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80
Enjoy Reading Story of Travelers

Upload: cityu-library

Post on 16-Mar-2016

25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TRANSCRIPT

Page 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En

joy R

eadin

g S

tory of T

ravelers「悅讀‧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是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與上

海財經大學圖書館於2011年首度嘗試的閱讀推廣合作項目。兩館

通過閱讀推廣活動,輔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以支持大學人才培

養目標的實現。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為創新思考提供了催化劑,通

過跨地域、跨文化、跨學科的閱讀、思考與寫作活動,培養多元的

理念和價值觀。

是次徵文活動為滬港兩地青年提供了一個以文學寫作方式學習和

交流的契機。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次活動強調旅行

與閱讀之間「知行合一」的關係,鼓勵學生以親身的旅行體驗,加

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領悟,並將個人感受落筆為文字。兩校學

子的作品圍繞同一主題匯總在一起,不僅提供了語言文字表達的

各種範本,還提供了豐富的視角,讓讀者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生

活的世界,為思考提供更多可能的維度。

本書不僅選編了獲獎作品和評審意見,還附有與作品創作相關的

附加信息和評審點評,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相信對熱愛文學

寫作的青年學生而言,這不僅是一本旅行文學佳作集,也是一本

生動活潑的寫作指導教科書。

Page 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Page 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

Enjoy

Re ad

ing S

tory of T

r aveler s

Page 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編輯委員會

總編輯: 李笑野館長 景祥祜館長

執行編輯: 劉金濤博士 沈維文

策劃及撰文:譚丹丹 駱慧婷

文字校對: 孫陽陽 李淑君

美工編輯: 何穎

製作: 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發展及行政辦公室

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讀者服務部

鳴謝: 上海財經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特別鳴謝: 徐嘉煬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書協會員及香港書畫學會會長

悅讀•行者的故事

國際統一書號:978-962-442-348-8

出版﹕

  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

  香港九龍達之路83號

  香港城市大學

  互聯網:www.cityu.edu.hk/lib

  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12上海財經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

本書由上海財經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共同編製,兩校共同擁有版權,並由香港城市大學負責出

版。

本書版權受上海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國際知識版權法例保護。除獲出版人書面允許外,

不得在任何地區,以任何方式,任何媒介或網絡,任何文字翻印、仿製、數碼化或轉載、播送

本書文字或圖片。本書在香港印行。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ISBN: 978-962-442-348-8

Published b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3 Tat Chee Avenue  Kowloon, Hong Kong  Website: www.cityu.edu.hk/lib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2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is is a joint publication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both universities are owner of the copyright. This book is published b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Printed in Hong Kong

Page 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

用心悅讀 用心寫作 景祥祜 5

閱讀的境界—談「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李笑野 10

漫遊 遐想 探索 楊宏通 16

閱讀 敍述 溝通 劉新 18

「悅讀•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名單 22

蜉蝣行 陳卓君 24

宏村的水圳 卓越 30

陌上行 劉金東 35

火炭母草 卓越 40

行之所想—廈門遊記 李婧 44

浪•跡 胡越 51

大地上的異鄉者 陳佳琪 56

帶上書,去旅行 林仲蕊 61

我在台北找團圓 黃晶 70

What They Talk About When They Talk About China? 謝方舟 78

感動於路上的文字 齊瑞思 86

三毛,在路上 龔祺莎 91

笑遊天下看古今 何睿 97

漫步邊城 張禛 101

作為喻體的閱讀和旅行 羅翎瑋 106

一頁烏鎮 戎甜兒 110

愛在水鄉 凌然 114

這個城市 安逸 閒適 徐超 119

高棉的微笑 王佳悅 126

目錄

序 / 前言

獲獎文章

Page 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圖書館主題資源推薦 行走中的思想家 (上海財經大學館藏推薦) 131

【關於書展】 133

【關於田野調查者】 133

馬可•波羅與《馬可•波羅遊記》 135

徐霞客與《徐霞客遊記》 139

托克維爾與《論美國的民主》 143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147

馬林諾夫斯基與《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51

費孝通與《江村經濟》 155

圖書館主題資源推薦 (香港城市大學館藏推薦) 159

旅行文學書展—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作品推薦 162

書寫自然,從心出發—劉克襄與您分享旅行文學寫作經驗 166

後記 170

參考文獻 174

資源推薦

Page 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

用心悅讀 用心寫作

景祥祜

辛卯初夏,鵬城羅湖,醞釀已久的上海財經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兩校圖書館的合作,終於在這裏達成共識,並開始進入實施。其中第一項工作就是面向兩校學子,共同舉辦「悅讀•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對於兩館來說,這樣的閱讀推廣合作均尚屬首例,我們都相對缺乏舉辦經驗。儘管如此,我們由衷地期望通過舉辦這類活動,能夠讓兩校學子以書寫的方式互相學習和交流。

作為大學圖書館工作者,我們始終積極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的學術文獻資源,以支持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但同時,我們還肩負着教育大眾、傳播文化的職業使命。一直以來,我們不斷地嘗試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鼓勵學生能夠在專業學習之餘,打破學科思考範式的束縛,學會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進行跨文化、跨地域、跨學科的閱讀和思考。這次徵文活動能成功舉辦,首先就來源於兩所大學圖書館對於這樣職業使命的認同。

上海和香港雖然同處於華語區,但兩地在語言環境上的差異卻是非常顯著的。在香港,中文和英文是法定語文。粵語普遍通行於香港華人圈,英語則廣泛應用於商業及教學中。回歸後,政府鼓勵「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即:書寫中文、英文兩文,說粵語、英語和普通話三語。粵語白話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相當普遍,只有在正式場合才會用到正規的書面語。雖然同是中文,粵語和普通話在語音、語法表達上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所以,香港的學生在思考、口語交流和

Page 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寫作時往往會用不只一種語言。相反,在大陸,普通話廣泛應用於各類傳媒和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學校還提供系統、嚴格的語文課訓練,培養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儘管有方言的差異,但學生在思考、交流和寫作時所用的語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滬港兩地在語言環境上的差異,就會在孩子們的寫作當中體現出來。此外,兩地迥異的社會文化氛圍,也會對兩地學生的思考邏輯和表達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

圖書館作為知識和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多提供機會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差異,通過閱讀和寫作,彼此學習和啓發,有助於他們從不同角度認識身邊這個世界。故此,我們相信此次兩館合作舉辦的徵文活動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圖書館所指的「閱讀」通常是指閱讀各種文獻,而大部份的學習活動都要從這樣的閱讀活動開始。一個優秀的學習者,首先應當是一個優秀的讀者。根據2006年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的定義,一個有策略的優質讀者(Strategic & Super Reader)必須具備下列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能從閱讀中學習;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能夠由閱讀獲得樂趣。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獻的內容,獲得新的發現和共鳴,並找到與同儕交流的共同話題,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喜悅。

寫作則是體現和積累學習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無論是寫一則個人日記,還是一篇學術論文。從閱讀到落筆寫作,思考一直都在進行,而寫作作為表達思想的方式,是整個學習活動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它使得個體的思維活動顯現為一個有條理、便於他人理解的文本。

Page 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

每個人思考和表達方式都不盡相同,但是好的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它可以讓讀者不僅了解到作者的思考過程,發現思維的閃光點,更能夠激發讀者的共鳴、思考,乃至創新,從而開啟新一輪的學習活動。人類知識的傳承就以這樣一種方式,每時每刻在地球上重複地發生着,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輪迴,人類的文明才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高度。

圖書館不能代替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但是可以提供各種機會,為創新思考提供催化劑。以此次舉辦的「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為例,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要閱讀,還要知行合一,通過親身的旅行體驗,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領悟,並將自己的感受落筆為文字。徵文活動將兩校學子的作品圍繞同一主題匯總在一起,不僅提供了語言文字表達的各種範本,還提供了豐富的視角,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從而為思考提供更多可能的維度。

值得欣慰的是,是次徵文活動得到了滬港兩地學子的積極回應,共計收到78篇稿件,上海財經大學的稿件49篇,香港城市大學的稿件29篇。在徵文評審的過程中,圖書館有幸邀請到上海財經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主任、人文學院劉新老師,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楊宏通老師擔當評審委員。徵文活動能夠順利舉辦,離不開兩位老師給予我們的鼎力支持。他們在日常教職工作之餘,仔細評閱了每一篇稿件,並一一撰寫了評語。在這份經過精挑細選而整理出的優秀作品集中,每一篇文章後面都附有兩位老師的精彩點評,正是有了這些文後點評,才使得作者和讀者之間有了更多的聯繫。希望這些中肯的評語能夠鼓勵學子們磨礪文筆,再接再厲,不僅學會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學會讓表達的語言更加深入人心,打動讀者。

Page 1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閱讀是一種美妙的體驗,寫作則將閱讀和思考的體驗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給他人,這種在交流思想時所感受到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喜悅,恐怕是每個讀書人最快樂的事情了。為了讓更多的讀書人感受到這樣的喜悅,圖書館願意並積極搭建分享閱讀體驗的橋樑。今後,各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還會在兩所圖書館中陸續推出。我們真誠地希望學子們能夠在圖書館發現並感受不同的閱讀體驗,用心悅讀,用心思考,用心寫作。

Page 1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

作者: 徐嘉煬

作品名稱: 橋樑

年份: 2009

釋文: 溪聲猶帶晚來雨,山色漸分雲外霞。

岸曲斷林開橋樑,水邊疏林近人家。

下款: 零九年初夏於筆梵軒徐嘉煬作

出處: 作品內容摘自李彌遜《渡橫溪》,原文為:「百尺滄浪兩岸沙,肩輿徒涉步欹斜。溪聲猶帶夜來雨,山色漸分雲外霞。岸半斷林開鳥道,水邊疏生近人家。塵埃何處尋真境,試農寒流認落花。」

印記款式: 迎首章:游戲翰墨(朱文)閑章:大吉祥(朱文)姓名章:徐嘉煬(朱文)

Page 1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閱讀的境界—談「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李笑野

人的本能,總是要給自己的活着,或者說是給自己的生命形態一種說法,為什麼活着,怎樣生活?不論是什麼人,都在回答這個問題。孔子給了人生一個聖人式的說法,或者說是一種最高境界的說法,那就是他的行為: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易》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韋」是牛皮繩,在孔子的當時,能作成繩子的材料中,牛皮是最堅韌牢固的。「編」此處是指書冊之「裝訂」。那時的書冊,是用竹簡或木片作為載體,承載文字,落實文章的。一片片的竹簡,或木片,用繩子穿聯起來,猶如我們今天的「裝訂」,就成了「書」,稱為「卷」或「冊」。這裏的「編」,說的是「裝訂」用的材料「韋」。「三」在古漢語中,很多情況下,不是自然數的實指,而是泛言其多的「虛數」。「絕」是斷絕。這樣,「韋編三絕」就說出了孔子閱讀「易經」的狀態。他的勤勉,高頻率的翻閱,竟然使牛皮繩這樣堅韌的材料,也多次磨斷。用功如此,是驚人的,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或者有人可以說,《易經》那樣的篇幅,攏共才六十四卦象,幾千文字,只要用功翻閱、細讀,早就記憶成誦了,何必一直翻來翻去,以至於有「韋編三絕」這樣的麻煩?

這就涉及到了至少兩個問題,繞不過去。一是孔子為什麼這樣熱衷於這本書?這書到底有什麼魔力,讓老先生如此地癡迷?二是早已

Page 1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

熟讀成誦的文章,還用不用再去親自翻閱,也就是這種閱讀的體驗到底有怎樣的特殊性?

《易經》的魔力在於,只要是認真追問一下自己的存在,人生的意義的時候,它都會給你回答。它是一部我們先哲自己創造的,宇宙人生問題的答案集,用我們老祖宗習慣的說法叫「天」、「人」問題的思想著作、智慧寶庫。這是經過了至少四千年—如果從西元前5000多年,位於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稻作文明,人們用自覺的社會組織來保障生產的行為算起—到西元前十一世紀才固定成我們今天見到的「易經」的樣子。這期間,用中國人的方式,實踐—探索—體驗—感悟,(後來叫「行知」、「知行」)然後固定成說法,將經驗、教訓留給後人。這幾千年中,我們的先民,經歷了由漁獵經濟而農業文明,由原始社會到階級社會的豐富的實踐內容,給他們體味世界、人生以充分的條件,他們把自己的感悟,一點一滴積累起來,醞釀成了《易經》這樣一部集世界、人生,或者是「天」道、「人」事認識、體驗之大成的思想巨著。要想追問自己,追問人生,《易經》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可信而又具有深遠啟迪意義的說法。就思想意義說,古往今來,還沒有一部著作,像《易經》這樣豐富而深刻。從這個意義上說,《易經》的思想魔力、智慧魔力是無限的。孔子是一位偉大的仁者,他不僅要問清楚自己的人生,還要讓別人的人生同樣快樂而富有意義,於是,他選擇了這部不斷給他教益的著作,來領教、來享有。

孔子的熱情不只是求知而滿足自己的好奇、滿足不想糊裏糊塗活着的願望,更因為他的仁者心懷,要讓知識、智慧也給別人的人生帶來福祉,給社會求到一個安寧。這就見出一個人的人格力量,這種追求,成為了動力,讓他能勤勉到「韋編三絕」地不斷追問、體認,不斷分泌出救世濟人的思想。

