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final

20

Post on 08-Feb-2016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209 Final
Page 2: 1209 Final

02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石門水庫未來令人憂心水庫變泥庫,

陳睿哲/報導、攝影

「我覺得很悲哀,石門水庫的未來相當悲觀。」綠

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語重心長地說。他關心石門水庫長達二十多年,還在大壩附近租了房子。

石門水庫的抽泥船一年處理約 45 萬立方公尺的淤泥,透過湖面上的管道,送至水庫外的沈積池。

  林長茂批評石門水庫管理單位,始終沒有積極取締違法開發,導致水庫集水區的違法農路長達400 多公里。而修建道路將完整的坡腳剷除,每當大雨來襲就釀成崩塌,造成水庫 25% 的嚴重淤積量,石門水庫的壽命因此急遽縮短,預計民國 130 年將結束運轉。  石門水庫之所以會快速走向死亡,正是因為泥砂大量淤積。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卻一直未見有效的改善,導致國內水資源只能面臨枯竭的噩運。  石門水庫為現今國內供水量最大的水庫,維持新竹、桃園、以及新北市板新地區共 400 萬人口的用水,另包括桃園境內 36500 多公頃農田每日的生命泉源。一旦石門

「水庫」持續淤積變成「泥庫」,無法供水後,將立刻造成北部地區人民陷入缺水窘境,糧食及當地的經濟,也可能毀於一旦。

石門水庫長年淤積嚴重

  石門水庫淤積問題,幾乎和它的誕生同時發生。根據水利署的統計,早在民國 52 年 9 月,水庫還在興建時,當年的葛樂禮颱風,一下子就造成 1947 萬立方公尺的淤積,將近是石門水庫五十年來淤積量的兩成一。  根據水利署石門水庫管理局統計顯示,近年來淤積狀況更加劇烈,民國 93 年的艾利颱風更是歷年來崩塌量最大的一次,造成2780 萬立方公尺的淤積,隨後 96

林長茂居住在大溪二十多年,家中掛著桃園地區的空照圖,對於石門水庫集水區的情況瞭若指掌。

Page 3: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03

竹林淺根的特性,無法抓附泥土。在水庫沿線道路都見到裸露的邊坡,在大雨來襲時就會將泥沙帶入水庫。

蘇樂橋下方大大小小的攔沙壩已經淤滿,石門水庫集水區中,254 座攔沙壩,也大都是淤滿的情形。

水庫變泥庫

年的韋帕颱風也造成 960 餘萬立方公尺的淤積量。  石門水庫近十年因為颱風及人為開發所造成的坍塌,更以平均每年 293 萬立方公尺的泥砂量持續淤積,遠超過水庫當時設計每年 80萬立方公尺的三倍多。短短不到五十年,就已經累積淤積 9180 萬立方公尺的泥砂,占整座石門水庫三成的蓄水量。  一次的艾利颱風就可以造成水庫 10% 的淤積,但還有令人更憂心的問題。石門水庫上游大大小小254 座攔砂壩都已經淤滿,其中巴陵壩更在民國 96 年韋帕颱風中,因為無法抵擋豪雨而潰壩,1047萬立方公尺的砂石,就這樣順著河道流入石門水庫上游的集水區。  然而,相較於土石大量崩落,石門水庫的清淤進度,卻未能順利推動。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昭群解釋,石門水庫早於民國67 年就開始採用清淤船,進行庫區的淤泥處理,至今每年大約可以將 45 萬立方公尺的淤泥,經排砂管道送至水庫外的沈澱池,再加上羅浮地區沉砂區的清運,每年清淤量總計約 60 萬立方公尺。  但簡昭群也坦言,石門水庫13 座共計約 70 公頃的沈積池也即將淤滿,另外沈積池的土方清運也是問題。沈積池的淤泥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曝曬和翻攪,瀝乾水分後才可使運用,水利署估算要達成每年25 萬立方公尺的清運目標,就要花費公帑 1.8 億元。而現行石門水庫沈積池挖起的砂石,則透過「公共工程土方交換」機制運送至台北港填海造地。  為有效排除淤泥,水利署耗資 新 台 幣 6 億 7200 餘 萬 元, 改

建石門水庫電廠發電管道,於今(2013)年七月正式啟用,也是國內第一個將原本的電廠鋼管水道,改裝為排砂隧道的水庫。這個新的排砂隧道,從原本每秒鐘排砂水量 68.6 立方公尺,提高到為每秒鐘可排放 300 立方公尺。  石門水庫因地形的關係,汛期時含砂量高,入庫的泥漿會因為密度較大而在水庫底部形成「異重流」;而密度較小的清水會在水庫上層流動。排砂隧道可以將「異重流」引入,將泥漿排出庫區。水利署估計,每年約可以排放約 100 萬立方公尺的淤泥,卻無法完全疏解石門水庫淤積的問題。  將現今石門水庫所採用的清淤量加總來看,每年僅有 160 萬立方公尺的淤泥被清除,剩餘約 130 萬立方公尺淤泥,還是繼續淤積於庫底。  簡昭群表示,石門水庫正在規畫在阿坶坪到大漢溪,大坪灣到後池堰,興建地底的「繞庫排砂」隧道,當汛期來時,同樣將「異重流」引流,高濃度泥漿進入壩區前,直接被排放至下游河道。但因牽涉數十公里的地下隧道,該計畫至今還在規畫階段。  但石門水庫上游的砂石,仍蠢蠢欲動。誰都不能保證,近年來不會再發生像艾利或韋帕颱風的豪雨,造成嚴重的崩塌。

地勢陡峭降雨集中為主因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林昭遠的研究報告指出,石門水庫的地勢陡峭,是造成淤積的主因。依據水保法《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的坡度七級分類,石門水庫集水區中,坡度大於 55 度的六級坡,就高達六成;其餘坡度小於 30 度的緩坡地約占 10.2%;坡度 30 至 55 度的四、五級坡占集水區 29.3%。石門水庫集水區域內的地勢,除靠近小烏來風景特定區的羅浮為較低緩丘陵地外,大部分地勢相當陡峭。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資料,更指出石門水庫集水區「75% 以上崩塌地發生於坡度大於 55 度陡坡」的事實。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林信輝直言:「石門是個中下體質水庫,地形根本就不適合興建水庫」。林信輝認為,石門水庫最迫切就是禁止開路與觀光行為,唯有減低開發量和人為活動,石門水庫才有活路。  除了地質上的劣勢,降雨集中也是造禍主因。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譚義績表示,台

