膜腺体深处,反复发作。多为

慢性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慢

性宫颈炎等慢性生殖、泌尿系统炎症。也有

伴发尖锐湿疣。

13.6 淋病( Gonorrhea ) 【 Influence to Gestation 、 Labor 、 Fetal & Newborn 】对妊娠 感染性流产,人流后感染对分娩 胎膜早破,宫腔感染,滞产对产妇 产褥期感染对胎儿 早产,胎窘, IUGR,死胎, 死产对新生儿 淋菌结膜炎 角膜溃疡、 穿孔 失明;肺炎

理解

13.6 淋病( Gonorrhea )

1.急性 首选头孢曲松钠头孢曲松钠,加服红霉素红霉素;

强调配偶同治配偶同治 2.慢性 支持、物理、封闭疗法、手术治疗

等综合疗法

【 Principle of treatment 】尽早彻底治疗,

及时、足量、规范用药

识记

13.6 淋病( Gonorrhea )

【 Main Nursing 】

1. 心理护理 关爱、教育,解除诊治

顾虑,强调 坚持正规治疗坚持正规治疗 与防止转为慢性的关系。

理解

13.6 淋病( Gonorrhea )【 Main Nursing 】

2. 健康教育:治疗期间严禁性交,卧床休息。

治疗后 1周复查淋菌、滴虫和梅毒,

转( -)后每月月经干净后复查连续复查连续 33 次次 (-)(-)为治愈。

棉织品先消毒后清洗(煮沸 5~ 10分

钟后清洗),金属品 1%石灰酸液浸泡,

接触污染物后双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识记

理解

13.6 淋病( Gonorrhea )

【 Main Nursing 】

4. 孕妇护理:产前常规 检查淋菌检查淋菌,孕早、中、 晚期各查一次。孕妇禁用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药物;淋病孕妇的新生儿, 1%1% 硝酸银液硝酸银液 滴眼,红霉素涂眼滴眼,红霉素涂眼,常规使用头孢曲头孢曲 松钠静滴松钠静滴,

理解

识记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Etiology 】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

( HPV )引起的鳞状上皮疣状病变。可能与宫颈癌、外阴癌的癌前病变有关。早年性交、性伴侣不稳定、免疫低下、

吸烟、高性 H水平是高危因素。妊娠、糖尿病、免疫性疾病时,病情加重

识记

理解

发病相关因素

【 Infection Way 】直接:性交间接:污染物品垂直:母亲产道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 Microbiology Feature 】

温暖、潮湿 温暖、潮湿 的外阴皮肤是HPV的生长环境

识记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Clinic Manifestation 】

潜伏期较长( 2周~ 8个月)。好发外阴、阴唇

后联合、小阴唇内侧等,见粉白色柔软细小的

突起,增大后融合成冠状,

顶端角化或溃疡。伴外阴

瘙痒、灼热痛、

性交后疼痛等

阴唇后联合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Clinic Manifestation 】

细小的指样突起的疣 粉白色簇状疣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 Clinic Manifestation 】

病灶融合呈菜花状 肛门周围的疣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 Influence to pregnancy & New Baby 】 孕期疣体生长快,甚至可阻塞产道,易产时大

出血,产后疣体缩小,甚至自行消失

幼儿发生喉乳头瘤,主要是经软产道感染

理解

13.7 尖 锐 湿 疣 ( Condyloma Acuminate )【 Principle of treatment 】

1.轻者或孕 36周以下:局部抗病毒、去疣药物 治疗,现常用“疣脱欣”软膏涂擦。或用 激光、微波等局部治疗,干扰素辅助治疗。 2. 重者或孕 36周以上:局限的病灶手术切除, 可自然分娩;病灶阻塞产道,则剖宫产3.配偶或性伴侣共同治疗

13.7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 )