這種來自於人格、來自於自身追求的境界,帶來的狀態是驚人的。

Page 1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以孔子的經驗,他認為,一般情形而言,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對事物的認知,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層次,也就是說,只是知道、懂得,還不算是一個自覺的人,它比起喜好,還差一等級。達到喜好的程度,就說明不止是懂得,而且變成了自己的需求。在這樣的程度裏,基本達到知與行的統一了。這還不是一個夠得上理想程度的境界,最好的境界是「樂」,不止是自覺理解之後的更深刻的感知,並由此達到的需求認可,它還比「好」,更進一步,由自覺需求,而達到對需求的滿足,那就是「樂」,樂在其中,樂此不疲。這才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行」、「行知」,這樣才能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其實,達到「好」已經很了不起了,孔子曾不無感慨地歎息:「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好德」那種克制、那種理性行為,是對人性中自然本性的不斷挑戰,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好色」是自然的,「食色,性也」,這是造化給人自身生存、繁衍賦予的本能,這種本能成為一種難於克制的動力。這個動力是強大的,它是造就人生、社會的百折不撓的力量。但是只有這種本能,人就與動物無異了,人作為人的高貴,在於他的「德」,在於人生的理性、自覺的行為,在於追求成為一個有益於別人的人,這才稱得上是有價值的個體人生。所以,這種對本能的克制,構成了人生的不斷的超越,使他愈益切近人生的更高的價值,於是,這種克制和超越的水準,又成了衡量人的另一個天然的標準。在《論語》中,在記錄孔子人生行跡的《史記》中,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孔子的那種超越,我們對他折衷服膺,在心裏稱他為聖人,就是從孔子這裏,看到了人能對自我超越的可能的程度,一般人難於企及,而孔子做到了。「韋編三絕」就是這樣地活畫出孔子的追求,孔子的修行陶煉,所以這種閱讀,它本身述說的,是一個人對人生的追求程度,一個人的人格水準。這是超越了僅僅懂得,僅僅化為存身的技能的認知,而達到對自己人生的真正的價值追求的人生境界。

Page 1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

《易經》的表達方式,如果以西方經典作為參照的話,是獨特的。它不是用西方式的,邏輯的,線性的思維方式,對問題去論證,得出確定性的結論,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特別肯定,而是用具體的「象」,用象徵的方法,來提醒讀者。「象」包括抽象符號的卦象和語言文字的文句,表現的都是一個相對具體的事物,這事物既是認識的終點,概括進了認識的結論,也是認識的起點,啟發人由此推開去,玩味、體悟裏邊的道理。這樣,要想接近《易經》,就需要有些準備,這個準備就是人生的閱歷。所以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讀『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史記》也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孔子世家》)這不是說,孔子五十歲的時候,才想起來閱讀《易經》,此前對《周易》一無所知,而是強調一個閱歷的準備。孔子自己體會生命歷程的階段情形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閱歷,達到不同的境界。沒有閱歷,就不會有那樣的境界。

「閱歷」不簡單的等同於「經歷」。「閱歷」是「行知」、「知行」的結晶,是用了心之後的人生經歷的痕跡。有人說,閱歷是人生的奢侈品。生命中真正的財富是「閱歷」,它甚至可以超越「財富」的一般意義,而成為奢侈品。擁有如此奢侈品,是真正的富豪,它可以讓人能夠有資格,有能力去創造物質財富,而沒有「閱歷」的人,是不可能談到「創造」的。可是「閱歷」這種豪奢的財富,卻不能如物質遺產一樣,一次性轉移授受,還是需要個人自己的歷練,需要行知、知行,方能得之。我們接受先哲、祖宗的思想—文化遺產,就是這樣,把他們積累的智慧,轉化成我們立身行事的能力;把他們對人生的體驗的境界,轉化成我們對人生意義的領略和享有。這種轉化的媒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閱歷—實踐多少、感悟多少,就能從先哲的智慧寶庫那裡轉化多少。任何書齋裏的向壁苦索而沒有現世的閱

Page 1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歷,都成就不了「學問」,實踐—閱讀—再實踐—再閱讀,反覆「行知」、「知行」,也就是孔子的「韋編三絕」了。

沒有積極的「行知」的閱歷準備,就不可能問津更深入一個層次的道理,所以有「舊書不厭百回讀」的說法。人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閱歷,對同一個道理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孔子每讀一遍《易經》,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形成他不同深度的思想創造。他自己說是「述而不作。」(《論語•述而》)然而,細讀孔子,誰都會感知,孔子淵博的學識和面對現實人生、社會的創造性的真知灼見,這些又都和他讀「易」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其實,不止是孔子的閱讀,不止是閱讀「易經」這樣的經典。我們對所有中西經典的閱讀,都是如此。沒有人生踐履的印證,我們就不會有對哲人、先賢說法的體認;沒有體認,也就沒有深入閱讀的動力。流於膚淺、躁動,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認知,沒有真正的認知,也就沒有了對人生意義的品味。

這樣說來,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其實是告訴了我們一種閱讀的境界,也告訴了我們一種閱讀的經驗和真諦。

Page 1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

作者: 李笑野

作品名稱: 老聃出關

年份: 2007

釋文: 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見而嘆之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丁亥秋日因感老子守周之藏書室而博極群書作此圖以勉。笑野於滬上。

出處: 作品內容摘自司馬遷《史記•老子申韓列傳》,原文為: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日:「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印記款式: 引首章:宜陶陶樂取天真(朱文)閑章:求索(朱文)押腳章:李笑野(朱文)

Page 1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漫遊 遐想 探索

楊宏通

隨着社會富裕,消費式旅遊冒起,踏訪明山秀水、探尋人文風景的旅遊旨趣,被千篇一律的觀光老街、宛若叢林的購物商場,或主題公園裏五光十色的機動遊戲帶動的狂歡所取代。而在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年青人的娛樂、資訊取得,以至生活交流多移到電子平台上進行。受到講求獲取即時滿足的速食文化薰染,人與自然,乃至人與人之間,遂築起了一堵無形的牆。在這種商品文化氛圍之下,願意閱讀,願意執筆寫作的人越來越少。咫尺天涯,我們的世界變得跟手機螢幕一般大。

上海財經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兩校圖書館合辦「悅讀•行者的故事」徵文活動,吸引了許多同學參加,展現滬港兩地年青人對閱讀和旅行遊歷的思考面貌以及創作風華。參賽作品主題涵蓋廣泛,風格紛呈,記述的旅行「幅度」甚廣—從偷得浮生的半日漫遊,暫別日常生活軌道走訪異地的遠行,以至更為漫長的悠悠人生之旅皆有探索;描寫主題從山邊幽草、沈從文筆下綻放異香的湘西風情,乃至旅途偶遇的陌生人背後的悲歡故事,包羅萬象,展現同學們對世界和人生的敏銳觀察與深刻思辯。

每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之旅。閱讀和旅行本就不乏相似的地方—隨興「漫遊」,每個拐角都是不期而遇的驚喜;也可以探本窮源,得尋幽索祕之趣。普魯斯特曾說:「事實上,每個讀者在書裏讀到的,都是自己。」透過作家匠心巧手打造的萬華鏡,讀者可以發現潛藏心底的悲喜,一個嶄新的世界頓現眼前,豁然醒悟。反過來看,

Page 1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7

每趟旅行也都是一次內外世界的閱讀。如果世界是一本「大書」,旅人能讀出其中的奧義。盧梭從一片苔蘚發見一個宇宙—那不是草木的宇宙,是人類的精神畫卷。

閱讀、旅行和人生也存在着辯證關係。閱讀和旅行可帶來更深廣的精神體驗,給人類這枝會思考的蘆葦提供養分,讓讀者旅人得以超越狹隘的自我經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可是,任書中世界再如何深邃迷人,讀者如果不把其中的知識、領悟與生活連結,這個世界也不過是書籤上一方精緻的地圖,無助我們穿越人生途上的密林;任外面世界如何寬廣繽紛,行者如不踏出斗室,走出森嚴的生活門禁,這個世界也不過是裱在窗框上的一張圖畫,不能瀉下滿室春光。

感謝城大圖書館讓我有機會為「悅讀•行者的故事」徵文比賽做評選工作。感謝每位參與籌劃這項活動的同事,你們的工作點燃了許多年青人的寫作以及生活熱情。感謝每位熱情投稿的同學,讀著文章,彷彿沿着你們的筆跡瀏覽了數十幅心靈畫像。你們的每一步漫遊、每一個遐想、每一次探索,都會在各位人生的林中小徑留下美好足印。

楊宏通老師近照

Page 2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閱讀 敍述 溝通

劉新

受財大圖書館委託參加這次滬港兩校徵文的評選,對於我來說頗有許多意外的驚喜。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覺得在應試教育與實用主義夾擊下,現在的學生寫作能力已大大下降,加之新的閱讀習慣與網路表達形式的興起,寫作的式微是大勢所趨。然而,此次參加評選,面對眾多佳作與有限的獲獎名額的矛盾,如何篩選反倒成了頗費思量的難題。還是有人會寫,有些人還很會寫。

感謝徵文的組織者出了「悅讀•行者的故事」這樣一個好題目,它在踏實的土地上留下了廣闊的感受與想像的天空。感謝積極參與投稿的同學,通過對自己旅程的敘述,他們把自己的生命感悟表達出來並與他人分享。

對於普通人而言,敍述自己的故事與表達自己的感悟才是寫作的主要內容,這一點在今天這個為利祿而奔忙的年代裏是極容易被忽視的。人其實是很容易被隔絕起來的,尤其是當你被對利祿的追求充實和佔據的時候,空虛和孤獨便會襲來,而讀不到同類對此的感受以及無法獲知他們的情形,更會使情況變得不堪忍受。

我們好奇的天性並不只關心我們之外的世界,我們其實首先會對自己感到困惑,否則就無法想像像命運這樣的概念會如此深刻和持久地打擾我們。我們無法抽象地相信生命總是相通的,而人生的旅途最可怕的就是與茫然、寂靜和孤獨為伍,所以我們需要聽到別的生命的聲音,於是大家的述說就響了起來,就這樣故事一直伴隨着文明的發

Page 2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9

展,一如它伴隨着我們從小長大,而隨着我們的長大,我們不但繼續在乎故事,而且也更加關心別人的感受。講出各自的故事與感悟,於是人類的心靈聯繫得以拓展,每個人的世界也因此並不止步於他自己雙腳的活動範圍。那個叫精神或文化的世界也因此誕生和成長起來了。

人們總以為寫作與閱讀要麼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要麼就是可以帶來功名利祿的八股文章。其實,表達、述說與溝通才是其最基本的價值。一切文學史追溯到起源都叫傳說,其實那只不過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老祖宗們聚在一起時的神聊、瞎掰,如今卻號稱史詩。不過,人類也就此有了共同的精神文化活動。作為從誕生伊始就只能是帶有群體性的社會動物,如果我們在吃飽穿暖、住進單元房後,就以為可以塞上耳朵閉起嘴、滿門心思尋求在功名利祿上的可持續發展,個體與社會的悲劇其實就不遠了。我們的老祖宗當年如果也如此這般執著於狩獵採摘的硬道理,心無徬篤地與天鬥、與地鬥,伊甸園就一定不會只停留在傳說中了。好在歷史呈現的完全是另一番的故事。

今天,滬港兩校幾十位專業各異,且並不以當作家作為前途選擇的年輕學子開了個好頭,他們對各自旅程豐富多彩的敍述,至少可以向他們的師友、同窗展現他們的觀感與體驗。作為最初的讀者,我有幸首先得以分享他們的體會、觀察、見解、情感,自然就有義務向大家鄭重推薦。

劉新老師近照

Page 2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2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21

王俊丹•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

雲南 德欽

行者手記:

「喜歡這樣一句話:出發,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都有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只有帶着足夠虔誠的心才能看到他們的全貌。這是個有關等待的故事,此前德欽大雪、中甸大雪、麗江大雪,接連三天G214三地路段封閉,我們在束河看着紛飛的大雪,僅為著密佈的烏雲間一絲湛藍等待晴天。幸運的等到臨時班車,整十個小時的盤山路,是平時兩倍的時間。照片是第二天的清晨,為內轉徒步做準備,不經意的抬頭所見,要知道十分鐘前卡瓦格博主峰還躲在厚厚的雲中。

—王俊丹(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本科生)

Page 2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上海財經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

「悅讀 • 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

獲獎名單

一等獎

「蜉蝣行」

陳卓君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生

二等獎

「宏村的水圳」

卓 越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本科生

「陌上行」

劉金東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

三等獎

「火炭母草」

卓 越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本科生

「行之所想—廈門遊記」

李 婧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本科生

「浪•跡」

胡 越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生

「大地上的異鄉者」

陳佳琪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生

Page 2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23

「帶上書,去旅行」

林仲蕊 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本科生

優秀獎

「我在台北找團圓」

黃 晶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研究生

「What They Talk About When They Talk About China」

謝方舟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本科生

「感動於路上的文字」

齊瑞思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本科生

「三毛,在路上」

龔祺莎 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本科生

「笑遊天下看古今」

何 睿 香港城市大學會計學系本科生

「漫步邊城」

張 禛 上海財經大學外語系本科生

「作為喻體的閱讀和旅行」

羅翎瑋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本科生

「一頁烏鎮」

戎甜兒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生

「愛在水鄉」

淩 然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本科生

「這個城市 安逸 閒適」

徐 超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

「高棉的微笑」

王佳悅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本科生

Page 2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蜉蝣行

陳卓君

旅行中總看到人生的光怪陸離,有時荒誕,有時華美,不可盡言。我在旅行時見得最多的便是水中的蜉蝣。它可以一如曇花綻放時的淋漓盡致,一如明日凋敝時的寂然無聲。

兒時,在巢湖我見到了蜉蝣,那時我並不知道這個小生物有着和曇花一樣的唯美精神。幼蟲在水中度過許久,再上岸沐浴着暖日,受了兩次蛻變,始能展翅飛翔。僅剩的時間內,它忙忙碌碌,把一切奉獻給下一代,不飲不食。

我停下看它的翅,它的腹,它的觸角,它的長尾,聯想起寫蜉蝣中最為著名的「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流瀉的就是這般摸樣。我感傷它的麻衣如雪,感傷它生命的短暫,感傷它總作為古人「心之憂矣」時諷喻政事或感歎不得志的工具。春日遲遲,湖水映襯着桑田,青黛的遠山,月白的湖灣,渺遠的水面上孤鳥悠悠地若隱若現。

然而很快我不再為它留戀感傷,繼續我的旅途。

稍大點的時候,在某個夏初,我來到了太湖,這次是成群結隊的蜉蝣。也是這次,我徹底被它們近乎瘋狂的忙碌所折服。李時珍曾說,五月之蠅,朝生暮死。而朝生暮死,是有限生命中的無限價值。時間是有限的,蜉蝣可以用盡分分秒秒締造生的價值。李時珍看到了這一點,才效仿蜉蝣逼近自己的極限:十餘載曠山採藥,坐臥品嚐,