灣每年的降雨量約為 2500 毫米,這個數值一直以來不曾有太大的變動。但民國八十九年之後,降雨不平均的情況日趨嚴重,北部有 70%的降雨量都聚集在夏季,山壁及河川無法負荷大量的降雨沖刷,導致更多砂石流入水庫。  譚義績提出警告,屬海島型國家的台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會更加劇烈。台灣氣溫上昇的幅度更遠高於世界平均的兩倍,達到上昇1.3 度。  開車走在省道台七縣石門水庫的集水區中,經過阿坶坪後,眼前青綠一片,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裡本有的原生林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的竹林。竹林下方裸露出地表,沒有其他植被,在道路旁很容易就看見竹子因淺根,以致無法承受土石的重量而坍塌。行經復興鄉還可以見到以綠竹筍作為主題的裝置藝術,桃園縣縣政府還在當地設置「角板山形象商圈」來推廣綠竹筍。

沿著省道台七線往大漢溪(石門水庫)的上游,可見到山坡整面滑落的情況,而公路單位還會將坍塌在道路面上的土石推落山溝,讓河床的淤積更嚴重。

Page 4: 1209 Final

04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政府須審慎規畫水土保育

  林長茂解釋,這些山坡地早年都是闊葉林,後來竟在政府同意下,農民開始改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綠竹筍。林長茂批評政府根本沒規畫集水區的保育工作,否則怎麼會推廣種植淺根的綠竹筍?  隨著蜿蜒的台七線,車子往石門水庫上游前進,路旁的景觀漸漸改變,從翠綠的竹林,又變成一棵棵的果樹,沿路可以看到農民正在兜售剛收成的柿子。山坡上種植整齊的果樹,就連河道上也有農民正在耕種,但這些都屬於石門水庫的集水區,依法不能有任何耕種行為。  台七線沿線,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崩塌。在台七線 45 公里處,對面的山坡地整片滑落,在十一月間仍持續崩塌,不時揚起陣陣塵土。崩塌處正位於已經潰堤的巴陵壩旁,驚人的是,崩塌面上竟還有農家耕種。不遠處在蘇樂經營雜貨店的老闆娘表示,這次的崩塌,就是八、九月颱風所造成的。  在《水保法》修正前,水庫集水區乃畫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因而禁止一切開發行為。農委會在後來的修正草案說明中,強調設置水保區會「嚴重影響民眾權益及國家經濟發展」,應放寬為「水庫集水區內須特別保護者」才畫為水保區,該修正案也在今年 6月經行政院會通過,送交立法院。

民眾在河道旁開墾、種植作物,還搭建工寮,旱季時影響較小,但進入汛期時大雨沖刷就會將泥沙帶入水庫之中。

  水會治理監督聯盟召集人徐蟬娟批評:「政府不能因為做不到,就放棄原則。」她認為,水保法修正案簡直讓水庫門戶大開,開發行為只會加劇不會減少,對石門水庫是相當不利。  石門水庫現行的集水區管理單位包含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委會、原民會、桃園及新竹縣政府。徐蟬娟建議政府應設法設立水庫專責管理單位,進行水庫集水區土地管理,而不是現在的多頭馬車。  「水庫功能單一就好。」譚義績認為石門水庫存在功能過多的困境,石門水庫擁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與觀光等功能。譚義績認為,水庫的功能就是蓄水和供水,觀光根本就與水庫的管理相背。  地質和地貌的限制是不可能改變的,地峽人稠的台灣,已沒有本錢繼續新建水庫,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日趨嚴重,台灣還是要選擇「經濟發展」那套硬道理,或是審

慎思考全面的國土規畫,避免繼續「泥」留子孫。  林長茂居住在桃園大溪已經二十多年,與石門水庫比鄰而居,走進林長茂的家中,映入眼簾的是桃園地區的巨幅空照圖,可以充分了解石門水庫內部道路及開發情況。他拿出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山老鼠正在水庫湖面上,運送盜伐的紅檜。林長茂無奈地說:「我們還有多少原始樹木可以保護水庫?」。  談起石門水庫的現況,更讓林長茂感到憂心。他認為上游集水區開發才是造成水庫淤積的元凶。更令林長茂覺得荒謬的是,負責水庫土地的主管機關桃園縣政府,竟放任違法的農業行為,不僅河道遭占用來養殖鱒魚,竟然還計畫在集水區中興建纜車,讓石門水庫的淤積情況更加岌岌可危。  「雖然拋磚不一定能引玉,但我還是要做。」林長茂認養水庫上游湳仔溝溪旁的一塊土地,開始種植當地原生樹種。但他卻面臨另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水源經營組製圖/陳睿哲

石門水庫旁的山坡地,已整成梯田或種植果樹。

台灣各水庫淤積量

Page 5: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05

淤積相當嚴重的榮華壩,照片右方可看出完全被土石占據。水利署的資料顯示,榮華壩僅剩 0.6%的蓄水量。

「保護帶就是水庫的救生圈,」翡翠水庫經營管理科長黃世欽表示,翡翠水庫十月初向水利署提出將海拔 180 公尺以下範圍規畫為

「水庫保護帶」。黃世欽指出,保護帶可直接減少邊坡泥砂進入水庫,對於防治水庫淤積最有效。  然而,在今年六月時《水土保持法》修法時,農委會竟將「水庫滿水位線起算至水平距離 30 公尺或至 50 公尺範圍內,設置保護帶」等條文刪除。黃世欽解釋,現在翡翠水庫只能轉而引用水利署《水庫蓄水範圍使用管理辦法》中,「水庫蓄水範圍包含必要保護帶」來設置保護帶,正在等待水利署同意。  黃世欽表示,翡翠水庫的滿水位為 171 公尺,低水位有 119 公尺。以滿水位往上加 9 公尺,將周邊海拔 180 公尺以下的土地畫設為保護帶,總面積共有 173 公頃。在保護帶範圍內必須依法造林,維持現有原生林木及植披,禁止農業與土地的開發。  保護帶 173 公頃中,有 148 公頃為國有土地,可以進行免費撥用,剩下的土地則為私有地,上面有茶園、農家、和少部分住家。翡水局已經規畫 2 億 3000 萬的預算來購買土地,待水利署同意後,預計三到五年內,保護區就可設置完成。黃世欽表示:「這個投資相當划算。」他認為與其進行清淤,還不如預先防淤。  翡翠水庫集水區總面積 303 平方公里,透過限制上游集水區開發,現今淤積量為每年約 32.9 萬立方公尺,遠低於規畫淤積量 113.6 萬立方公尺。  翡翠水庫為台灣第一大民生用水水庫,每日提供 244 萬噸水,供大台北地區 380 萬民眾使用,當桃園地區缺水時,也會調派翡翠水庫的水源過去支援。