【 Main Nursing 】 1.诚恳地接待病人,愿意接受并坚 持正规治疗; 2.宣传“自重自尊自爱”,避免混乱 的性关系,学会物品消毒法; 3. 孕期暂不治疗,但若影响阴道分 娩时,则剖宫产分娩 。 理解

13.8 梅毒( syphilis)【 Etiology 】

苍白密螺旋体 慢性全身 性病。

【 Microbiology Feature 】

喜潮湿怕干燥喜潮湿怕干燥,

皂液或一般消毒剂都能灭活。识记

13.8 梅毒( syphilis)【 Infection Way 】

直接:主要 性交时粘膜伤口,

间接:其次 接吻、输血、污染衣被

垂直:胎盘、产道

时间:未治疗者感染一年内,病程四年

以上基本无传染性;

但患病四年以上的孕妇,仍可通过

胎盘、产道传染胎儿(先天梅毒儿)理解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潜伏期 2 ~ 4 周,

早期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

晚期 心血管、神经,心血管、神经,丧失劳力,甚至死亡甚至死亡

分为三期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1. 一期 男女外生殖器硬下疳, 3 ~ 8周

后自愈2. 二期 自愈后 1 ~ 3月,全身皮肤粘膜 多处病灶,重者侵犯心血管、神经 皮肤粘膜 良性晚期3. 三期 未治疗者 心血管等 恶性晚期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会阴一期硬下疳 阴 茎 硬 下 疳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二期梅毒的红斑 二期环状梅毒诊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会阴部尖锐湿疣和梅毒

三期梅毒

13.8 梅毒( Syphil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前臂的梅毒瘤

三期梅毒树胶肿

13.8 梅毒( Syphilis)【 Influence to Fetal & Baby 】未治疗的一、二期 100%传染胎儿,易(传染性最强) 流产、早产、死胎等早期潜伏 80%传染胎儿, 20%早产未治疗晚期 约 30%传染胎儿晚期潜伏(发病 2年以上) 约 10%感染胎儿梅毒儿 早期皮肤粘膜病灶,肝脾肿大,鼻塞等 晚期( 2岁后)楔状齿,鞍鼻,神经性 耳聋等,死胎率约 30%

理解

13.8 梅毒( Syphilis)【 Intervention Principle 】明确诊断 及时足量用药 正规疗程配偶同治 治疗期间避免性交【 Main Nursing 】1.尊重不歧视2. 定期复查 3月 /次×2 , 6月 /次×2 ~ 3年, 复发加量治疗3. 首选青霉素,或红霉素,禁四环素 。4. 治愈 治疗 2年内,血清、脑脊液阴性

应用

识记

孕产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桑未心

Measures of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AIDS in gestation & puerperium

学习后学员能够:

一、识记

1. 能迅速认出:艾滋病病毒、预防艾滋病母婴

传播、自愿咨询和检测的英文词汇

2. 能正确写出: HIV 宫内传播定义; AZT+NVP联

合用药开始的孕周、建议终止妊娠的孕周;考虑

阴道安全分娩的总原则;考虑分娩方式的原则;

为降低 HIV 传播孕妇须增加的营养要素;

一、识记 HIV ( + )产妇婴儿的喂养原则 ,HIV-MTCT 的 六大危险因素,导致 HIV-MTCT七种孕产妇、 五种分娩时的原因, HIV ( + )产妇婴儿的喂 养原则; PMTCT 的综合干预三大措施, HIV 母 婴传播的五项预防原 则, VCT在预防 AIDS 中 的作用;阻断MTCT 行为干预的三项原则; HIV 孕产妇处理的六项概念

二、理解1.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的机理:胎盘可 能阻断少量 HIV ,孕产妇不良行为导致 HIV-MTCT ;杜绝混合喂养;2. 能归纳: HIV-MTCT 的最大危险因素; HI