Page 2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25

略無休息。《本草綱目》終得問世。而平常的醫師至多研究它的狀貌習性,抓不住其「朝生暮死」這一本質,所以他們也終不像李時珍那樣,將自己的生命無限洋溢。《廣志》云:「蜉蝣在水上翕然生,覆水上,尋死,隨流而去」。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永恆的是生之重量。

望着一池安靜的湖水,我多麼崇敬蜉蝣。

再後來,在三潭印月,我又見到了蜉蝣。又是春夏之交,夜微涼而靜謐,有一種韶華易逝的滄桑感。每一隻蜉蝣,都在為生命忙碌,直到死亡降臨。詩人們會浪漫地想像它們在西湖迂回着流觴月,映着四月天,望着風月,感悟烏篷船上忽明忽暗的燈光……而事實上,它們蕩漾開了市井的熱鬧,不飲不食地逼近自己的極限,死去後在詭譎的夜沉澱成二十四橋的冷豔,催開了紅藥年年。明年這裏將是他們的後代,繁衍生息。

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他推崇的是冥靈和大椿,是鯤鵬那樣千萬年的長久。孰不知他也說過,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並非「一死生、齊彭殤」之意,只是彭祖之於蜉蝣,未必活出了多少大於其的意義。若這樣看,在短暫的時間中創造了近乎相同也是相對的生的價值,蜉蝣不免更為賢明。而荀子更上一層的是提出了絕不飲食這四字。朝生暮死畢竟是有限時間,那絕不飲食就可以詮釋為對有限時間的無限追求。這一點,李時珍也很難做到,很多人都難以做到。

斷橋殘雪旁,它們代代相傳,我歆羨蜉蝣絕不飲食的絢爛。

在去上海讀大學的旅途中,我看着窗外不變的風景,直到看到了長江。下游的浪輕柔地拍打兩岸,岸上的天空,岸上的雲與月對着自己水中的倒影默默囈語,恐怕已有千年。江月年年望相似,人一遍遍地發出同樣的哲學問題。我想起千年前感悟赤壁的蘇軾,曾願寄浮游

Page 2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最終也深諳物與我皆無盡的道理。雖然如是,長江在,赤壁在,那些叱吒風雲,橫槊賦詩的英雄卻已成為光影中的纖芥微塵。英雄,比蜉蝣在世上長久得多,卻沒有到極限,有着各自的缺憾,而蜉蝣就自己的生命意義而言,已逼近極限,沒有什麼缺憾了。是身如焰,從渴愛生,代代無窮,日月輪回,死亡無法摧毀。

那時,我願將自己荒度的歲月折換成蜉蝣朝生暮死的生命的零頭。

現在,我見到了海。

在珠海的夏日,海是天的鏡子,沙灘的眼睛,太陽一出海上便灑滿了金子。這兒是找不到蜉蝣的,真正的夏天,也是找不到蜉蝣的。和它相比,我們擁有的不僅是時間,更是廣闊的空間!我們有四季,有江河湖海有陸地。我們要做的事更為深廣,我們也活着更深的意義。時空交織後是更寬廣的境界。我在海邊陷入了沉思,耳畔想起了琴聲,想起了蜉蝣一樣的男子:劉長卿。他和蜉蝣一樣深藏如水,但比蜉蝣沉穩高雅,從容閒適,或閱卷沉思,或和鴻儒談笑,也許只是一個人彈琴,像一首清雅如月下竹林的田園詩。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換一個空間,就是夢得這樣一個男子,心情幽微,只攜一把琴,唱長恨人心不如水,歎金陵王氣黯然收。而這竹枝詞與王維之竹裡館又是怎樣的契合!換一個時間,當顧聖嬰在象牙塔裏彈琴時,那動盪中的高潔,怎讓人不聯翩起另兩個坐擁青山的靈魂?很久以前的秋雨後,大地與山巒的深沉迴響,渾然天成的寒岩美景,氤氳着禪意的閑雲野鶴,熠熠生輝的石台和琴……時空不斷變化,人就這樣將自己的精神氣質代代傳承,多美。

恍然想起寒山在欲識生死譬中說,已死必應生,出生還複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也只有在海,才能感悟到這種境界。

Page 2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27

我關於蜉蝣的旅行暫告一段落。始終相成,生滅相續,未有休息。我仍感謝蜉蝣的朝生暮死和絕不飲食,因為它既然可用短而狹的時空承載生死輪迴,那我們或我們留下的,也可極盡時空的旅行,讓生死雙美。

【評語】

寫蜉蝣以小見大,明有限與無線之相接共生。引古人言談典故而

不至於皮相,文章指出永恆之精粹。文字流麗,思想雋永。

Page 3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2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陳卓君

星座:天秤座

血型:A型

家鄉:安徽合肥

行者座右銘: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珠海

參賽感悟: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

上。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西湖*

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但蜉蝣依舊可以散落在陰涼裏,沐浴陽光。它們的生命卻代代相承,宛如相擁的河無盡天長。

Page 3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29

珠海*

一定要到海才知道,人生代代,隨清波婉轉,賞風光霽月,那些精神和氣質,其實都化為手心生命的伏線,其實都在每個時代的無塵之處。

其實這只是一場與蜉蝣有關的旅行。歷時十餘載,連路徑都顯得模糊,恕我愚拙,畢竟,「未知生,焉知死」。從巢湖,我看到的只是蜉蝣的不悲不念,不想不怨;在太湖西湖,卻看到它們用朝生暮死和絕不飲食埋葬這一生的顛沛流離;到長江,更感到人相對於蜉蝣,亦不能讓青春永駐,光陰逆轉,那麼就更應該讓心飽經磨練而愈加溫厚;而在珠海,蜉蝣的身影在旅行的圖畫上華麗褪色,人終究是美的,就像一座神廟,即使荒蕪,仍然是祭壇。

*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網

Page 3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3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宏村的水圳

卓越

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去宏村了,徽州的風物總是讓人看不夠。它就在那裏,如明白攤開的歷史大書,可第一次翻與第二次翻感覺截然不同。記得第一次到宏村,純為其建築之精妙古樸所傾倒,胸中恨不得奔湧萬言,《弘城夢事》洋洋數千字揮毫即成。而這一次靈感似乎澀了,或許是我終於低頭看路的緣故。

出了歙縣縣城,迎面便是純淨的微雨清氣,頓時面上的塵埃都淡去了幾分。進入村落,已是淅淅瀝瀝三兩小雨,天公並不急切,我們亦免去打傘。衣裳上零星幾點痕跡,竟有了別樣的小欣喜。

巨集村一大妙筆在於其牛形人工水系: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乃牛角,「月沼」乃「牛胃」,「南湖」乃「牛肚」,兩旁民居乃「牛身」,而九曲十彎的水圳則是「牛腸」了。

踩濕漉漉的青石板過月沼,待踏上石板路進入宏村各巷時,便不可再忽視這水圳的存在了。據說水圳連起足足有1,200多米長,真可謂家家、院院、戶戶皆有水。僅從這一點即可看出徽州先人的匠心獨具:他們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攔河建石壩,砌人工水渠,利用地勢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九曲十八彎的水渠穿敬德堂、敬修堂、承志堂,過月沼與南湖,澤被兩岸農田果木,最後流入濉溪—將水之靈動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給靜謐的古老村落平添了生機。古人的智慧如何都透着古樸與天真,對待自然的態度親近而不狎昵,敬畏卻不生疏,人與水的關係始終是千百年來與自然相生的著名命題,似宏

Page 3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1

村這般親水愛水善水卻不侮予水的,正合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古言,靈氣充溢,餘味悠長。

途徑桃園居時見有賣徽州特產的燒餅,上前去看。一側的老婆婆着了印花藍的布衫,在鐵鍋裏細細翻炒着十幾個燒餅,家醃醬菜的香氣悠然飄出,我不禁想到承志堂磚雕礎石的歲月痕跡,甚至村口白果樹屏天而出的滄桑,外加湯溝老家二舅舅自製的辣椒醬。見我駐足不前,老婆婆遞給我一塊剛出鍋的燒餅,念叨幾句當地的方言,我並不懂,導遊在一旁解釋,做燒餅的水就是這裏的山泉水,直接從水圳打上來即可和麵。老婆婆看出了我的驚訝,指指腳下淙淙流水的小渠。我用旅行杯舀水而嘗,舌尖充盈着雷崗山蔥鬱植物的翠,月沼初發菡萏的嫩,淡而有真味,不甜亦不寡。以前唯知好水泡好茶,未曾想好水亦可造好餅,呵呵。

聽人說,巨集村水圳最初的目的僅是「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泉」。奇妙的是,這裏水位一直保持着恒定的位置,即便是下雨,也會保持在石橋下一點點。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尺度的保持之微妙,亦從百千明渠暗渠的汩汩清流中窺見一斑。這,竟蜿蜒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景—水至柔,利萬物而不爭;水圳亦無直道,大小彎曲間不知繞開了多少攔路的障礙,但從未斷絕,從未滿溢,靜靜流淌,惠及宏村百姓。思及此,我的心中充滿溫厚的敬慕,水圳的千回百轉似昇華為一種人生的信條,不浮誇,不張揚。

穿庭入院而過,蹦跳於溪石之間,在中游的石壩處打個旋兒,在廊廡間的芭蕉邊歇歇腳;敬德堂樓角的鼇魚,梓路寺清晨第一響鐘磬,雷崗山日出前的雲蒸霞蔚,南湖書院的學子們青衿隱隱……願與這涓涓細流一道,將此徽州靈地徐徐識遍。「畫裏鄉村」中遺下了氤氳的一筆殘墨,觸及徽州子女溫潤的心床,緩緩溢將出來,現世安穩。

Page 3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3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唇齒間尚存留清渠裏的一抹樸樸餘味,我不由得閉目留戀地品,這一刻,新雨濯後的青苔香,浣紗姑娘的皂莢香,南湖畔戲耍的孩子指尖的凍糕香,一齊跌入我最深的懷中。

注釋:宏村,古稱弘村,位中國於黃山西南麓,距黃山市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

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稱。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摘自百度百科—宏村)

【評語】

文字流暢、老練,敍述引人入勝,對於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了解

深入,信手拈來,審美與文化表達得到共同體現,且展示得不留痕

跡,作者的身心俱已投入山水景物,是一篇用心寫作、情、景、文俱

佳的上好文章。

Page 3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3

【行者檔案】

姓名:卓越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家鄉:中國安徽省

行者座右銘:且行且珍惜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徽青古道

參賽感悟:知行者徵文比賽,未經太多構思,便作最熟悉之景,

憶幼年故鄉風物,滿懷歡欣則已。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宏村的水圳(一)

以水為媒,以水為景,我深深愛着宏村的水,因為她貫穿着宏村靈氣的脈絡,接山接湖,這種完整又隨時可供轉圜的美感,令人沉醉。月沼和南湖,恰似一灣灣水圳的憑依,匯集由雷崗而來的清澈與萌動,滋養萬物。

Page 3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3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宏村的水圳(二)

冬日晴好的午後,停下腳步,隨便哪處農家的住宅,可聽得足畔有溪流響動之聲。

Page 3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5

陌上行

劉金東

旅途對人生來說是個太抽象的東西,有時候就在那麼小的地方走走停停,卻過了自己最精彩的部分,遇到了那些最難忘的人;有時候走出很遠很遠的距離,心裏卻還是那幾個人,還是那幾段事,擱在心裏,紋絲不動。也許是小時候搬了太多次家,讓我成為一個沒有多少歸宿感的人,喜歡像阮籍一樣任其所之,流連忘返,其實不是忘返,是不知道返哪,覺得哪裏都一樣的,只要在路上就可以,「此心安處,即是吾家」。不必去思考窗外飛馳的世界,不必去捉摸匆匆而過的人群,我只是過客,簡單是屬於過客的特權。因此,旅途是勞累的,心卻是清靜的。

「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我學到的人生第一首古詩,就是一個過客寫的,叫無名氏,是的,過客都是不需要名字的,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了無牽掛。我讀的第一本童話《小王子》是關於一個過客的:當他第一次來到地球,是一條蛇接待了他;當他走遍千山萬水,突然覺得還是自己的那顆星星最好。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北方的河》,也是關於一個過客的,一個喜歡行走在山川江河之間尋找激情和靈感的行者。我最喜歡的電影《Before Sunrise》是一部公路題材電影,兩個過客在前路未知的旅程裏分享一段前路未知的甜蜜。

這也許註定了我和過客的緣分,篤定了我也一樣會成為一個永遠在路上的人。小時候,沿着家門口的鐵路跟在火車後面奔跑,像不知疲倦的阿甘,累得受不了的時候停下來,看着閃閃發光的鐵軌在遠處

Page 3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3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亮得和太陽沒有界限,心滿意足地走回家。再後來,學會了自行車,開始不停地繞着縣城飛馳,去探索各種陌生的地方。再往後,去省城上學,享受各種出遊,甚至興之所至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騎車回到五百里外的家;及至到現在,來到遙遠的上海讀書,恍然間有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意氣。

「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複中宵。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在繁忙的博士學習之餘,也曾想起青澀的往昔,不停騎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搜集心儀的古典文學和西方名著,偶爾為了淘到喜歡的作家還會大老遠坐車去濟寧和濟南,那種虔誠在我長大後就再也沒有過了。虔誠的結果就是,書從一摞到一堆,書櫥從小號到大號。爺爺很喜歡在我的書櫥裏找書讀,挑出一兩本放在腿上,也不打開,只對着封皮上鬥大的燙金書名試探着念一遍,念不好的就會問我,念好的就會自豪地塞回到書櫥說自己讀完了。就這樣,在我的幫助下,從莫泊桑到霍桑,從法國自然主義到美國浪漫主義,戎馬半生、不識之無的爺爺「讀」遍了書櫥裏所有的名著。爺爺一直盼望我考個好大學給他看,可是我考上的時候,他已經看不到了。