一個難題,水保局早期為整治邊坡而引進的爪哇大豆和賽芻豆,林長茂觀察發現這兩種蔓藤植物,會將原生植物包覆纏繞,甚至將樹苗拉倒。林長茂解釋這樣的問題不單只有這塊造林地發生,已經擴散至石門水庫上游的原生林,對水庫更是大災難。  林長茂拿起鐮刀,將賽芻豆的藤蔓砍斷,像這樣的動作,他不知已經重複多少次了。他感嘆地說:「每個人只想喝到水,卻不想知道水從哪裡來。」  林長茂說得沒錯,放任水庫集水區濫墾,才是問題的根源。

清淤不力 蓄水量只剩七成八

  全台水庫淤積情況亮起紅燈。依據水利署歷年來的的統計,台灣66 座水庫,只剩下不到七成八的蓄水量,而每年淤積總容量達到約2066 萬立方公尺,每年就會減少水庫 1% 的蓄水量。  其中「榮華壩」淤積量竟高達 99.43%,幾乎已經被土石滅頂。榮華壩位於石門水庫大壩上游約 27 公里處,在於民國 72 年啟用,主要功能為攔阻砂石進入石門水庫,並利用高低落差供下方的義興電廠發電。但至今短短不到三十年,就已經被 1233 萬的砂石淤滿。  水利署將台灣 66 座水庫依照蓄水量和水庫功能進行分類,「主要水庫」計有 33 座。「主要水庫」底下更細分,跟大眾用水有密切關係的 17 座「重要水庫」。  位於台南 6 座主要水庫,就也已經有 4 座淤積量超過五成,其中尖山埤水庫淤積量高達 82%,鹿寮溪水庫也有七成六的淤積量。

  重要水庫情況也一樣糟糕,位於中部霧社水庫淤積率已經超過六成四,苗栗地區集灌溉、工業與公共用水於一身的明德水庫,淤積量逼近三成。提供大台中地區用水的石岡壩也被淤滿四成六砂石。南部烏山頭、南化、曾文三座水庫,情況也相當堪慮,烏山頭水庫僅剩不到五成的蓄水量,而在上個月(十月)歡慶四十週年的曾文水庫,淤

積砂石也已經超過 2 億 6800 多萬立方公尺,大約可以裝滿兩座日月潭水庫。  水利署近六年總計花費 30 億元,卻僅能清除約 3000 萬立方公尺的淤泥。年年新增的 1600 萬立方公尺淤泥,礙於政府的預算以及實際清除的困難,還是將繼續留在水庫之中。

林長茂每週都要到湳仔溝溪的土地上割草巡視,卻趕不上爪哇大豆和賽芻豆生長的速度,許多本土樹苗已被拉倒。

他山之石翡翠水庫的「救生圈」

已潰堤的巴陵壩,土石都順著河道,沖刷到下游的榮華壩。

水庫變泥庫

Page 6: 1209 Final

06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環保新考驗

目前全台灣共有 24 座垃圾焚化廠,分布於北中南地區,主要

功能為焚燒垃圾。現今焚化廠慢慢從以焚燒垃圾為主的垃圾處理廠,轉為以發電為主的汽電共生廠。根據 2012 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數據顯示,焚化廠 2012 年總共處理 6404987.455 公噸固體廢棄物,總發電量為 3056475.385 千度。儘管售電量僅占約台灣電力總電容量的 0.01%,但在追求非核家園的台灣社會中,垃圾變廢為寶的能源再生功效,仍值得進一步認識。 垃圾焚化廠的發電原理其實與煤炭發電原理類似,不同之處在於燃燒的原料。由於火力發電廠燃燒的是能產生穩定熱值的煤炭,所以具有 30%~35% 的發電率;但是垃圾焚化廠因焚燒不穩定熱值的垃圾,則僅有 20% 的發電率。  內湖垃圾焚化廠第二組副組長

朱鴻儀認為,儘管垃圾發電量所占比例小,卻較其他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更為穩定。這是因為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量,常會因為氣候改變而上下浮動,相較下焚化廠則可以穩定地供應電源。  垃圾焚化廠發電的原理主要在於,垃圾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熱,鍋爐回收熱能後產生蒸汽,蒸汽帶動渦輪機轉動發電。朱鴻儀進一步解釋,當不飽和蒸汽回到鍋爐內,吸收鍋爐裡面的熱成為飽和蒸汽後,再傳輸到類似飛機渦輪的蒸汽渦輪發電機。當有氣流進去時,渦輪就會開始旋轉,磁鐵間因轉動產生電力。  台灣 24 座焚化廠主要分為公有公營、公有民營與民有民營三類。除台北市北投、內湖、木柵垃圾焚化廠與高雄中南區資源回收廠,上述 5 家為公有公營的垃圾焚

垃圾發電再生能源毛怡玫/報導、攝影

陳柏全/攝影

化廠外,其餘 19 家皆為民營垃圾焚化廠。  根據 2012 年環保署《垃圾焚化廠操作及營運情形年報》顯示,各廠的發電量與售電率存在明顯差異,除了垃圾焚化處理量會直接影

內湖垃圾焚化廠第二組副組長朱鴻儀認為,儘管垃圾發電量所占份額小,但與其他再生能源的發電量相比更穩定。   (攝影/陳柏全)

垃圾抓取過程中憑經驗平衡選擇不同熱值的垃圾進行焚燒,可穩定熱值的產生,增加發電效率。   (攝影/毛怡玫)

Page 7: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07

垃圾發電

響數值外,發電機組大小、廠區管控是否嚴格、垃圾熱值等問題都會造成各廠間的差異。  記者實地走訪台北市內湖垃圾焚化廠,並南下高雄市仁武資源回收焚化廠,找出差異的具體原因。  台北內湖垃圾焚化廠是全台第一家焚化廠,於 1992 年興建完成並開始營運。內湖垃圾焚化廠第一副組長賴世陽介紹說:「當初只想到焚燒垃圾使垃圾減量,並沒有想到發電那麼深遠。」內湖廠的設計目標只是用來焚燒,並沒有考慮發電等問題,因此鍋爐壓力較低,導致發電機組容量小(6MW),是內湖焚化廠發電效率偏低的主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副工程司洪旭泰也表示,內湖廠設計發熱量平均為每千克 1350 千卡,實際則可達到約 2200 千卡。因為超過設計負荷,只能燒到八成左右就必須停止。  高雄仁武廠則較晚興建,於2000 年完工營運,它的設計熱值為每千克 2400 千卡,發電機組容量達到 36.5MW,發電量與效率遠高於內湖垃圾焚化廠。仁武廠年發電總量可供 5 萬 7 千戶家庭使用。  「能源輸出入端、發電端、輸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張慶源教授相信台灣的 24 座焚化廠應該是做的非常好,而且越新的焚化廠的效率越好。   (攝影/陳柏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查總隊副工程司洪旭泰表示台灣 20 年來焚化廠的推動,從抗拒到接受,到現在居民還蠻歡迎的。   (攝影/陳柏全)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嵇達人認為,如果垃圾分類做的不好,會增加戴奧辛的生成。  (攝影/陳柏全)