V

宫内传播、分娩传播、产后传播的各途径, 预防性病传播的四条安全性行为措施,减少 新生儿感染 HIV 的产科三项措施; PMTCT

的 用药原则;纯母乳喂养的注意点

三、应用

1. 能用所知识,让 HIV ( + )的孕妇懂得

用药方案,用药失败的主要原因,用 NVP

药效的特点

2.当你成为一名预防 AIDS 的 VCT咨询者时,

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注意事项)

3. 运用所学知识,让 HIV( +)的孕妇懂得杜绝

混合喂养的机理,并教会她母乳喂养的具体方法

3.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述和机制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艾滋病病毒PCR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多聚酶链反应PMTCT: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识记

3.1 宫内传播 理解传播途径

1.直接经破裂的滋养细胞侵入2.直接进入滋养细胞并自我复制

T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胎盘

孕妇体内

HIV

3.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述和机制

3.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述和机制

3.1 宫内传播

HIV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通过破损缺口进入

胎儿胎儿

循环循环

识记

∵胎盘中 hCG,LIF 等因子具有抗病毒作用∴当病毒载量较少时胎盘能阻止HIV母婴 传播

理解

为何不是所有的胎儿都被感染 HIV?

分娩传播的危险性最大

3.2分娩中传播传播途径

1. 宫缩时,胎盘滋养层破裂传入

2.胎儿皮肤、黏膜与生殖道分泌物接触传入

3.羊膜感染经胎儿肠、肺、皮肤、黏膜传入

理解

生殖道存在的 HIV-1 与发生垂直传播密切相关

3.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述和机制3.3 产后传播

理解

传播方式

1.乳汁中病毒从口腔、胃肠道传入

2.混合喂养引起婴儿胃肠道炎症和损伤,增

加感染机会

3.初乳较成熟乳中病毒含量更高

传播危险性与喂养方式的持续时间有关

HIV(+)产妇婴儿的喂养原则

提倡人工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

教会母乳喂养

识记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识记一、妊娠期

二、分娩过程

三、产后

四、婴儿

五、病毒

六、 HIV-1 的选择性传播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识记

一、妊娠期

1. 孕产妇原因( 1 )病情程度:发病者比感染者的传播大 3倍

( 2 )病毒水平:含量越高传播几率越大

( 3 )免疫状况: CD4越低传播率越大

( 4)营养状况: Vit A, 硒、锌水平低与感染有关

最直接风险因素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理解

一、妊娠期

1. 孕产妇原因( 5)不良行为: 吸烟、静脉吸毒传播率增加; 可卡因、鸦片使病毒复制、载量增加; 毒品使胎盘损伤和功能障碍几率增加; 高危性行为使病毒株多样性、耐药性增加, 阴道炎、性病、羊膜腔感染发病率增加,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一、妊娠期

1. 孕产妇原因( 6 )相关疾病:性病、丙肝、羊膜腔感染、 胎盘早剥、各种感染和破损 诱因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7 )孕期损伤性操作:羊水穿刺、胎儿镜检查 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识记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一、妊娠期

1. 孕产妇原因2.胎盘因素羊膜炎和性病使胎盘屏障的完整性破坏,为垂直传播的直接途径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识记

二、分娩过程

1. 侵袭性的操作

2.胎膜早破 破膜时间> 4H ,传播率约 25%

3. 产程过长 呈正比

4.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和双胎第一胎感染增加

5.其他产科因素 早产、低体重儿、胎膜感染、

产时出血、血性羊水危险性增加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三、产后HIV 产妇的乳汁中检出率达 85% ;当乳腺炎、乳头皲裂、乳房脓肿时

传播率增加

∴提 倡 人 工 喂 养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四、婴儿

HIV受体的一个基因突变可降低传播率∵CCR5是 HIV-1入侵靶细胞的协同受体∴CCR5Δ32缺失时,婴儿感染率较低, 病毒复制缓慢,病毒裁量较少, 病情进程缓慢,预后较好