人生是一路路的風景,而旅途就像一個故弄玄虛的導演,在你看到新風景的同時,有些風景卻被他收回再難相見。我上緊發條般不停趕路,那些故事也像不停搖動的電影放映機一樣,從鮮活搖到灰色,從眼前搖進記憶。時間是掛在牆上的心跳,滴答,滴答,我無力阻止,只能繼續。「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享受那走不完的路」—我最愛的一首歌詞這樣寫道。我曾經騎車去小時候住的大院懷舊,望着房子正恍惚間,一位衣着鮮豔的姐姐開門出來了,打量着問我什麼事,我說了聲「路過」便落荒而逃。是的,僅僅是路過。雖然答得倉促,卻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詞了。

在爺爺去世的那年,我邂逅了現在的未婚妻,也是從書開始,也是從旅途開始。她和我一樣喜歡《小王子》,我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卓

Page 3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7

越網紀念版送給了她,再後來給她買各種版本的《小王子》成了慣例,有平裝版的、中英文對照的,甚至還有一本中文拼音的,美其名曰「童話就要用兒童的眼光讀」。我騎車帶着她去了所有我去過的地方,指給她看我成長的軌跡,因為那些是我們一生中所有不同的時間段。又八年過去了,書櫥上的書來了又走,被家裏來往的人拿得沒剩下多少,只有爺爺小時候送給我的小人書被我珍藏在書櫥的最深處。又八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沒有成家,一個北上一個南下,各自繼續一段長長的旅途。不需要太多語言,在送她上火車時,我只是告訴她,幸福來到每個人身邊之前會喬裝打扮一番。

人生的旅途有快樂,有悲傷,有遺憾,有希望,就如同走在一條繁花點綴的阡陌小路上,曲折蜿蜒,倏忽是盛開的狂喜,轉而如凋落的孤寂。想起有次騎車經過濟南泰安交界的長城嶺,推着車子艱難地爬了一個小時的斜坡,過了最高點時,豁然開朗,一眼望去,順着下坡的公路,兩側是長達十里的梧桐花,密密麻麻,把公路包裹成粉色。想起錢鏐的話,於是掏出手機寫下那天的日記:「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浮生如斯,大抵如此!

【評語】

人生風景娓娓道來,抒情委婉。風景線上閃現的作家身影與詩句

芬芳,似給讀者溫煦的微笑招手。

Page 4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3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劉金東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家鄉:山東濟寧

行者座右銘: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長島

參賽感悟:25歲,同學都在各個路口下車,只有我選擇繼續遠

行。來到上海讀書,看着陌生的環境,想想自己的未

來,有點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進上財的第一天,

看到圖書館電梯裏的徵文,倍感親切,想想也很久沒

有動筆了,就趁着這樣一個藉口寫點碎碎唸給自己

聽。接到老師通知入圍的電話,非常意外,那天還正

好是未婚妻的生日,在給朋友們分享的同時,也算是

給她的一件生日禮物吧。雖然遠隔千里不能相見,但

我為擁有你而快樂!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作者照片

大學那個時代,手機沒有攝像頭,這是在開啟自行車之旅前借用舍友的數碼相機

拍下的照片,表情勉勉強強,只求拍下就行,還沒笑出來就已經定格了。

Page 4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39

行走路線圖

大三暑假的自行車之旅:早五點半從濟南甸柳莊出發,沿104國道十二點到達長城嶺,酷熱難當,在長城嶺下小店裏喝了兩瓶冰鎮青啤,下午一點到達泰安城南。直殺曲阜的路上開始頭暈腹痛伴隨冷汗,疑似中暑,躺在橋洞下睡到四點好轉,當晚回到家的希望基本破滅。晚九點到達曲阜,塗了一身花露水在網吧倒頭大睡。早上六點出發轉327國道,過兗州、濟寧,上午十點到家。

旅行感悟1、濟南姚家莊賣的山寨自行車性能過硬;2、後座上架一把西瓜刀極其必要(非路上偷西瓜用,而是防身,

對人也對狗);3、手機沒有攝像鏡頭太可惜;4、地圖用不着,山東人民太熱情,恨不得坐你後座上帶你找路;5、瓷窯國道省道交接處開餐館的回民夫婦,謝謝你們近似免費的

大餐,想必那個蓬頭垢面自稱山大學生的人嚇得你們不輕。

Page 4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火炭母草

卓越

火炭母草算是此次行山中印象最深的一種植物了。首先為其名,「火炭」有炎熱的思索,有黝黑的想像,而一個「母」字,似又拉回到了一種實在的境界。想到了益母草,灰綠色的茸面、「其名益母,有益於婦人」的溫良功效,對火炭母草多了幾分探討的期待。

憑心說,火炭母草其貌不揚,若非有經驗者留意,往往容易與其擦肩而過。它身處蕪雜的植物群中,綠得十分平凡。然,老師托住最上的葉片,便立刻生了不同:葉上清晰的三角灰痕跡,外延亦若滾了一圈絨絨的白—立時懂了,其名「火炭」,彷彿有火炭毫不留情地在其初長的葉脈上烙印,末了,幾縷蒸氣頑笑地在周遭留戀了一圈,便多了一匝亮色的環。火炭火炭,原以為是個跟入藥或膳食有關的長長故事,竟這般簡單。

根據《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草之五—火炭母草》記載,火炭母草「夏有白花。秋實如菽,青黑色,葉甘可食。」—複搜索出幾張夏日草的樣子:苞皆柔圓,根部青而澀,如窯內青瓷;瓣葉有美好的弧度,色澤是最自然的乳白,微微張開,隱隱可見當中的薔色蕊心;常攢一起狀,密密匝匝自有活潑的密度美—若茉莉之純、丹桂之雅。據說開敗後變為黝黑果實,尚存霧青、蟹殼青、雪青等多種顏色—可別小看了這「青」,疊一起,伴白或肉紅的成熟花瓣,那層層的美感便溢出來了。

Page 4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41

而其葉作為主要的可食用部分,「氣味酸,平,有毒」。而老師論起以火炭母草煮水的經歷,道其滋味微酸,清涼不膩,乃通腸良藥。因此所謂「有毒」,應該看「生草藥性備要」所言「性寒」,不宜讓天生體寒者,特別是女性過多服用吧。湊近聞,微有一種清新的澀味,純樸樸地,是來自野外的味道。想像簡單地煮一鍋泛着香氣的水,漾着幾許草絲的鈍青,並不是完全清澈的水面,映出一個好奇的暗色影子來。

至於具體藥用,各個書籍涵蓋得當真全面:《本草綱目》的「去皮膚風熱,流注骨節,癰腫疼痛」,《四川中藥志》的「治頭暈目眩,氣虛耳聾」,《廣東中草藥》的「涼血解毒。治小兒夏季熱」……而老師一言以蔽之:「通腸胃的」,私以為是很簡練到位的—腸胃通則營養可通,飲食效果一佳,舒經活血不在話下。回想我前幾年曾為腸胃不堪學業壓力率先罷工而困擾,只歎那時未知有此簡便良方—

內服煎湯,或搗汁而外用搗敷、煎水洗均可。與旁的藥材搭配,海金沙,木楂葉,野牡丹,古羊藤……中藥草的一大神奇便是,諸多材料有着原始而嚴格的「合作方法」,或為引,或為輔,而火炭母草僅一味煮水可行,與繁多配比亦生髮差異迥然的藥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藥膳,「火炭母眉豆糖粥」本身即為佳餚,夏日吞一碗涼涼的糖粥,涼氣遍體,周身舒暢。

與在家以伺弄花草為樂的外祖父通電話,得知火炭母草同為綠化材料,適合庭院、花徑或建築物周圍栽植。遙遙想到自家庭院的一隅亦可有火炭母草小小的身影,野趣盎然,心頭滾過一陣歡欣。末了外祖父閑閑一句,「我們都管它叫『清飯藤』的。」遠遠一望,真的是青翠間舞動的點點「飯粒」呵!不由想到了母親,也會在灶台邊忙碌一家人的「飯粒」—母草,是否由此而來呢?

Page 4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本來有採摘植株貼在本子裏留念的習慣,到火炭母草這裏卻怯了,似乎對其生了一種奇特的敬重之情。不如留存這種感情於心吧!待回到家,動手試試煮粥,抑或沸起一鍋火炭母草水,便是快樂了。

【評語】

旅途所見小草,化為知性,感情兼備的沒問,文思敏捷。筆調清

麗,行文洗練。

Page 4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43

【行者檔案】

姓名:卓越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家鄉:中國安徽省

行者座右銘:且行且珍惜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徽青古道

參賽感悟:隨劉克襄老師行山,感香港植物之新奇,以火炭母草

為最難忘者,特作此文。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火炭母草

Page 4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之所想—廈門遊記

李婧

初秋。桂花飄香。陰。

在這樣的時節,我終於踏上了南下的動車,帶着滿滿的遐想,前往我「覬覦」已久的廈門。

坐在動車上,耳朵裏塞着耳機,斜着腦袋看窗外快速向後退去的風景,猶如一張張迅速翻過的風景畫,才剛映入眼簾,而後又快速消失,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容我在隨後回想。其實坐火車本身也是一種旅行,花幾個小時或幾天時間呆在這樣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封閉空間中,或賞景,或聽歌,或閱讀,或閒談,或泡一杯清茶,抑或是泡一杯濃鬱的咖啡,在嫋嫋升騰的煙霧中迷糊了雙眼,伴着有節奏的車輪與軌道碰撞的聲音,總能帶給我們一種平和而又恬靜的心境。在路上,總是比宅在家裏更讓人身心愉悅的。

入夜,順利抵達目的地,我下了火車。廈門,不知為何,一聽名字我就立刻對它產生好感,一如我初見上海一般,也許這就像是人與人之間所謂的第一印象吧。喜歡了,就是喜歡了;不喜歡,說什麼也沒有用。行走廈門,各種熟悉感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廈門算不算是一座山城,雖然比起我家鄉來說,它算是比較平了的,但街頭巷尾的各種緩坡總是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遠在西南邊陲的家鄉,而行走碼頭邊上,一邊是滔滔江水,一邊是民國時間的建築,這又不得不讓我想起那紙醉金迷的外灘。廈門,一座普通的海濱小城,卻恰巧集我家鄉和

Page 4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45

上海兩座城市的特點於一身。我想,也許這正是我對它如此眷戀的原因之一吧!

我一直覺得,一座城市,要有水,才有靈氣。雖說青山秀水最為幽美,但城市不比風景區,山可以略去,但水卻是萬萬不能的。其一,水乃生命之源。倘若幹如沙漠,炎熱枯燥,為體驗生活,豐富閱歷,前往旅行,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要久居在此,卻是萬萬不敢多想的。其二,如我之前所說,水能給城市注入活力,給城市帶來靈氣,是畫龍點睛之筆。小如湖泊,大如海洋,細如溪流,寬如江河,靜則如一面平鏡,倒映下藍天白雲,青草樹木;動則叮咚作響,波光粼粼,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城市之美也在這水的映襯下顯得愈發迷人了。

而廈門,城邊環海,正合我意。

不僅如此,每一座城市還應有自己的特色將自己區別於其他城市,說通俗點就是要有自己的代名詞。山水風光、誘人美食、名族風情、古城懷舊、時尚現代、抑或是紅色革命,都可以成為一座城市的代名詞。否則千篇一律,每座城市都是同樣的鋼鐵叢林,既無生機,也無特色,又拿什麼去吸引遊人的眼球。旅遊於行者而言不過是從一座人們呆膩了的鋼鐵叢林前往另一座別人呆膩了的鋼鐵叢林罷了。

在我眼裏,廈門有很多代名詞,閩南風情、花園城市、原汁原味的市井小巷……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美麗小島—鼓浪嶼。

有人會問,廈門碼頭和鼓浪嶼之間那麼近,為何不乾脆建造一座橋,而要採用最原始的輪渡呢?我想,也許正是因為沒有橋,所以鼓浪嶼上才少了車馬的喧囂、世俗的熱鬧,才得以保留這一塊寧靜的世外桃源吧。

坐上輪渡,如落花般在水上漂流,心情變得格外平和,卻又包含

Page 4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滿腔期待。踏上小島,赫然的三個鎏金大字闖入眼簾—鼓浪嶼。我在心裏不斷地重複着:「我終於來了。」

「十一黃金周」,鼓浪嶼上滿是遊人,可是漫步鼓浪嶼,我依然能想像它悠然寧靜的樣子。小島四面環海,雖少了驚濤拍岸的氣勢,卻多了份大海撫摸沙灘的溫柔;雖少了城市的紙醉燈謎,卻多了份鄉村閒適生活愜意。不僅如此,島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店散落其間,好似點點繁星點綴其間,更為鼓浪嶼的美添上了一抹色。每一家小店都是店主心血,每一家小店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我流連於各色小店之間,不願離去。記得那一家隱逸於街旁的小店,它不在商業中心,所以街上的人不多,周圍也多是居民區,甚至旁邊還有一株翠綠的木瓜樹,吸引着我的眼球。而店門就在我的身旁,我卻全然未覺。那是怎樣一扇樸素的門,不知被婆娑了多少遍而變得光滑的木門,一個有些斑駁甚至有些門把手。我輕輕握住門把手,小心翼翼地推開門,生怕把它弄壞,未料到門背後竟如童話世界一般溫馨。隨意懸掛的吊燈,隨意擺放的老式縫紉機,隨意放置的各色飾品,雖陳舊卻不老氣,反倒是一派懷舊典雅的景象。店主人穿着藍色棉裙,梳着麻花辮,耳朵上別着一朵白色小花,安靜地坐在桌子後,甜美的笑容讓我想到盛開的花朵。

吹着海風,嗅着花香,行走在鼓浪嶼上。我喜歡街頭巷尾不經意邂逅的巷弄,曲曲折折,悠然通徑,間或鳥鳴,更添驚喜。一幢幢古老的樓宇,看盡世間滄桑,而今卻散發着獨特的氣質。一座座小院,繁花似錦。陽光下,一切蒙上一層溫暖的亮光,漸漸地一切變得沉寂。我渴望坐在這樣的小院的搖椅中,「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外雲卷雲舒。」任世間世事,奈我若何。