垃圾車在進入焚化廠後需過地磅秤總重。   (攝影/毛怡玫)

垃圾車在垃圾平台傾倒垃圾。   (攝影/毛怡玫)

出端、和操作面,是影響發電率的四大主要因素。」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慶源進一步解釋進料與發電系統成為影響電量兩大因素的原因。他指出,進料成分穩定,垃圾的熱值就會增高,發電效率就能增加;其次是發電系統,發電機效率的高低、熱傳送設施設備是否良好,都會影響發電效率;另外,像是電力輸送過程中產生的損耗、灰渣的熱損失、廢氣的熱損失等因素,也都會影響發電;甚至,如果員工操作不當,垃圾未攪拌均勻,導致空氣與垃圾無法充分接觸燃燒,一樣都會影響發電率。  查閱環保署的資料發現,桃園BOO 垃圾焚化廠的總發電量與售電率為全台最高。洪旭泰針對此事,說明其中緣由。他提到,由於台灣電力法規定不能自己售電,垃圾焚化廠產生的電能除了部份自用外,剩下的電都是賣給台灣電力公司。桃園 BOO 垃圾焚化廠願意購買效率高但昂貴的發電機組,同時對廠內員工的操作規範嚴格要求。「由於嚴格管控廠內用電,因此售電率高。」洪旭泰說。

垃圾源頭很關鍵

  垃圾想拿來發電,得從源頭做起,並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放進焚化爐焚燒。根據「廢棄物清理法」規定,有害事業廢棄物、不可燃廢棄物、不適燃廢棄物、與分選收集後的資源垃圾,都不能放進焚化爐燃燒。

>內湖廠早期設計以焚燒為主,並沒有考慮到發電,鍋爐壓力低,發電機組容量小(6MW),是內湖焚化廠發電效率偏低的一大弱點。(攝影/毛怡玫)

<仁武廠於2000年完工營運,其設計熱值為每千克 2400千卡,發電機組容量達到 36.5MW。仁武廠一年的發電總量可供 5 萬 7 千戶家庭使用。(攝影/毛怡玫)

高雄仁武資源回收焚化廠在高雄四座焚化廠中發電量最大,全台第二。   (攝影/陳柏全)

Page 8: 1209 Final

08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垃圾進廠須接受嚴格的檢測與管控,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到發電效率,更會牽涉戴奧辛排放的問題。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嵇達人認為,如果垃圾分類做得不好,焚化廠的進料會有汞、鎘等重金屬物質,這就成為飛灰、底渣裡的重金屬來源。此外,進料中所含的聚氯乙烯(PVC)以及廚餘中所含有的鹽分,鹽中的氯元素都會與其他有機物反應,在焚化爐中生成戴奧辛。嵇達人指出,現在進入焚化廠的垃圾含水率大約是 45% 到 50% 之間,若高溼度廚餘未分類就進入焚化爐燃燒,焚化廠就需要花更多的熱能進行焚燒,這樣一來,發電效率就會降低。  又,自從行政院環保署於九十年代開始實施「資源回收再利用推動計畫」後,台灣的資源回收量逐年增加。環保署 2011 年資源回收再利用年報顯示,全台垃圾回收率達到 52.2%,比 2001 年 15% 的回收率增加了近 4 成,可見十年來努力有成。但有時垃圾焚化廠還是會有一些不得焚化的廢棄物進入焚燒,比如廢棄的指甲刀、沒有分類完全的廚餘等。  賴世陽介紹,垃圾車進廠、通過地磅稱總重時,會經過一台輻射偵檢儀檢測垃圾中所含的輻射量,之後再到傾倒區將垃圾傾卸於貯坑內。對重點檢測單位送來的垃圾,

抓斗抓取垃圾,放進焚化爐燃燒。   (攝影/陳柏全)

工作人員利用控制把手掌握抓斗方向。   (攝影/陳柏全)

垃圾在焚燒爐中焚燒的情景可以透過焚化爐外的小窗口觀察。  (攝影/毛怡玫)

焚燒垃圾

底渣利用

新北市環保局針對底渣處理公司進行例行抽查。   (攝影/毛怡玫)

底渣再利用方式主要用於管溝的回填與道路的級配。   (攝影/毛怡玫)

即將被送出廠進行再利用的底渣。   (攝影/毛怡玫)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製圖/毛怡玫

2012 年台灣 24 座垃圾焚化廠發電量與底渣處理方式

Page 9: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09

飛灰掩埋、底渣再利用環保堪憂

在還沒有興建焚化廠的年代裡,垃圾一般是採掩埋方式處理,

久而久之便堆積如山,成為民眾不願意接近的地方。內湖廠旁邊就有兩座垃圾山,部份垃圾甚至已經侵入基隆河中。因此,垃圾減量,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環保署推行 Reduce(減少使用)、Reuse(重複使用)、Recycle ( 循 環 使 用 )、Recovery( 回 收再利用)「環保 4R」。高雄市仁武資源回收焚化廠廠長黃智鋒認為,垃圾焚化廠正是實踐了「環

保 4R」中 Recovery 的部份。把垃圾裡的能源收集再利用。「焚化過後的垃圾底渣只有 20% 的體積。」他解釋,如果一個掩埋場以前可以使用十年,那經過焚燒後,掩埋場可以使用五十年。  但焚燒,並不能一勞永逸。垃圾經過焚燒後,會產生飛灰和底渣,其中含有對環境有害的重金屬和戴奧辛,所以兩者都須以「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來判定是否屬於有害廢棄物。

篩選後的非鐵金屬儲存區。   (攝影/毛怡玫)

從底渣中篩選出的未燃燒盡的垃圾後,等待焚化廠再次焚燒。  (攝影/毛怡玫)

底渣篩選

飛灰處理

飛灰需進行固化處理。 (攝影/毛怡玫) 飛灰造粒裝置。   (攝影/毛怡玫) 固化的飛灰在進行養成後,會對每一批次的飛灰進行檢查。   (攝影/毛怡玫)