遗传特性可能是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五、病毒HIV- 1型的垂直传播率大于 HIV-2型可能重组型和 C型的传播性更大些

3.2影响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

六、 HIV-1 的选择性传播

孕妇体内检出 X4 HIV-1,R5 HIV-1婴儿体内只检测到 R5 HIV-1

孕妇体内分离到的 HIV病毒株多于婴儿体内或滋养层中分离到的种类

孕妇体内罕见的病毒变异株婴儿体内却是主要的病毒变异株

宫腔内传播具有选择性可能与滋养层的协同受体的个体差异有关

识记

3.艾滋病母婴传播 的预防措施

应用抗病毒药物 ( anti-retroviral drugs)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识记3.1 HIV母婴传播的预防原则

3.1.1 自愿咨询与检测( VCT)

3.1.2 行为干预

3.1.3 改变生活方式

3.1.4 给予充分的知情权

3.1.5 加强孕期保健 提倡住院分娩

识记3.1 HIV母婴传播的预防原则 3.1.1 自愿咨询与检测

( volunteer consult test, VCT) 是预防 AIDS 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咨询注意

遵循自愿原则给予充分知晓权严守秘密保护求询者免受压力和歧视最终由求询者决定方案咨询者不能做出保证或许诺 应用

3.1 HIV母婴传播的预防原则3.1.2 行为干预

提倡安全性行为

婚前双方接受婚检防、治性传播疾病避免多性伙伴的性行为妊娠期间避免或减少无保护的性行为

€一旦证实感染 HIV,尽量避免妊娠€一旦确诊妊娠,<孕 14周,最好尽早终止€继续妊娠,及时联系专科医生,进行阻断治疗

理解

3.1 HIV母婴传播的预防原则3.1.3改变生活方式3.1.4给予充分的知情权3.1.5 加强孕期保健 提倡住院分娩

自学、作业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识记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1.1 选择预防 AIDS母婴传播用药的原则

3.1.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1.3 哺乳产妇的抗病毒治疗

3.1.4 孕期禁忌的抗病毒药物

3.1.5 避孕药对抗病毒药物的影响

3.1.6 用药相关问题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理解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1.1 选择预防 AIDS母婴传播用药的原则

制定方案时应考虑孕产妇自身、配偶以往是否应用抗病毒治疗、所用药物的种类和用药时间,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及毒副反应等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3.1.2 HIV孕产妇的处理

( 1 )开始用药治疗的时间须在

孕 12周后

( 2 )避免使用有致畸性的 EFV

(依非韦伦 )、 ddI 和 D4T 易出现

乳酸性酸中毒、 PI 易出现高血糖症补充笔记

应用

3.1.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 )预防 HIV-1 母婴传播

AZT(齐多夫定) +NVP(奈韦拉平)

孕晚期孕晚期 ++分娩期分娩期 ++ 产后新生儿产后新生儿

孕 28周起AZT300mg,bid p.o 至临产;分娩时 AZT300mg,q3h p.o 至分娩结束NVP200mg p.o ( 24H后重复一次) / 或剖宫产前 2H NVP200mg p.o婴儿出生后 72H内 NVP液 0.2ml/kg,≯0.6ml, AZT q6h 2mg/kg p.o

应用3.1.2 HIV孕产妇的处理

( 3 )预防 HIV-1 母婴传播

如产妇服药≥ 4 周,婴儿用药 1周如产妇服药< 4 周,婴儿用药 6周

孕晚期孕晚期 ++分娩期分娩期 ++ 产后新生儿产后新生儿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3.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1.3 哺乳产妇的抗病毒治疗

3.1.4 孕期禁忌的抗病毒药物

自学、作业: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3.2 HIV孕产妇的处理

3.1.5 避孕药对抗病毒药物的影响

告知将采用抗病毒治疗的妇女,激素类避孕药对 NVP、 EVF 、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影响。最好改用安全套。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3.1.6 用药相关问题