真正應了那句話,「在鼓浪嶼,時間是用來浪費的。」

其實,遊覽一座城市好似閱讀一本書。初到城市,不論是火車站,還是機場,都似書名;而這城市給你的第一印象就好像是書的扉

Page 4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47

頁。但倘若要真正遊覽它,感受它,認識它,則要深入到城市的內裏,這就好似對書要慢慢品讀,細嚼慢嚥一樣。而當你真正遊覽完這座城市之後必會有一個最終感受,這也就是書的結語了。因此,旅行不光是身體的旅行,更是心靈的旅行;在路上的不只是身軀,更有思維和心靈。

坐在返程的動車上,看着窗外掠過的熟悉的風景,心中滿載這幸福和感悟。願有時間可以浪費者明白,人世如此靜好,與其白白讓年華流逝,不如踏上一段旅程或閱讀一本好書,畢竟,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是要在路上的。

【評語】

寫城市風景,除景物之外,尚可寫人物,讓城市姿彩活起來,這

本「書」耐看。

Page 5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4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李婧

星座:金牛座

血型:B型

家鄉:四川攀枝花

行者座右銘:Tomorrowisanotherday.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廈門鼓浪嶼、雲南麗江、四川九寨溝

參賽感悟:我始終堅信,文學創作來源於日常生活,如果沒有親

身經歷,即使想像編造得再好,也終歸會缺少一些打

動人的精髓。所以,我很慶幸我同時擁有文學和旅遊

兩大愛好,這樣我就得以在旅遊的時候通過閱讀來打

發路途中的無聊時間,更可以在旅遊之後用心寫下

自己在旅遊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作為一生的銘

記。去年國慶,我和同伴結伴前往夢寐以久的海濱城

市—廈門旅行,這座以美麗和小資著稱的城市給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論是悠閒而又別具特色的鼓浪

嶼,抑或是古老卻又大氣的中山路,無不令我流連忘

返。遂回程之後有感而發作此文,未料竟得青睞獲此

殊榮,甚是歡喜。當然,我還會在以後的人生中更細

緻地生活,更用心地寫作,因為美好的人生是靠自己

的努力經營出來的。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Page 5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49

【行跡•心跡】

夜幕下的外灘在璀璨燈光的妝點下顯得璀璨奪目,好似一位身着絢爛花朵的旗袍的女子,妖嬈而讓人迷戀。

隱逸於鼓浪嶼悠閒小道旁的特色小店,站在門外很難想像這樸素木門後的別具風

情。

Page 5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5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推開門後的小資情調,復古卻不俗套,桌上的縫紉機總能把我的記憶帶到小時候。

旅行路線圖

因為時間問題,我們一行人到達鼓浪嶼時已接近中午,所以遊覽鼓浪嶼的時間很是緊迫,最終也不能遊覽完整座島嶼,只遊覽了鼓浪嶼的東南部分。以鼓浪嶼碼頭為起點,大致沿逆時針走向,先後遊覽了鼓浪嶼音樂廳→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皓月園等景點。

Page 5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1

浪•跡

胡越

中文詞彙是很奇妙的一樣東西,比如說「浪跡」。對於僅僅接觸漢語言學習的外國人來說,簡直是不知所云,可是對普通的中國人來說,遐想卻有很多:一人一馬,四海為家,近則三山五嶽,遠至戈壁黃沙,天涯明月囊中酒,萬里西風瀚海沙。說來又是一奇,如此超脫的經歷,現代中國人並不比西方人有多少優勢,那麼,我們的體驗來自何處?毫無疑問,我們對某些文字超出表面意義的理解,恰恰來自於更廣範圍的文字的影響,也就是閱讀。詩詞歌賦也好,武俠小說也罷,是閱讀讓我們在缺乏實際經驗的前提下獲得幾乎同等層次的美的感受,這是文化的勝利,又是個人的悲哀。現代人的「知」與「行」以一種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悄悄分離了,拆解「浪跡」二字也許能從另一個角度加深我們的體會:我們依舊可以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足跡,可也只是足跡,那種屬於行走的瀟灑、放浪、自由的感覺,那種由奔放的心靈釋放出來的,可以真正聯繫起旅行與思考的「浪」,在現代社會的擁擠與喧囂中日趨式微。

所謂的擁擠與喧囂並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們存在於哪怕一次最簡短的現代意義的旅行中。我們的身邊永遠堆滿了虛偽的人造景觀,我們的耳邊永遠充斥着講解員的喋喋不休,最重要的是,大多數人不能突破時空的限制而必須借助於公共交通來完成旅途。真正的旅行,旅途才是主體,目的地只是附加,可目前的情況正是相反。出現這種倒置並不能歸罪於普通人的審美局限,只需回憶人生中的幾次旅行,在密閉的車廂內看着窗外幾乎一成不變的風景,還要忍受暈眩、晚點、吵鬧、煙味與汗臭這些本不該屬於旅途的東西。即使到達終點,食宿

Page 5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5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條件也常常破壞氣氛,使人為旅行的「跡」所累。不禁讓人想起錢鐘書的《圍城》,似乎也有一段相仿的經歷。方鴻漸等一干人在趕赴三閭大學任教的途中,也曾遭遇擁擠的小車、骯髒的旅館、泥濘的夜路,甚至有資金短缺的困窘和對世態炎涼的感歎,拿方鴻漸這樣的俗人來比較可能只是出於自嘲的需要,不過我們何嘗不是俗人一個?默存先生以他強大的筆力將整個人生都寫進這次旅行中了,在人生旅途中,方鴻漸只能是個失敗的行者,無論是去三閭大學這一旅行的原動力—這是由趙辛楣提供給他的機會,還是在旅途中由於無能為力所造成的一系列窘境,都是人不能主宰自己命運而反過來被命運擺佈的真實寫照。與他相比,我們所謂的旅行好不到哪去,行程由旅行社主宰,行期和地點由自己的經濟能力主宰,整個旅途更是要受到許多令人不愉快的外界因素的主宰,哪裏還有浪跡的灑脫?不過我們也有優勢,這優勢仍舊是閱讀,是閱讀讓我們開始反思這一切並在境遇不盡如人意時能夠自我排遣,也許這正是有形的「跡」向無形的「浪」蛻變的第一步。

當然,僅有這種認識是不夠的,因為現實的吵鬧會很快淹沒你那份可憐的寂靜。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次西湖之行:人群一浪浪地襲來,我只能在這種強大的推力下毫無目的地向前挪動,直到接近走完一條長堤,我才意識到我剛剛以極不舒服的狀態走過的竟是蘇堤!蘇子自然料不到他在幾百年前修建的一道堤壩如今要承載如此多的遊人,而我作為蘇東坡的仰慕者,也為他感到不平。不過我隨即釋然了,因為我知道東坡固然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然倘若他能見到此情此景,他也一定能釋然的。我曾到過蘇州的拙政園,其間有一小巧精粹的亭子,配上了極有意思的名字:與誰同坐軒—出自蘇軾的一句詩:「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有人說這句詩體現了他卓爾不群的氣質,此刻深覺不然。蘇東坡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文名,在於他的包容而非孤高,這不是鄙視塵俗甘願與明月清風為伴的矯情,而是作為一位具有獨立人格和豐富體驗的人生行者的感悟:只要你離開了熟悉環境的封存而選擇了遠方,也就是選擇了不適甚至不幸,所謂的一帆風

Page 5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3

順只是良好的祝願,現實的旅行更多的是強力的束縛和命運的作弄。所以才需要一種「與誰同坐」的態度,在狹小閉塞的空間裏延拓出足以吐納宇宙的氣場,無論環境如何擁擠,只要記住「明月清風我」就行了。拋掉生命不必要的負載,輕裝上路,在熙熙攘攘中亦不覺人潮洶湧,心靈做到真正的流浪,步履才不沉重,所謂浪跡的真諦,自此已得大半。懷着這些零星片段的想法,我踉踉蹌蹌地走完了最後一段蘇堤,縱然還是避免不了胳膊被人捅腳被人踩的命運,心境已大不相同。

旅行意義的成立是以歸宿的存在為前提的,我們一直帶着閱讀上路,殊不知它也在原地悄悄等待着行者的歸來。杭州市圖書館因為對乞丐和拾荒者無條件開放,被網友熱議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這當然是從人文關懷、注重平等的角度去說,將其視為一種溫暖的施捨。如若從旅行這一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種仰視。無論是乞丐、流浪漢或拾荒者,他們較普通人少受物質的束縛,因而在旅途上走的更遠更灑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浪跡」的集大成者。他們只是需要閱讀來提煉精華,提升修養,就能巧妙地完成知行的統一,也就完成了浪跡的昇華。我們享受了安定生活所帶來的樂趣,也必然承受旅途上的種種不適,只有真正地構建起對閱讀的熱愛,與對旅行的熱愛相融合,才能一步步地尋求到本真,一步步地達到浪跡於現代社會的境界。悅於讀,悅於行,方能悅於生。

【評語】

有哲理,對旅行、閱讀的細緻思辨,文字功力也了得。但最值得

推薦的則是觀察與分析的理性力量。從《圍城》讀到的旅程反思足見

作者敏於思,長於表達。只是結尾部分的昇華倒有些過猶不及的操弄

意味。

Page 5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5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胡越

星座:獅子座

血型:不詳

家鄉:黃山

行者座右銘: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黃山

參賽感悟:「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非常喜歡這句話,喜歡「在路上」這樣瀟灑的表達,

彷彿只要讀一遍,我們就已經獲得了一種不羈的自

由:心靈和軀體在瞬間被放開,行走,毫無顧忌的行

走,才是唯一的進行時。在行走中感悟,在行走中抒

懷,眼前、腳下、遠方,一切的一切,與文字的體驗

一一契合,甚至延拓了它的內涵。這種「心有靈犀一

點通」的碰撞,正是浪跡的境界,也是行者追求的最

後昇華。在悅讀的氛圍下講述我們的故事,行者的故

事,這是比賽帶來的機遇,甚至超越了比賽本身。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不知不覺走過的蘇堤,其實,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在人跡難以觸動的定格影像中,它嫺靜的美麗絕不會被輕易忽視。

Page 5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5

「與誰同坐軒」,別緻的名字,別緻的設計。建亭者當真領悟了一些詩意,在有意無意間,傳達了暫時歇憩的行者永不放棄的行走的理想

行走路線圖

Page 5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5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大地上的異鄉者

陳佳琪

很少有在旅途中帶書的習慣。一來是嫌包裹太重(最近的書總是做成精裝版),二來喧鬧的風景擠入眼簾,便也不怎麼容得下餘外的文字了;三來,想要讀的書太多,三千佳麗雨露均沾自然辦不到。

所以在看到林達《帶一本書去巴黎》的名字時只是撇了撇嘴:巴黎流光溢彩,又怎是一本書道得盡說得明。後來翻開此書便也印證了原先的想法,書不過是個引子,作者要讀的,是一座城市的興衰榮枯。

但這並不說明旅行中無需閱讀,閱讀和讀書有着本質的區別。

前些日子去鼓浪嶼,生物鐘幾乎顛倒。早上天未光便起來囫圇吞下早點,拿着相機出去。清晨的光線柔和沉穩,街上人影稀疏,也不見打扮隨意的導遊,將旅行團的旗子高高搖動,喊「某某公司的先生們小姐們這邊走啊這邊走」。鼓浪嶼彷彿浮動在這一份短暫的靜謐之中,很是享受的樣子。爾後天又慢慢明亮起來,枝葉間斜斜地插入斑駁的光,小飯館開了門面,小攤擺起了海鮮,空氣中有股子誘人的香氣飄着。人聲嘈雜了起來,人影也四處晃動,寧靜被打破,倒添了幾分世俗的,平凡的喜氣。

快到正午時,去嚐地道的小吃,然後就回民宿蒙頭大睡,直到夕陽斜斜地湧進窗戶,再慢慢地走出去。傍晚的光線溫柔浪漫,海面的鱗光似目含情。情侶在海邊小道嬉笑着並肩而行;着白色汗衫的老

Page 5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7

漢,並着眉目慈祥的妻子坐於石欄,眺望着對岸的廈門島,餘暉將他們映作黯淡的剪影,心裏有一塊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我快速舉起相機定格下這一瞬間。

旅行中得到的最大驚喜便是情感的共鳴,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每年有這麼多失戀的青年男女投奔麗江,在那裏得到心靈的慰藉。世間繁雜,旅行中不經意碰見的人,讀到他們悲喜不定的表情;不經意遇到的事,聯想到自身而自憐;不經意看到的風景,讀到風景背後沉重的歷史。這都可以在心裏寫一本書,用文字寫更用心情寫,涉獵廣泛,光怪陸離,作為作者本身,也不定知曉這本書的結局會通往何方。待書寫厚了,社會便告訴我們,這本書叫做「閱歷」。

我們或許不會承認這個名字。不然如何繼續做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勉力走在旁觀者的路上,看別人的故事別處的風景,留下自己的笑容和眼淚。

南京著名的先鋒書店,標語簡潔又明朗地印在服務台後:「大地的異鄉者」。初起我不明白,覺得這文藝的一行字大概只是增加店面的噱頭,裝作文化深沉罷了。直到抱着厚厚一摞別處難以尋得的好書,走在古都金陵陰沉夜色中,涼風習習,才明瞭,所謂大地上的異鄉者,便是流浪與漂泊。這無關於是否在上海內環或者北京三環內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作為讀書人和旅行者的代價便是,心靈終其一生都居無定所四處流浪,尋覓港灣卻求之不得。閱讀的過程便是一次漂泊,將自己融進他人的故事他人的悲歡,狠命鑽進思考者的腹腔中去做一隻蛔蟲。這樣殘酷的漂泊於我們,或者更能尋到一份心安。大地何其寬廣,才能容下我們無邊的流浪。