會要求垃圾車把垃圾傾倒在平台上進行詳細檢查。但並不會對每一輛垃圾車都進行傾倒檢查。  現今台灣垃圾焚化廠處理的垃圾主要分為一般廢棄物與事業廢棄物兩類。其中一般廢棄物主要指居民的家戶垃圾;事業廢棄物進廠則是由各地焚化廠向縣市環保局申請核准後,方能進廠。洪旭泰表示,焚化廠可根據自身的廠區設計條件,自訂可以進廠焚化的事業廢棄物種類。「但都需經過環保局的核准。」洪旭泰強調。

焚化廠不只燒垃圾

  現今全台正在運行的 24 座焚化廠,和早年環保署計畫興建的36 座比,少了 12 座,這是民間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聯合抗爭的結果。台灣早期的垃圾處理以掩埋為主。因為恰逢經濟起飛,垃圾成長速度與經濟同步,可用的掩埋場也越來越少。到了 90 年代,環保署推行資源回收計畫,都市垃圾量顯著下滑,現今 24 座焚化廠已足夠使用。  隨著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提高,資源回收率也節節攀升。張慶源認為,焚化爐必須活化、多元化,「不能僅僅是燒垃圾而已。」他還指出,垃圾量如果不夠,焚化爐還可以做其他用途。比如焚化無害的事業廢棄物。如果能改善進料系統,

農業廢棄物也可以進爐焚燒。「荷蘭的垃圾焚化廠就可以燒稻草。」他說。  嵇達人則認為,垃圾焚化廠未來將轉化為「分散式的區域性能源中心」。各研究單位也在積極尋找適合的方案,焚化爐所產生的熱能,除了可以用來發電外,發電後溫度較低的蒸氣,還可以賣給工廠或附近居民。  就此來看,奧地利市區的垃圾焚化廠,已經變成能源廠。張慶源說:「焚化廠如果只是處理廢棄物,功用就只發揮一半或三分之一

而已。」嵇達人也認為,透過適當的規畫與設計,可以將焚化爐產生的熱能,以不同的溫度分類,予以妥善利用。  台灣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於選定靠近工業區焚化廠,為周邊工廠提供熱能與電能。在合法的範圍燃燒節省成本的燃料,張慶源舉了一些詳細的例子,比如油泥混合木屑焚燒,能夠產生燃料錠;有機污泥、棕櫚殼、高熱值製漿廢液等。如果這些都可以在垃圾焚化廠中燃燒,這樣,垃圾焚化廠變成區域能源中心的日子,才真的是指日可待。

處理後的底渣堆放處。 (攝影/毛怡玫)

垃圾發電

Page 10: 1209 Final

10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垃圾發電與飛灰底渣處理簡易流程

Page 11: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11

資料來源/台北市內湖焚化廠、高雄市仁武資源回收焚化廠、潤隆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製圖/毛怡玫

垃圾發電

Page 12: 1209 Final

12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飛灰和底渣現今的主要處理方式為掩埋和再利用。但只能在毒性特性溶出程序中,濃度低於標準時才能被再利用。內湖焚化廠在飛灰處理上,主要進行固化處理。飛灰及其反應生成物經由鍋爐、半乾式洗煙塔、袋濾式集塵器後進入混煉機,再加入 15% 水泥與 4% 螯合劑,混煉後擠壓造粒,以進行固化處理。

  這同時也是其他焚化廠較常採取的做法。朱鴻儀說:「內湖垃圾焚化廠產生的每一批次飛灰,都要進行檢驗。」  張慶源認為,因為飛灰多數有重金屬和戴奧辛的問題存在,大部分都有害。朱鴻儀為記者詳細解釋了飛灰的生成,飛灰從燃燒室出來後,進入袋濾式集塵器之前,會噴活性炭,這樣就可把含氯的有

底渣處理控制室。底渣進廠後會進行篩分、破碎、風選、磁選、渦電流五個階段。    (攝影/毛怡玫)

資料來源/台大環工所張慶源教授製圖/毛怡玫

機物、碳氫化合物、戴奧辛吸附在裡面,再經過濾袋收集就是飛灰。「飛灰除了包括未燃燒完全的垃圾外,還有很多吸附戴奧辛的活性炭。」張慶源說明。  雖然現在焚化廠正在積極尋找飛灰的再利用方式,但到目前為止,飛灰還是以固化後衛生掩埋的方式為主。「飛灰如果用於製造水泥灰,會降低水泥品質;如果用高溫熔爐方式使重金屬分離,又很耗能。」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還提到,飛灰固化後掩埋的問題也很令人頭疼。  飛灰和底渣如果仍以掩埋的方式處理,就會送到衛生掩埋場來。謝和霖認為,衛生掩埋場儘管鋪設了不透水布來處理飛灰和底渣,但不同密度重量的飛灰、底渣掩埋,會導致地勢沉降,不透水布受到拉扯破洞後,雨水就會往下滲。台灣雨水呈酸性,酸性液體會把飛灰底渣溶出後,又隨雨水滲入地底,直接汙染地下水和土壤。  但張慶源對台灣衛生掩埋場卻頗為放心。他說:「台灣的衛生掩埋場,是世界上最高標準、最高規格的。」張慶源指出,因為衛生掩埋場的防水層鋪上高密度聚乙烯不透水布後,還要鋪上以 10 公分原地淨土作為緩衝水層、皂土布與 2

衛生掩埋場圖示

Page 13: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13

潤隆建設環科事業處副處長楊超太說明,只有在 TCLP 毒性特性溶出程序與戴奧辛檢測後達到標準的底渣才能再利用。   (攝影/毛怡玫)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應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才能減少原物料的開採。       (攝影/陳柏全)

朱鴻儀解釋,飛灰及其反應生成物在經由鍋爐、半乾式洗煙塔及袋濾式集塵器後,進入混煉機。再加入 15% 水泥與 4% 螯合劑混煉後擠壓造粒,進行固化處理。   (攝影/毛怡玫)