( 1 )用药的适宜性

复杂性、耐药性、费用等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3.1.6 用药相关问题

( 2 )抗HIV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近期可能有致畸、脂肪肝、乳酸性

酸中毒、新生儿贫血、中性粒 C减少症;远期可能致畸性、致癌性、影响胎儿

发育、线粒体中毒理解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2 HIV孕产妇的处理3.1.6 用药相关问题

( 4)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

耐药性是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虽然临产后的 NVP方案,有可能产生

耐药,但这种耐药是可逆的。 应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3.3安全分娩3.3.1阴道分娩 减少感染的总原则

避免宫缩过强缩短胎膜早破时间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产科的损伤性操作

识记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3安全分娩3.3.2剖宫产分娩HIV( +)不是剖宫产的唯一指征

急诊临产:剖宫产可有效降低婴儿感染率接受阻断治疗,病毒裁量< 1000cp/ml ,

可考虑阴道分娩

制定分娩方式的原则

∵剖宫产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识记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3安全分娩3.3.3择期剖宫产 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正确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孕 38周是择期剖宫产较理想的孕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3安全分娩3.3.4 新生儿的产科相关处理

减少与母亲血液、体液接触减少受损伤的机会

( 1 )断脐处理:即将新生儿置复苏台上保暖,由另一人员断脐,或更换接生时的手套再断脐,以脐跟部 3 ~5cm处断脐 应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3安全分娩3.3.4 新生儿的产科相关处理

减少与母亲血液、体液接触减少受损伤的机会

( 2 )及时清除污染物:改用吸耳球清理呼吸道、口鼻腔内的羊水或母血

( 3 )尽早用流动水给婴儿洗澡。无条件时,用湿巾纸擦拭皮肤、黏膜 应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3安全分娩3.3.4 新生儿的产科相关处理

减少与母亲血液、体液接触减少受损伤的机会

( 4)加强保暖:

( 6 )预防接种:卡介苗、乙肝;

但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不接种卡介苗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5 产后预防

3.5.1提供喂养咨询因喂养的长期性及家庭化,良好的喂养方案可能受影响因喂养方式改变而产生的综合性问题 ,给予心理、社会的支持

指导产妇正确选择喂养措施:

单纯母乳但缩短喂养时间、人工喂养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5 产后预防指导产妇正确选择喂养措施:

单纯母乳但缩短喂养时间、人工喂养

3.5.2 确保孕期、产后的营养

孕期、产后产妇补充铁、叶酸、锌、

Vit A, 可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率

识记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5 产后预防3.5.3指导正确的喂养技术ℓ母乳喂养时,加强乳房保护ℓ在高发区,一旦发生乳头皲裂、炎症、脓 肿都应避免直接母乳喂养ℓ当双乳房感染时,挤出乳汁煮沸后喂养;

单侧感染,感染侧乳汁丢弃,不感染侧可

直接喂养

应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3.5 产后预防3.5.4 喂养方式的选择( 1 )人工喂养自学、作业

3.5.4 喂养方式的选择( 2 )纯母乳喂养 不能保证得到持续替代乳品时,选择母乳喂养,这期间不能吃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最好 4个月内断奶,最长持续至 6个月

尽早断奶,降低感染的风险

理解

为何不能混合喂养?

( 2 )纯母乳喂养

理解

为何不能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时,食物和水可使婴儿肠道发生过敏和炎症反应,使HIV易于侵入。

3.5.4 喂养方式的选择( 3 )其他喂养方式

将母乳加热 62℃持续 30分钟

较适合低出生体重儿或患病儿

应用

3.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3.5 产后预防

向向20042004

年感年感

动中国的桂希

动中国的桂希

恩教授致敬!

恩教授致敬!

让妇女和儿童让妇女和儿童生活在没有性别歧视的世界,生活在没有性别歧视的世界,过长寿、健康和幸福的生活过长寿、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