而旅行,除卻沒有書香和肉體的安定,與閱讀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我並不願用這樣繁瑣和冗長的語言來描述我對於閱讀了旅行的感受。旅行之於我,大概是一份家常菜譜。從宿舍走到教室的路

Page 6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5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上,驚喜地發現昨晚雨水的滋潤讓路邊的野花盡數盛開,貓溫柔地棲息其上,不過短短五百米短途,心中的滿足也讓我完成了一次旅行。

曾經最希望的是,手執張岱的《西湖夢尋》,去走斷橋殘雪,追憶古老朝代的餘光,也學他湖心亭看雪,杯酒暖身,小菜融情。裝酒的杯子要像張岱那樣的素瓷,行酒令要吊吊書袋子,還要有四十八股的油紙傘……後來真去到西湖,只能歎「當時粉黛,何處笙簫」,許多東西是再也尋不回的了。這便頓悟,其實早在浸淫於《西湖夢尋》的書頁中時,我已經到了西湖,徜徉其中了。

進行一場以閱讀為目的的旅行,體會一場情事,一場榮枯。只要思索和體悟不止,閱讀和旅行,在這片大地上,便不會有終止的那一天。

【評語】

品位高、有高雅的內涵,文字也老道,對於讀書與閱讀的區分有

見地,將此與旅行的內涵勾連,高度立現。身臨其地的感受可更具體

描寫。

Page 6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59

【行者檔案】

姓名:陳佳琦

星座:處女座

血型:O型

家鄉:廣東珠海

行者座右銘:樂莫樂兮新相知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南京,鼓浪嶼,新疆禾木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歲月靜好

Page 6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6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61

帶上書,去旅行

林仲蕊

2010年4月7日早晨7點半,啟程的時候天還有些霧濛濛的,背着厚重的背包,四張可以概括全程的火車票,以及一本「邊城」,目的是鳳凰,一個人。

買的是硬座票,從株洲到懷化,六個小時的車程,睡睡醒醒,醒着的時候看着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越是臨近,山也就越來越多。火車不斷的穿過山洞,跨越窄窄的鐵路橋,路邊一閃而過的一片金黃,那是盛放的油菜花,濃烈的金黃色渲染了整個初春的氣息。

火車到達懷化站的時候晚了半個小時,勉強趕上了去鳳凰的最後一趟班車。車子行駛在夜幕裏,翻山越嶺,黃昏的薄霧籠罩了所有周圍的景致,所以當最終,這座燈火璀璨的邊城出現在視野中之時,心裏竟是一陣感動。

當時的我不敢相信,我就這樣走進了沈從文先生的湘西世界,這座美麗的邊城。

這是一座充滿了故事的湘西小城。沈從文先生在「邊城」裏描寫了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城,和一段充滿感傷的愛情故事,一個關於兩兄弟,天保和儺送,和一個擺渡的女孩翠翠的故事。而每個來到鳳凰的人,都會在這裏尋找心中的翠翠。

房間臨江,三天裏,每天枕着這裏的月色江聲入眠,白天常有艄

Page 6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公唱着船歌從窗下經過。醒來之後便拿着手繪的地圖閒逛在鎮子裏。石板鋪就的地面,陽光從街道兩旁的屋簷縫中投下來,灑下細細碎碎的光斑。沿着沱江向下走,還有一段老城牆,爬上城牆向下望,我現在已經無法形容那景色有多美,相機拍出那番美景卻也拍不出我心中的那份驚歎。我只知道,哪怕是十年之後,我依舊會想起我站在城牆頭上眺望到的那座薄霧中的邊城。想起沈從文先生對於他心中的那個湘西世界的描寫,想必也是如此。無論用多麼優美或是脫俗的辭藻,也無法寫盡他心中對於湘西那一份滿滿的情感。

又一個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坐在江邊的一間咖啡店裏。左鄰右里全是嘈雜的重金屬搖滾,唯有這裏鬧中取靜。那是一個不大的咖啡店,名字叫做soul,中文就是「素」,整個店裏的擺設也如這名字一般,簡單而樸素。燈光昏黃,臨江而坐,江風從窗子的縫隙裏吹進來,帶來一絲早春的寒意,點上一杯咖啡,從身後的書架上抽了一本書,就這樣坐了一晚上。

我至今仍記得那本書,是一本關於背包客的旅行記憶。在徒步旅行這條道路上,已經有了那許多的先行者。書裏描述了最美的國內徒步路線,有的遠在西南邊陲,有的需要穿越滿是螞蝗的叢林。在那些充滿了血性和力量的旅行記憶裏,透出了一種生命的韌性。其中有一個京郊的野長城徒步的遊記,穿越古北口,金山嶺和司馬台長城,那是一段未曾開發,保留了歷史風化的痕跡的古老長城。我們看過無數次沐浴在夕陽餘暉中的航拍的金色長城,便是在那裏。圖片中那樣波瀾壯闊的景色,文字中那樣激越豪邁的情感,讓我也忍不住想要一試。

對我來說,旅行大約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只是這樣一段淺淺的遊記,就啟動了我想要去旅行的計劃。來到鳳凰也離不開沈從文先生在「邊城」中對於這座小城的極力渲染,還有背包客們對於獨自旅行的各種描寫。然而只有真正經歷了這些旅行,才能明白一個人的旅行,其實很特別。獨自旅行有面臨一切突如其來的刺激和直面陌生未知的

Page 6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63

恐懼。然而更多的,卻是那種對於分享的渴望,所以當我看到那樣的美景,我會迫不及待的拍攝下來,只希望回去的時候,能和曾經一起旅行的朋友們分享。

正如我曾讀過多少關於西湖的美麗詩篇,吟誦着永恆不變的追尋。西湖的雨淋濕了湖水也淋濕了季節,淋濕了傳說,於是西湖成為了我心中一個永恆的特別的存在。所以今年的五月,我再一次來到西湖,漫步十里長堤,左手如詩,右手如畫,看層層迭迭深深淺淺的綠色堆砌出了繁複的層次感,嬌豔欲滴迎風搖曳的鮮花營造出了濃烈的色彩感,偌大的湖上,船娘艄公搖一葉扁舟,帶遊人泛舟湖上,繞過湖心亭,看着當年乾隆皇帝留下的「蟲二」,訴說着那一片風月無邊。傾國傾城的美麗綻放在西子湖畔,一如蘇小小低吟着油壁香車的浪漫愛情;沉重壓抑的歷史也埋葬在這裏,一如秋瑾揮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憤無奈。

只有在這樣的旅行裏,我才可以對那些曾經讀到過的故事和歷史,產生共鳴。旅行和閱讀,於我來說是一種空間的融合,讀到的文字描述會在腦海中產生一幅圖景,然而真正身臨其境之時,又絕對是另一番感受。

余秋雨先生說,「生命中,因為災難或重重原因,讓我們失去了許多美好,包括青春。能夠補償的,在我的經驗裏只有旅行和閱讀。」他的作品,總是在旅行的腳步中尋訪文化的靈魂,譬如「文化苦旅」,譬如「尋覓中華」,譬如「行者無疆」,他也曾行路四萬公里,探訪了整個人類文明最輝煌之所在,並寫下了「千年一歎」。因為有了這些身臨其境的鋪墊,所以他的字裏行間,也總是充滿了大文化的悲憫和敬畏之心,引人觸動。

有人說過,要麼旅行,要麼閱讀,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也有人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願意背起行囊,一直行走在路上,來親身體會那些在埋藏在字裏行間的真實

Page 6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情感和建立在文字描述期望之上的個性的世界,與那些留下文字的人互相感動。所以,帶上書,去旅行吧。

【評語】

行文洗練。邊城景致描繪細膩,抒情親切、自然。

Page 6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65

【行者檔案】

姓名:林仲蕊

星座:巨蟹座

血型:未知

家鄉:浙江金華

行者座右銘: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鳳凰古城

參賽感悟:讀書和旅行對我來說,真是不可或缺的兩件事情。兩

個月不讀書,就開始覺得自己語言乏味,面目可憎。

而半年沒有旅行,就開始覺得閉塞和沉悶。

這次的比賽給我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我將旅行中想

要與人分享的東西表達出來,有時候若是沒有這樣一

個平台,便覺得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然而有

了這樣一個平台,便可以將這種感覺具象化、文字

化,訴諸筆端的感覺對我來說尤其珍貴和美好。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Page 6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跡•心跡】

鳳凰春漾。綠柳如煙,遠山如黛,碧綠的山水間映着古樸的樓閣,白牆黑瓦之間頗帶着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夜色中的「素」。坐在昏黃的燈光下,沱江上吹來的風帶着一點點初春的寒意。這家小店裝飾很簡單,隱在整條酒吧街裏卻顯得很是不同。

Page 6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67

概括了全程的四張火車票。出發之前在株洲的酒店裏,手裏拿着這四張車票,頓時對整個旅程充滿了信心。因為知道了前方的路要如何走,所以邁出的腳步也格外堅定。

行走路線圖

Page 7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6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7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69

牛納慶•白色之城

印度 烏帶普爾(Udaipur)

行者手記:

「這世界不只有一種活法,所以,走吧。」

2010年8月這天,雨季裏的Plchoia湖水淹沒了沿河兩岸的台階,直抵City Palace高大的城堡。從湖的另一邊望去,在小小的濱湖平台上,一群衣着鮮豔的女人抓緊利用這難得的午後陽光,浣洗、晾曬如雲霞般的紗麗。五彩的人群、金色的城堡和湛藍的天空一同倒影在湖面上,千百年來一隻在這裏隨着緩緩的湖波悠悠的搖晃。

—牛納慶(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工程學院本科生)

Page 7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7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我在台北找團圓

黃晶

「航機即將降落台北桃園國際機場……」廣播徐徐響起,飛機緩緩降落……

2009年7月25日,我用黑色筆記下了這一天。因為,希離開了我。

「直覺此刻你於天國也是含着笑

直覺此刻我給一個宇宙忘掉了……

自你那天走了人類變得很無聊

從此起我自我亦都不見了

盛世在搖晚風在搖多煩擾」(《天國的微笑》,黃偉文)

我不敢告訴希,其實我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哭,因為我總能在歌詞中想像希走後的痛。而現在的我正是如此,我變成一個空洞的人,思想都被帶走了,連晚風輕搖都變成煩擾。

我在希的書櫃中,找到了一本相冊,裏面有很多他到台北的相片,於是在他離開的第十二天後,8月5日,我踏上往台北的旅程,因為,我決定了去希最喜愛的城市去找他。

Page 7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1

坐上巴士,來到台北車站,有一位小姐不小心跘到了,跌在我的身旁。我將她扶起來,問:「小姐你沒事吧﹖」

她搖搖頭說:「沒事,謝謝你!啊!你是遊客吧﹖」

我說:「對。」

她繼續問:「來玩﹖」

這次輪到我搖頭:「不是……我……來找人的。」

她說:「那你現在去哪﹖」

我告訴她我要去台北最大的一間誠品書店,她笑說:「你可以坐捷運到市玫府站,那一家誠品是最大的。真巧,我也要坐捷運,也是那個方向,我跟你一起走吧!」

原來這位名叫娟的小姐正在休假中,準備去買些東西,下星期帶回去台南的家,她的父母、哥哥,還有姑媽表妹一家都住在高雄縣的一個鄉村。

娟很友善,臨別時她還說:「下次你可以來我的家玩,雖然只是一個小村,但風景很漂亮。」我輕輕地回答:「好……好的。」我不知道怎樣跟她說,我不可能來了。

到了誠品信義店,那是一棟樓高幾層的大型書店,跟香港的不同,她寧靜、柔和,加上寛闊的空間,就像是另外一個世界似的。

我走着走着,到了三樓,停在文學小說的專區。我試着找找張愛玲的書,因為希曾經提及《小團圓》這本書。

Page 7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7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他問:「你看過這本書嗎?」我搖頭。

希笑說:「你從書名猜猜,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說:「我想,是一本講「團圓」的故事,男女主角經歷許多後,最後還能在一起,對嗎﹖」

希仍是笑着,他說:「這本書,那你試讀一下,看看是否正是你想的故事。」

我從書架拿起了一本《小團圓》,本來我真有想過找出結局,但翻着翻着,最後卻不敢看下去,因為我怕結局並非我所想,我怕男女主角不能在一起,而希和我也如男女主角,最終不能團圓。

晚上回酒店,外面大雨不停的下,沙沙的聲音整夜未停,加上床邊的手錶滴答滴答的,腦內重播着「小團圓」中的一句……

「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過來它就在枕邊,是隻手錶,走了一夜。」

是的,痛苦真的沒有空隙,我想念希,沒有停止過。究竟是誰發明瞭痛苦﹖

辛辛苦苦的在床上熬到天亮,起床,將燈開了,打開相冊,希在台北照了很多相片,希望我能找到一個好地方去實行我的計劃。

不過,昨晚的雨好像沒有停過,天色很黑,風很大,雨勢更大得連踏出酒店門口也很困難。

Page 7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3

回到房間,第一次打開電視,原來颱風來了台灣,還發了一個豪雨特報。

這場雨,是上天也知我的無力、傷心,還是,希,你不想我外出實行計劃﹖我迷惘,只好等第二天,希望風快過,雨會停。

只是這場雨,並不尋常,因為後來的三天,風更強,雨更大,酒店的人員都呼籲遊客們不要離開酒店,而電視則不停播着颱風消息。

這三天,我只好待在酒店房間,看電視、看着希的相冊打發時間。

我心想:「希,風一走,我便來了。」

8月10日,可能困在房間久了,我頭痛,斷斷續續地睡到下午,起床時,天氣依然沒有好轉。我一如平常打開電視,鏡頭卻是一個女子跪着嚎哭,大叫:「我求求你們!幫我找回他們呀!求求你們!」

我凝視着那女子的臉,熟悉的臉……她不是娟嗎﹖

細聽新聞內容,原來這幾天的大雨造成了土石流,將高雄縣小林村一下子淹埋了。娟在那兒的家,還有家人也被土石流埋住了。她大哭,跪求救災隊能幫她找回家人。

這一天,電視重複又重複播着娟這段片段,我想起,我到台北那一天,娟說過這個星期她準備回家,可惜,只是短短幾天,她再也找不到她的家,甚至,她的家人都被長封在泥土之下。

Page 7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7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這時候我腦內浮現許多熟悉的面孔,我母親、弟弟、幾個姊妹淘……如果我依照計劃在台北自殺死了,他們會如娟般大哭傷心嗎?他們會掛念我嗎?他們會怪我傻嗎?他們會如失去希的我一樣的痛嗎?