毫米高密度聚乙烯不透水布、30公分原地淨土與防止損壞不透水布組成的阻水層。除此之外,邊坡也會鋪設防水層。  張慶源說,下雨時滲透水的收集管收集雨水後,輸送到滲透水處理廠處理。掩埋場外面也有雨水收集裝置。這是目前世界上能想到的衛生掩埋防止方式。「對於土壤破壞的機率比較小。」他解釋。  相較於飛灰,底渣毒性較小。焚化廠會把底渣送去專門的底渣處理廠進行再利用。潤隆建設公司主要就是負責新北市的底渣再利用工作。潤隆建設環科事業處副處長楊超太表示,底渣再利用方式主要用於管溝回填與道路級配。並且,他強調,只有在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 與戴奧辛檢測達到標準後,才能再利用。  儘管垃圾不太可能做到完全資源回收,但政府推行資源回收十年來,效益依舊顯著。楊超太說,從前是 8% 到 10% 的底渣,現在最多3%。入廠的鐵金屬現在也只有 3%。非鐵金屬早期有 0.5% 到 0.6%,現在降到 0.2 到 0.3%。  雖然底渣數量減少,但台灣的道路挖挖補補,可能前幾個月回填的底渣下個月就被挖出來。謝和霖對底渣的利用方式深表擔憂:「最後底渣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沒有人會去追蹤。」

戴奧辛問題看不見

  焚化爐不是把垃圾變不見,除了會產生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飛灰和底渣,帶來新的環境汙染問題外,在民間反對聲浪最高的年代,民眾最關心的議題莫過於戴奧辛的排放。因為戴奧辛是歐盟認定的有毒物質,會提高人體致癌的機率。  高雄市仁武資源回收焚化廠是由香港商昇達公司管理,英籍總經理 Martin Sides 認為戴奧辛的問題牽涉很多:「This is not one single point.」(這不是單一的問題)。他指出,如何管控戴奧辛並不是個簡單的問題,首先從源頭要確保垃圾中所含氯物質不能太高;其次,現場垃圾須攪拌均勻。因為不好燒的垃圾會使溫度不穩定,影響到戴奧辛的分解;焚燒溫度必須達 850度以上,才能分解戴奧辛。  洪旭泰則補充,焚化爐燃燒到850 度時可以完全破壞掉戴奧辛,儘管溫度下降到 250~300 度時,戴奧辛會重新合成,但焚化廠都會加入活性炭,再用袋濾式集塵器過濾,確保戴奧辛排放量低於標準。「現在戴奧辛問題已經沒有爭議了。」洪旭泰如此認為。  此外,環保署每年都會展開兩次不定期的抽查,以便檢測各地焚化廠的戴奧辛排放量,環保署網站上也能查詢到相關檢測結果。高雄仁武廠也會委託受過認證的化驗所來進行一年四次的定期採樣。如果以台灣垃圾焚化廠戴奧辛排放標準0.1 單位來看,其檢測數據遠低於標準值,為 0.02~0.03 單位。  但問題是,每年五次左右的抽查真的有效嗎?  據謝和霖講述,台北北投焚化廠曾試用過戴奧辛長期檢測系統,來檢測垃圾焚化爐的排放,但一年後便不再試用。「檢測出來的數據

太嚇人了。」長期檢測的結果遠高於採樣分析值。他說,北投焚化廠未公佈檢測過程和結果。但張慶源說,並沒有聽過北投焚化廠使用長期檢測系統,民眾不必過度疑慮。  其實,其他國家也已經建立長期監測系統。比利時在 1997 年 12月 29 日到 1998 年 4 月 6 日期間,曾對該國內的焚化廠廢氣排放,進行長期連續採樣,數值通常比採樣高,濃度比有時差距達到 30 到50 倍。日本的停止戴奧辛汙染關東聯盟理事藤原壽和,在看守台灣 2004 年台日環境論壇專刊中,撰文介紹垃圾焚化爐排放戴奧辛類物質長期檢測系統的相關資訊。從2001 年開始,比利時法律就規定所有垃圾焚化爐主管單位,必須對戴奧辛類物質進行長期監測,並且定期對外公開。  高雄市環境保護局曾在 2010年主辦過「戴奧辛長期連續採樣監測系統應用暨國外法規現況研討會」。並邀請在環境在線監測儀器器及系統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 Environnement S.A 德國分公司總經理 Jurgen Reinmann 來介紹國外長期監測系統的經驗。他告訴與會人員,長期監測系統在意大利、法國安裝的比例越來越高。他也在最後結論中總結道:「短期手動採樣無法提供工廠真實且有意義的戴奧辛排放資料。」  但現今台灣對於焚化廠的戴奧辛排放量檢測仍採定期採樣的方式。謝和霖對此提出疑問,焚化廠穩定熱值的產生才能確保發電效率,這勢必無法將焚化爐的溫度迅速降到 150 度以下,以減少戴奧辛的生成。這麼一來,戴奧辛的處理效率將大打折扣,環境問題更令人擔憂。

垃圾焚化廠底渣進廠後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在廠中進行處理。(攝影/毛怡玫)

垃圾發電

Page 14: 1209 Final

14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薛克昭/報導、攝影李彥璋、陳奕儒/攝影

蓖麻,對年輕一輩可能說是相當新穎的名詞。在聽到的剎那,

不少人可能又會與瓊麻、苧麻、芝麻、胡麻…等其他作物搞混。但對於老一輩經歷過日治時期的人而言,就相對不陌生。  蓖麻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1645 年荷蘭人引進台灣,到日治時代開始受到重視,並大面積種植於台灣南部畦畔、河床地、道路側等,將蓖麻種子榨取成粗油後,再進一步精煉加工,進而成為戰機工業所需要的潤滑油。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後,負責統籌軍武工業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也隨之沒落,蓖麻田荒廢無人管理,而成為南台灣荒野中,常見的無名雜草。  直到現今能源危機時代,為了昭和 16 年(1941)台東郡愛國婦人會採收蓖麻的情形。(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台中農改場的蓖麻正在開第一次花,紅色的雌花經過黃色雄花的授粉後,會開始結實,逐漸經灌漿膨脹成球而成熟。(薛克昭/攝影)

荒野中的綠金?摸索蓖麻的未來

Page 15: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15

尋找替代有限石化油的可能性,讓我們開始關注到各種含油的植物。尤其在 2005 年後,京都議定書將運輸燃料(如:汽油、柴油)列為主要減量目標,國內隨之召開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也決定要逐年推廣生質酒精、生質柴油,也因此在台灣掀起了種植能源作物的熱潮。蓖麻也開始受到討論,但此時最主要還是以大豆、玉米為討論核心。  到 2007 年後,因與糧爭地的問題,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尚需考量農地整體使用規畫。」因此國內熱潮亦隨之退去。在此同時,人們便更關注到蓖麻、麻瘋樹等非食用作物的生質能潛力。而在 2010年國內更推行市售柴油全面 B2,代表市售柴油須含 2% 生質柴油,讓目前國內生質柴油年需求量提高

蓖麻油的各級產物,由左到右分別是:蓖麻粗油、蓖麻精煉油、潤滑油、生質柴油、減磨劑、汽油添加物。               (陳奕儒/攝影)