想到這,我崩潰,大哭了……

------------------------------------------------------------------

「請扣好安全帶,飛機即將起飛……」

我還是買了回程的機票。

我坐在飛機上,拿起耳筒,在螢光幕上選著音樂,發現了一首叫「小團圓」的歌……

「誰的書寫到盡處居然會如願自傳中千轉萬轉竟如初所算在最壞時候懂得笑哭得出不會亂……在最壞時候想一遍這一點好片段」(「小團圓」,黃偉文)

我淺笑一下,兩行眼淚悄悄落下,世上沒有人可以什麼事也如願,沒有人可以完全操控人生的劇情,能夠在最壞的時候想到好片段,也是幸福的事,最少,我曾經過好日子,曾經擁有好片段。

沒缺陷,那有圓﹖

只要我還可以寫著自己的人生故事,只要我相信身邊還有愛,那總會有團圓的一章。

Page 7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5

【評語】

這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真誠的寫作與對生命和情感的敬畏依然

可以把它再次詮釋得可圈可點。在如此短小的篇幅裏,鑲嵌進這樣一

個頗有起伏的故事,並串聯進台島的重大新聞並以此為轉折,扭轉故

事的進程,作者的巧思與安排還是頗費思量的,然而,最值得稱道的

是,這一切被表述得順理成章,而對生命與親情的關注留戀是如此自

然地被烘托出來了。末段收結可作更深刻抒情。

Page 7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7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黃晶

星座:水瓶座

血型:A型

家鄉:香港

行者座右銘:Tomorrowinanotherday.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台北

參賽感悟:雖然故事帶灰調,但台北給我的感覺一直是充滿陽

光的。每次旅程都帶給我不同的感覺,而且充滿文

化、笑容和美食(!)。感謝身邊的你們給我靈感和支

持,才寫成了這個故事。特別將這個故事送給台北,

也送給JCAC裏面的所有朋友們!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美麗華百樂園的摩天輪,由於附近沒有很高的建築物,坐上去的開揚和居高臨下的感覺,是常被高樓大廈包圍的我們,非能想像。

Page 7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7

台北車站是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內裏有現代化的設備,但它的外表卻是很有「古典」味道的,不是那種巨大玻璃幕牆,正因為這樣,才令人難和喜愛。

行走路線圖故事的主人翁特地坐捷運去市政府站,到誠品信義店找尋《小團圓》,而我本人每次就抱着「朝聖」的心態去這裏,因為它是台北最大的書店,書種很多,排列整齊,而且環境明亮舒適,讓愛書的人流連忘返。

Page 8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7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What They Talk About When They Talk About China?

謝方舟

轉眼來土耳其已經半個月了。在領略本地風土人情的同時,也在以人為鏡,從另一個角度感知自己的祖國。開始的時候,標題裏的They 還只局限於土國子民,後來擴展到來自世界各地的AIESECer們,再後來發現身邊的中國人竟也是頗有意思的觀察物件。趁未及遺忘,將素材刪揀集結如下。

A. They= Turkish People

1. “Where are you from? Japan, Korea or Taiwan?”

上周在黑海邊的小鎮Safranbolu閒逛,先後好幾個兜售紀念品的小販都這樣問道。我充分理解他們無法識別亞洲各國人民的難處,但像這般統一過口徑似的排序和將台灣與主權國家齊名的邏輯,我就不那麼理解了。故四番假設如下:

a) 這兩個國家Plus一個地區的人民經常組團到此而聲名遠播—將人口基數與旅遊熱情(尤其是旅遊購物的熱情)綜合衡量,否定之。

b) 這兩個國家Plus一個地區的經濟都比中國發達—人均GDP不好說,但總量我們好像已經世界第二了吧,也算是勁道最足的發展中國家了吧,再否定之。

Page 8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79

c) 此地人民(至少這些無良商販)都哈日、哈韓、支持台獨—沒見他們穿超短裙、吃泡菜或是沖我們大喊口號,就表像而言,再再否定之。

d) 外媒(保守點,至少土國媒體)對這兩個國家Plus一個地區的宣傳報導很好很強大—目前看來最靠譜的假設。普通民眾大多不會有周遊全球的念頭,或者即使有心有膽也缺少錢財和/或時間,所以大眾媒體的報導就是他們了解世界的視窗。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國的輿論,但是人力物力財力投資那麼多的奧運、世博、國家形象宣傳片,帶來的影響力怎麼還不及幾個彈丸之地呢?

2. Jackie Chen 和其他

在土國表明自己炎黃子孫的身份,十有八九,土人都會興奮地張牙舞爪(可能想表演醉拳之類),用極難得的標準英語,說出成龍老大哥風行全球的藝名。從中國帶來的小禮品(團扇、香包、筷子等)在這裏也廣受歡迎,傳統藝術表演(如同行女孩肖萌的葫蘆絲,前一年某個EP的孔雀舞)更是好評如潮。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化元素,讓身為中國人的我深深自豪,卻也更深深地擔憂。

成龍老矣,尚能打否?退一萬步說,即使成龍之後更有成鳳、成仙、成妖孽一幫子享譽全球的打星,那又怎樣?在銀幕上打打殺殺、笑傲江湖,在外交上還不是得瞻前顧後、憂心左右?再說那些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哪樣是來自現代中國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歷史悠長都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但是成天靠着這塊釘板,就算不流血,難道不會咯得慌嗎?時代變遷,綜合國力的比拼已不單純是軍事或經濟的較量,文化輸出(尤其是生機勃勃的現代文化之輸出)不容小覷。

Page 8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B. They= AIESEC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1. Made in China

在國內時,就對「中國製造」的強大略有耳聞,但真到了國外,才知道甭說離開中國製造一年、哪怕一天也不大現實。世界各國的AIESECer們(包括我們自己)都經常開「中國製造」的玩笑。最近的一個是思綺去Istanbul買手鏈,一出商店就被告知這樣的飾物在義烏是論公斤稱的。

忘了是來自哪個國家的AIESECer對我說過“I think you should be proud of it. The world can not live without you guys.”但我實在笑不出來。高三時選了政治,經濟部分老師最愛考的就是「中國製造」。答案翻來覆去就是:我國目前仍屬粗放型經濟,主要表現為以犧牲資源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生產的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初級工業品。我們要變勞動密集型為技術密集型,我們要變「中國製造」為「中國智造」…… 我不知道在我之前有多少屆學長學姐背過類似的句子,也不知道自我之後還有多少屆學弟學妹要背類似的句子。

2. 太謙虛&放不開

過去我們常說「落後就要挨打」,現在是「發展了還是不招人待見」。參加過的兩個AIESEC Tour也算是Global級別了,連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這些平時新聞都不怎麼播到的國家都有participants。民族融合的大環境有了,但各個國家的小團隊仍牢不可破。找不到母國同伴的,就混跡在所屬的大洲或經濟文化圈。

由於基數的關係,中國人糾集起來尤壯觀。但詭異的是,環繞在我們身邊的最多也只有馬來西亞、新加坡之流。日本人崇洋媚外就不提了,和我們並稱金磚四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齊齊膜拜歐美也不

Page 8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81

提了,但就連經濟、文化、歷史都沒什麼底氣的蒙古、哈薩克斯坦也對我們不鹹不淡,實在讓人黯然神傷。

關於中國人太謙虛的問題,西方人(寬泛的概念)粗纖維吃得多,確實吃不消我們左一個鋪墊、右一個迂回。關於中國人放不開的問題,更是無解,Party animal 和朝九晚五者本來就相互不來電。含蓄內斂、不做出頭鳥都是中庸裏教的,不可能為了迎合誰的趣味就隨隨便便拋掉。

在經濟全球化的裹挾下,文化全球化也在步步緊逼。但我倒希望廣大的中國同胞們,仍能在某種程度上保持這種或者看似迂腐的文化羞澀。如果人人都像老美一樣一口漢堡、一口可樂,和誰都稱兄道弟,這世界就太無趣了。

C. They= 非典型中國EPs

1. 民間國家形象大使們

去 Bursa 的途中,聽到兩個陌生的中國女孩交流著這樣一段環保心得。

甲說:為了表現中國人的文明素質,我帶了很多塑膠袋在身邊,這樣在車上也有地方丟垃圾。

乙說:沒錯,哪像那些外國人,垃圾隨隨便便就從視窗丟出去了,還外國人呢,真沒素質!

甲又說:就是就是,出門在外也不知道檢點。我就想過,絕對不能給咱中國人丟臉……

Page 8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時日已久,不能保證自己是否已經為這段回憶添油加醋了,但當時的對話大抵如此。就我個人而言,聽後著實哭笑不得。

第一。環保這件事情,只要不過激,我就舉雙手雙腳贊成。但當把環保提到家國榮辱的高度,就有點倒人胃口了。動機不純或不正,容易帶來形式主義,還會附贈各種扭曲心態,容易把原本簡單的問題拽進無限複雜的深淵。就像世博會的時候號召大家別穿睡衣上街,甚至還拉了橫幅在大街上無聲地提醒,實在是有失大國風範,欲蓋彌彰了。外國人(尤其是老美)最愛汲着拖鞋滿世界跑,他們就沒考慮過國家形象的問題嗎?

第二。公民有沒有責任代表所屬的國家?當然有,除非你是無國籍人士,根據屬人保護原則基本佔不到便宜,自然也不必對誰履行義務。但是公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自己的國家呢?It depends. 如果你是國家元首、皇室血脈,代表的效力就大些;但如果你是一介草民,代表的效力自然就聊勝於無了。不要動不動就以中國代表自居,外交部不是吃乾飯的,外國人的智商也沒有低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程度而必須要你挺身而出以正視聽。

第三。外國人不等同於高素質。就像蔬菜不等同於胡蘿蔔素。有的蔬菜,比如胡蘿蔔,就有胡蘿蔔素,但是土豆呢,就沒有。外國人和高素質也是這種關係,捧上天或一竿子打死都是不可取的。而且素質不是一個隨機應變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定的穩定性,就成了大陸人模仿港台腔說的「質素」,聽上去甜甜嗲嗲的,其實根本不知所云,純粹裝B。

2. 中文名 or 英文名

在Turkish Night遇見一個交大男,很有意思。他堅持對每個人外國人說自己完整的中文名,實在發音困難的,最多也就退讓到以姓氏相稱這個層面,絕對不用英文名。一開始挺不理解的。像我這種懶

Page 8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83

人,最煩就是記人名,還好現代人沒有什麼字、號之類,否則我肯定早就自掛東南枝了。但後來他提出了一個讓我很汗顏的觀點,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人在向外國人介紹自己的時候要用英文名呢?(尚未查證,但貌似沒有太大出入)

當時反駁說,世界上通用的主要是字母文字,為了方便溝通要用英語名之類。但現在想來,這個理由似乎不那麼站得住腳。我們自己的拼音系統也完全符合字母文字的發音需要,憑什麼要給別人行這樣一個委曲求全的方便呢?成龍稱自己 Jackie Chen 可以全球通吃,姚明連姓和名的順序都不願顛倒,這個世界不是照樣為他瘋狂?當然,如果姚明硬要叫自己 Ming Yao,或者幹催起個藝名叫 Rocket Yao 我也可以接受。但如果領袖們也順應潮流給自己起了英文名,我大概就只有蹲在牆角幹嘔的份了。

名字固然是符號,但任何符號的背後都有象徵意義的存在。當整個中國的英語學習者都在爭先恐後地用洋名字介紹自己,這個 Gesture就玩大發了。當英語補習班風靡全國、漢語教師冷板凳常坐,我們民族的未來就堪憂了。作為一個主修對外漢語的學生,我常常欣喜於孔子學院的蓬勃發展,覺得自己將來混得再怎麼不濟,教教老外漢語總還是可以糊口的。但當我聽聞中文系的冷清,又不免難過,同樣是研究漢語,怎麼反倒在自己國家吃不開呢?想起那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或許我們都該從向老外介紹並只介紹自己的中文名做起。

【評語】

評語1:觀察細緻入微,思考深刻有力,語言生動有趣,在遊記類

作品裏別出心裁,語氣雖多調侃,但文化反思卻依然難掩其鋒芒。

評語2:從異地回看國情,有反思,欠老練。許多觀點能命中中國

文化或現況的內核。行文略嫌瑣碎,未達收放自如之境。

Page 8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謝方舟

星座:摩羯座

血型:AB型

家鄉:上海

行者座右銘:成熟不代表失去玩心,活着就是我們的功課。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卡帕多奇亞

參賽感悟:旅行或者是世上最廣義的閱讀,讀一處風景名勝、讀

一陣撲面清風、讀一個又一個擦肩而過的最熟悉的陌

生人。行罷萬里、掩卷而思,人生至樂莫過於此。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是從未有過的神奇體驗,無數巨大鮮豔的熱氣球倚着熹微的晨光,緩緩地從地面升起,拂過金黃翠綠的田野、掠過逶迤險峻的山丘,幾經跋涉,終於安然抵達了時間的盡頭。

Page 8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85

呷一口冒着泡的快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從左至右:肖萌,劉婷,我,羅亞琳)

旅行路線圖:科 喀 艾 里 → 布 爾 薩 → 番 紅 花 城 → 黑 海 → 伊 茲 密 爾 → 以 弗 所 → 棉 花 堡 → 卡帕多奇亞→伊斯坦布爾

Page 8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感動於路上的文字

齊瑞思

以前看過太多的遊記,卻總是一個人在如同溫暖軀殼的家鄉默默地讀着別人在路上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文字因為各種旅行的經歷被渲染成或深沉或內涵或厚重的顏色,我這個不安於室的人竟然也開始被慢慢影響,變得愈加蠢蠢欲動了。