綠金

製圖/薛克昭

蓖麻在台灣的發展歷程

到約 10 萬公秉,產值約新台幣 30億元。而未來是否會再提高生質柴油的比例,對此能源局表示將視國

內料源供應情況,再研擬更進一步的規畫。

蓖麻未經改良的植株可高達兩公尺,走在其中宛若身處叢林。圖為台中農改場正在進行試驗的矮化品種,最終仍會生長到約一米半高。    (薛克昭/攝影)

Page 16: 1209 Final

16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製圖/薛克昭資料來源/亞洲綠能副總經理魏浩亮、BusinessStandard

蓖麻產業鏈各階段的價值演變

Page 17: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17

亞洲綠能副總經理魏浩亮指出,蓖麻的價值不在生質柴油,而是在潤滑油或化工衍生物等高端加工品。  (陳奕儒/攝影)

中興大學生機系教授盛中德認為,台灣水稻代耕制度完善,倘若蓖麻未來機械化耕作制度完備,在台灣便有推行的可能性。   (李彥璋/攝影)

蓖麻是不是能源作物

  蓖麻夠「油」,其含油量高達47%,比大豆 18%、油菜 40% 都來得高。且蓖麻與其他常見植物油十分不同,研究報告指出,若用蓖麻油作為生質柴油,可以讓油品在低溫時不易固化,引擎不易遭凝固的雜質阻塞,比其他油品更適合運用於高緯度的寒冷國家,可以作為改善油品的添加物。由此可見,蓖麻生質柴油天生具有優勢條件,有潛力能擴展市場到更多國家。  而且,種植蓖麻的生產條件並不高。台灣學界研究指出,蓖麻喜溫、耐旱、忌溼,年降雨量 600 釐米即可,需肥量不大,可以在廢耕地或無人經營的邊際土地種植。同時,蓖麻生長期一輪約 140 到 180天,一年至少可以兩穫;若其中一期採收完,留根再做宿根栽培收二期作,更有機會到達一年三穫,種子產量 1 公頃,一年三穫約莫 4 到6 噸。  農委會農糧署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台灣年休耕期作面積近20 萬公頃,倘若能利用全國休耕地推廣種植蓖麻,透過研究數據保守估算,能產生約 14 萬公秉的生質柴油,有機會減緩台灣能源自給率 1% 的窘境。而經濟部能源局更在 2011 年公告「利用休耕地種植能源作物供產製生質能燃料獎勵補助辦法」草案。但草案至今仍未定案,對於此草案未來會不會實行,能源局回應:「草案尚有疑慮,且國內生質柴油目前還是以廢食用油為主,是否要拓展其他料源還在評估中。」  儘管政府尚未有進一步的規畫,蓖麻實際上也沒有政府補助和保價收購的政策,但在民間仍掀起一股風潮,不少業者與農民競相投

入種植蓖麻,近年也不乏出現不肖業者用此消息詐騙農民的案例,尤其以台東、台南、嘉義一帶最為嚴重。而今年十月,終於在南部破獲以蓖麻及麻瘋樹詐欺農民近二千萬的森青集團,以政府保證收購能源作物為由,吸引農民入會購買種子、肥料,警方初步調查結果至少有五十多位農民受害。  但將蓖麻發展成為生質柴油產業,業界認為太低估蓖麻的經濟價值,推行蓖麻種植的亞洲綠能公司副總經理魏浩亮坦言:「蓖麻油作生質柴油?太浪費了。」蓖麻油作為工業用潤滑油的價格更高,魏浩亮更指出,生質柴油一公升 34 元(台幣),潤滑油一公升 60 到 70元(台幣),利潤翻倍,遠遠超過柴油,將蓖麻油賣成生質柴油,等於白白浪費其更高的經濟價值,因此要推廣蓖麻生質柴油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然而,蓖麻除了製成生質柴油外,實際上有更廣大的經濟市場。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盛中德表示:「蓖麻油基本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工業原料。」研究報告指出,世界上已有 170 種以蓖麻油為原料的衍生物,其中以癸二酸、尼龍 11 以及十一烯酸為最主要的三項衍生物,相關產品更多達3000 多種。小至生活中的香港腳藥膏、瀉藥、油漆、食品乳化劑、化學纖維、香水;大至汽機車以及飛航用潤滑油、煞車油。而蓖麻本身的毒性蛋白,更延伸運用到抗癌、抗愛滋的藥物研究,用途十分廣泛。  根據研究統計,全球蓖麻油價格從 1985 年至今已增加 150% 到一噸 2500 美金,總消耗量更上升50% 到 60 萬噸。而工業化國家如:歐盟、美國、中國,更是蓖麻衍生

產品的最主要消費者,共占全球三分之二的消耗量。此外,在石化原料逐漸匱乏的趨勢下,已經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生質化學品,也就是運用生質原料,來替代製造原本的石化化學品,蓖麻的市場更可能因此擴大。  由此可見,蓖麻的定位在台灣已不再是製造生質柴油的原料,而是更高端的化工衍生物或生質化學品。然而,蓖麻產業在台灣,不少人仍懷疑發展的可能性。

台灣蓖麻產業發展現況與問題

  蓖麻產業可以大致透過上游、中游、下游來區分,分為生產、初級加工、次級加工。生產端主要工作為種植、採收,初級加工負責榨取粗油,次級加工則為後端精煉化工衍生物。  產業鏈建構的過程看似簡單,但若要大規模生產,仍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首先,目前台灣並沒有初級加工的蓖麻榨油廠,由於蓖麻本身有毒,不可用其他食用油的榨油設備榨取。除此之外,在後端次級加工的部分,儘管學界已有相關研究,但從實驗到規模生產缺乏成本估算,成功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副研究員陳冠邦認為,台灣缺少示範場進行小規模的生產,來檢測實際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學界研究必須讓業界看見可行性,才可能有廠商願意去投資,新興技術才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為產業,而不單只是停留在實驗室中的「技術」。  然而更重要的是,台灣並沒有足夠的料源提供油廠運作,百立社會企業蘇英凱技術總監於原住民部落推行蓖麻種植多年,對此現象,他直言:「整個蓖麻產業鏈最缺最缺的就是,怎麼把一顆種子種下

成功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副研究員陳冠邦指出,蓖麻油進行熱裂解產生癸二酸後的剩餘產物仍可透過再利用,提高蓖麻油的附加價值。       (陳奕儒/攝影)

綠金

Page 18: 1209 Final

18 │節能減碳專刊五  savearth.ntu.edu.tw

讓蓖麻種子發芽後,再植入土中,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以減少種子的浪費。             (陳奕儒/攝影)

屏東清蔚園負責人鄧惠瑜,正在說明這株品種來自東南亞的蓖麻,結實較大,可能可以提高整體產量。    (陳奕儒/攝影)

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清蔚園中,試種台灣本土小粒種以及東南亞引進的大粒種。左三的粉紅株顆粒最大,而右一的台灣大本種顆粒較小。           (陳奕儒/攝影)

去,長很多種子出來。」他又說,中國山東淄博為蓖麻油廠重鎮,一間榨油廠一年要持續營運,至少要有 6000 噸的油產量,多數工廠都只能營運半年,且近年已有數家工廠倒閉,原因正是供應原料不足。  台灣地狹人稠,可耕地面積狹小,能提供給蓖麻的耕種面積非

常有限。根據「國際農糧組織」(FAO)統計,2012 年印度的蓖麻收穫面積為 1,120,000 公頃,中國則有 190,000 公頃,巴西也有83,000 公頃,為生產蓖麻的三大國。反觀台灣,目前尚未有大規模的蓖麻栽培,只有東部、南部零星地區種植,且大多還在試驗階段,

主因為人力和土地的成本過高。  在人力部分,由於蓖麻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多次整枝,用剪去頂芽的方式來增加分枝數量,使植株結更多穗來提高種子產量。此外,目前致力於蓖麻品種選育的亞洲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指出:「栽培最主要的成本就是採收。」他提到,由於採收時,種實成熟的時間並不一致,必須透過人工篩選;要採收完所有的成熟種子,需要花上一周的時間。希望未來透過品種與機械化的配合,成功降低採收的成本。  由於人力成本過高,有不少企業開始尋覓東南亞或中國的種植地。美濃種植戶蕭紫雲指出:「在台灣雇一個人,在東南亞可以雇十個人。」能大幅縮減人力成本,已成為台灣人將蓖麻「境外種植」的主要原因。此外,相較台灣切割零星的農地,在海外較能擁有大規模的種植面積,也是誘因之一。  在土地成本部分,台中農改場研究員林雲康則談到:「農民會關心誰會收購蓖麻?以及有沒有利潤等問題。」他說,假若沒有政府或企業保價收購,或是種植利益比不上休耕補助,農民可能會選擇休耕,不勞動領補助;或是改種植一般可食用的糧食作物,至少對自身生活還比較有幫助。因此,農民種植蓖麻的意願便會降低很多。  針對此問題,盛中德提出「省工機械化」的發展方向。他認為:「台灣稻作已 100% 機械化,小農運用機器來生產的制度,在農村已廣被接受。」代耕制度的存在,對於休耕地地主來說,轉作只須與代耕中心聯絡,不需花費大量人力執行。然而,目前機械採收仍在實驗階段,盛中德也指出,人力成本的

Page 19: 1209 Final

2013 Dec.  思辨台灣能源│ 19

位於屏東的清蔚園,希望透過栽培研究,來了解蓖麻的實際產量,來進一步評估生產效益有無。    (陳奕儒/攝影)

亞洲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目前主要投入蓖麻品種的選育,希望未來可以培育出矮化多產的蓖麻雜交品種,實驗室已進行相關田間試驗。   (李彥璋/攝影)

儘管在種植上有些困難需要克服,美濃種植戶蕭紫雲對於蓖麻未來種植的發展仍感到樂觀。蕭紫雲背後便是正在結實的蓖麻田。         (陳奕儒/攝影)

問題無法單獨被機械化解決,還需要和育種、栽培技術合作才行。台灣因為現行品種植株過高、成熟期不一致,倘若貿然進行機械化採收,結果只會參差不齊,未來還有調整的空間。  在育種方面,林俊義則表示,台灣一般野生種植株高大採收困難,粗放栽培一年1公頃約只有0.8噸。他說,現在研究結果可將栽培時間縮短至四個月,一期作結束將植株上半部砍除,留根做宿根栽培收二期作,平均 1 公頃產量提升到6 噸。且透過品種培育,將植株高度降低至 140 公分左右,再加上成熟期透過施灑落葉劑,使葉片脫落,以利進一步機械化收穫。  此外,林俊義認為,採收速度可以從人工的三四天縮短至三小時,也能縮減生產成本。台灣近期已找到只產生雌花的變異植株,相

較起雄花雌花混生的花穗,能產生更多的種實,未來期望能將此特性與矮化的品種結合,以增加產量。研究情形雖然樂觀,但還是需要認知到,從實驗到田間實際種植,仍需長時間試驗評估,並進行測試。  除了學界開始研究外,民間亦有團體投入栽種蓖麻的領域,透過引進種實較大的東南亞品種,在田間與顆粒較小台灣野生種進行試種,期望提高單株種子產量。然而,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屏東清蔚園負責人鄧惠瑜指出,從單株精密計算到整個場收成,產量必須打六折計算。  清蔚園前身為垃圾掩埋場,覆土成為蓖麻田總共 4 公頃。國外品種易受蟲害侵擾,栽培狀況不如預期,原本應一株 1 公斤的產量,最終縮減成 0.6 公斤。此外,淹水危害嚴重,在土壤下層垃圾較不透水

的情況下,不同田區死亡率三成至五成,尤其在颱風來襲和梅雨季期間,時常造成大規模損失,其他種植地也有淹水倒伏的情形,是台灣蓖麻栽培最嚴重的問題。  但栽培情形亦會因為不同的土壤環境、栽培方法而導致結果不一,美濃種植戶蕭紫雲透過挖溝排水、田間整枝、肥料增補等方法,來控制產量和株高。依他的經驗來看,1 公頃的種植地,每株平均約有 1 公斤的產量,種植第一年下來的成果,相較於清蔚園,可以說較為成功。蕭紫雲因此樂觀看待蓖麻後續的發展。  蓖麻擁有很高的身價、光輝的前景,但在台灣,蓖麻的身分仍一直在改變,尚未明朗。從前,蓖麻以能源作物潛力股之姿被大家認識,然而現在因其衍生經濟價值比生質柴油更高,身分轉變,人們逐漸將蓖麻看做經濟作物來經營。但實際上,目前種植成果,要到達經濟作物的規模,仍有一段距離。  此外,在蓖麻產業後端,也尚未有提供大量需求的加工廠,因此很少人願意投入前端的生產,林雲康坦言:「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產業鏈、產官學上下游彼此間的相互促進與連結,還留存著問號。如今業界和學界從生產端踏出一小步,儘管從試驗到產業規模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也不可就此否認蓖麻在台灣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蓖麻的未來,目前仍在摸索當中。

綠金

Page 20: 1209 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