於是我出發了。在那麼一個看上去還未褪去寒冷的初春,為了一份對未知世界的嚮往,為了圓一個在路上被文字感動的夢。

北京到杭州,說起來只是地圖上一小段直線距離,只是航行千里度過的那兩個小時,並不是那麼遠的路途,並沒有多少艱辛,甚至沒有那麼長時間可供我一個人揮霍,可是我卻懷着格外興奮的心情走這一段旅途,以至今日回想起來,依然覺得自己像初探世界的兒童用好奇的目光在打量這段經歷。

住在西湖邊上一個老式的飯店—老道—這座1922年民國初建的閣樓已經散發着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書香。翻開畫冊,老黑白照片夾帶着歷史與傳奇,沉溺在狹小的相簿中。房間裏老式的多寶盒,復古的燈飾和儲物櫃伴隨着一種特殊的氣息。聽見猶如書籍的記錄一般,這所閣樓在說有關舊時的故事,沉默了近百年的閣樓今晚似乎有話要說,在呼吸,在生長,在傾訴,緩慢的,說着一個傳奇。看着窄小的樓梯,忽然就想起張愛玲的《鬱金香》,於是忍不住翻出重讀,看到多年後他在電梯裏找尋那個已經完全變了模樣的她,因着舊日珍存的回憶,倔強地看着,找着,徒勞無功,忽然間發現,那段珍存的

Page 8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87

記憶,他一直以為很珍貴的,卻原來早就在時間洪河中被沖刷的淡了顏色。老式舊閘門電梯吱呀上升,又下降。於他是對過去幻想的告別,於我是時光和傳奇,歷史的恍然如煙,是對那一段文字的重新體會,好像以前那些似懂非懂的感受應和眼前的精緻忽然如醍醐灌頂一般給了我觸動。褪去矯情的外衣,我終於能夠浸淫於這段閱讀的真實內涵而不帶絲毫缺憾了。

想着這些的時候,我正讀着難得一見的艾青的溫柔的詩歌,坐在西湖邊感受詩裏那個似曾相識的西湖,她使我漸漸放縱了自己的天性,樂水的天性,在千里外的杭州,親近的感覺伴隨着溫暖的水汽真正撲面而來。於是甩開去他人自己一個人在空曠的街道,寧靜的夜晚,一個人安靜地走,那種平淡寧靜的心情又回來了。湖對岸是亭台、燈火,不時有人放煙花,上空盤旋綻放花火。上橋走着,看岸邊燈火輝煌投影在湖中,暗夜淒迷,倒映成悠長的倩影,形成完美對應。不意外的想到了艾青〈西湖〉裏的句子,用那麼溫柔的筆觸寫下:「晴天、白雲拂抹/使之明潔/照見上空的顏色/在清澈的水底/桃花如人面/是彩色繽紛的記憶」,文字與景色幾乎要融合地不分彼此,在這樣的一個晚上給我無盡的遐想和感動。燈火通明,樓殺光裏,卻是最寂寞的人,最孤單的歌,最沉默的那首十四行詩,伴着煙火遺散在風中回歸平淡。岸邊依然是我們,甘於寂寞的孩子。於是才明白,所謂感動於路上的文字,就是面對着四周陌生的景緻,卻覺得在哪本書裏見過似曾相識的風景,走過似曾相識的街道,有過與當下似曾相識的感受,因此會感動會默契地一笑,彷彿多年舊友今日重逢一般地欣慰。

可能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會義無反顧的離開安穩的故鄉,捧着他們心繫已久的文字踏上追求未知的旅途,無非都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夢想。夢想着有一天能夠踏上陌生的家鄉,讀着那些特別的文字,讓內心因此有了與先下閱讀時截然不同的真實感受。感受到那種獨屬於旅途中閱讀的清幽和厚重。因為旅途本就重重挑戰卻又令人欲罷不能,

Page 9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8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家鄉的人們渴望踏足遠方的未知世界,如同他們渴望徜徉在書海中尋找到真實生活中所不可能的種種神奇;而遠方旅途中的人們又情不自禁地對旅途產生了倦意,如同觀書的人們有一天終會發現自己不論多麼嚮往書中虛無縹緲的黃金屋,終究還是脫離不開自己賴以生存的現實生活。伴隨着這個如此相似的悖論追尋了這麼多年的人們,最終還是只能在旅途中用文字聊以安慰,這才形成了那麼多人口中筆下獨特的旅行閱讀。

無法形容好或壞,可若是旅行和閱讀唯有相藉彼此才能被賦予另一種意義,那麼這一切的矛盾也就不重要了。因為這種爭執和苦思,無非都是為了讓兩者藉以交融彼此,從而讓每個人的心靈都能夠輕舞飛揚。

旅途和閱讀,原來就是這麼休息相關的兩者。失卻彼此,就如同那半盞冷茶,少了些說不清的滋味吧。

【評語】

寫攜書踏逐夢之途,反思深刻。以獨白式貫穿全文,寫到遊歷地

點,還是可以做些描繪,以連結旅程與心靈的際遇景況。

Page 9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89

【行者檔案】

姓名:齊瑞思

星座:水瓶座

血型:A型

家鄉:北京市

行者座右銘:Tomorrowcomesnever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鳳凰、杭州

參賽感悟:太長時間的原地踏步只能讓人體會到靜止的心境,找

一個合適的日子,不論自己一個人或是和朋友一起,

踏出步子行走在路上才能找到久違的歡樂。

只是踏出一步,心將無限昇華。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寒梅與白雲藍天交相呼應,是誰說冬天都是死氣沉沉,太關注宏大磅礴之景,卻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好。

Page 9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9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寒柳低垂,一葉扁舟。

三潭映月→斷橋殘雪→蘇堤→雷峰夕照→平湖秋月,即使是觀光客的經典行程,自己一個人走走停停,單純的看看景色沉澱心情,也能看出不一樣的感覺。大眾化的路

線,卻專屬於自己的心情。

Page 9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1

三毛,在路上

龔祺莎

有人說,要麼閱讀,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至少要有一個在路上。

—前記

有一種閱讀,叫做「旅行」,還有一種旅行,叫做「人生」。野薔薇稀疏屹立着的,是三毛在沙漠中的靈魂。她曾彳亍在昏暗路燈下無盡的巷口,也曾伏案於斑駁樹影中飄香的紙墨。這位女子,伸展開她的倔強和頑強,飢渴地緊縛住大地,貪婪地用盡了自己的一生去閱讀着大地的故事。

「我看書,這使我多活幾度生命。」三毛的整個幼年和少年時期,幾乎都被如此的幸福充斥。當詩詞古句畫同大學旁聽都滿足不了她與日無減的熱忱時,15歲的她便開始了隻身一人義無反顧的旅程。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裏這個頂着赫本頭的女孩常常會眨巴眨巴着眼睛一頭紮進了講師描繪的世界,馬德里文哲學院她捧着德文教師證書傻笑,她頂着導遊、圖書館員、商店模特等等的代名詞,也頂起了自己周遊世界的高傲天地。

當然,在所有的堅韌與瀟灑的反轉面,永遠都伴隨着只屬於自己的那份無法抹去的敏感。更多人不知道那個被老師冤枉作弊而在教室昏倒的女孩的驚訝與無助,不瞭解那個逃避黑板粉筆而蜷縮在碑林橫立的公墓中看小說的身影的世界。我曾經被那時的她的照片所驚懾住

Page 9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9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好一段時間:僵硬四肢撐起的骨架好似無法運作般,彆扭地猶如每寸關節都擺錯了位置,深深的鎖骨上那雙黑眼珠溢射出的怨悶一瞬間便能賜予你灼熱的刺痛。但,若是有讓目光多停留幾秒的勇氣,你定也不難讀出那背後真正寫滿的其實是重到你都無法負荷的不解與失望。

沒有人是可以只用軀體行走的,而慶幸的是,曾經那株破土而出的嫩苗,被仙人球無意撫摸後的遍體鱗傷在雨露及時滋潤下終於懷持住了最初的真誠,活得很好。白先勇先生曾在《不信青春喚不回》中提到自己對三毛死訊的驚訝時說道:「我眼前似乎顯出了許多個不同面貌身份的三毛蒙太奇似的重疊在一起,最後通通淡出,只剩下那個穿着蘋果綠裙子十六歲驚惶羞怯的女孩—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三毛,一個拒絕成長的生命流浪者,為了抵抗時間的淩遲,自行了斷,向時間老人提出了最後的抗議。」三毛之所以是三毛,正在於她的純真與激情已廣闊得無法被浮躁的生活所磨損。她耗盡了一生去旅行她的閱讀,萬幸,千萬人報以一生去閱讀她的旅行。

三毛並不是漂亮的女子,但是她很美麗。初涉三毛的作品,還是在抽屜裏的糜爛小說總多過於課本的年紀。若說《雨季不再來》中的她還略顯稚嫩,那讀罷《夢裏花落知多少》,你也一定會被那絲毫無法被平淡文字掩埋起來的迷惘悲哀所灼傷。潛意識告訴我要去認識她,想去保護她,而後就宛如一腳踏進了深淵,不能自已地昏天暗地吮吸,卻是被她保護了。靜躺着的方格字似乎都跳躍起,拉着我的思緒也跟隨着當年的三毛,一起趴在大大的岩石上慵懶地數着時間流逝,一同萬水千山走遍去騎高原的百合花,一齊與鄰家女孩談夢想撿化石捉螃蟹,甚至一道在阿尤恩夢見哭泣的駱駝。讀,是一種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去到任何地方的旅行。三毛寫文字,就好似在你身旁耳語,有種愈看愈厚的魔力,滿滿承載着的都是無法被時光風乾的鐫刻。

不同於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清高,撒哈拉的這位奇女子更像是浸

Page 9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3

在燈紅酒綠裏卻不染的那束無暇白蓮,時而與陽光雨露肆無忌憚地嬉戲,時而卻也會警惕地審視周遭,倔強的單純令人心疼地在撒哈拉中燃燒滾滾。三毛,是用心征服了撒哈拉,征服了全球華人。

然而,閱讀和旅行都有一個共同的終點:回到原本的世界。或許年少時的自閉與自殺還可詮釋為「未賦新詞強說愁」小早熟的成長必經,但遊歷過一生浪漫的三毛終於也一度「精神耗弱」,甚至喪失那些無可複製的回憶。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她於一片自殺的噓聲中,就像寫作時收場戛然而止之幹練,草草了結了48年的紛呈旅行。我相信如此好玩的孩子,就算被叫停了她令人震撼的生命感歎,仍然會於另個世界中,讓更多的人閱讀到她的旅行。她常說自己的作品只值三毛錢,若真如此,那我的人生大概只餘不到一毛錢吧。

漫遊陌生國度,或縱橫古今滄桑,於我而言,閱讀與旅行是同一件享受,也是一種逃避,一種折磨,一種救贖。但對三毛而言,這些便是她的一生。被《撒哈拉的故事》中大起大伏敢想敢做的不羈所感染的瞬間,你還能否憶起那枚散發傷感淚水氣味的柔膩少女?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三毛的清澈無需太多着墨,孩童的心便傾吐出紛紛擾擾的世界萬象,林林總總的海闊天空,因着那生來桎梏不住的特立獨行。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她都一直在路上。並且,在許多人就這麼做着流浪的夢漸漸老去時,三毛她,依然在路上。

【評語】

讀三毛思索旅行的精神世界有真義,對作家的精神世界有深刻的

描畫。三毛作品對自己引起的旅行思考可多加表述。

Page 9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9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龔祺莎

星座:天蝎座

血型:B型

家鄉:福建莆田

行者座右銘:Impossible=I'mpossible!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悉尼

參賽感悟:猶記寫這篇文的那段時間,正在為着去澳洲的旅行而

過着忙碌的生活。某個下午,臨時取消開會而突如其

來的空暇,卻變得不知所措,偶翻到這個徵文的主

題,便覺自己的生活有一拍即合的舒適,心中就似有

欲傾吐的千言萬語。萬幸能獲獎是沒想過的,只覺能

有個讓自己好好寫寫三毛,跟自己說說話,度過了個

充實的下午,便是最欣喜的。而我所能夠享有的行者

生活,以及能在這裏分享自己的想法,都是那位「作

品只值三毛錢」的女子賜予我的。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結識相處12天的法國24歲行者女孩,Lea.正打算再繼續背包行走半年多才定居下來

創自己喜歡的事業。

Page 9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5

去了賭場幾把就贏回了整個澳門遊的花銷,最終相當於只花了10塊錢在大三巴前吃了個DQ。

在澳洲Lousia家裏過的很像春節的平安夜,只是在夏天圍着聖誕樹拆禮物卻真是第一次。

Page 9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9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旅行路線圖

Page 9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7

笑遊天下看古今

何睿

我總以為讀書之於旅行,如靈魂之於軀體,沒有讀書之遊山玩水,難稱旅行,至多只能算作旅遊,固然可以見識山川河嶽,風土人情,但終歸只能泥於親身所見,而錯過無限的文化外延,頗有管中窺豹之憾。就好比中秋賞月,沒有了嫦娥蟾宮的幽思和千里共嬋娟的企盼,雖清風依舊,皓月皎然,恐怕也只能空對美景,而無觸目感懷的福分,怎不可惜。

而旅行之於讀書,於我亦是不可或缺的補充。我從小好讀書,尤喜詩詞經史。開卷則往事千年,關山萬里,神遊其間,怡然自得。每讀至興起,便恨今之視夕,古人不再,只能臨文嗟悼,亦歎書中山河錦繡,身不能至,心嚮往之。幸而還有旅行這一途徑,讓我有幸「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思古則可親往憑弔,美景也能目見耳聞,一免我幽思之苦。

記得第一次在旅行中見證閱讀之美還是初中時從北京回湖南老家,過長江時京九線上的驚鴻一瞥。當時正值農曆新年,列車上午從北京出發,整整一天都奔馳在華北平原上,觸目所及盡是枯黃的田野和破敗的小村,看的我兩眼似乎都跟着乾澀了起來。到得晚上,躺在包廂裏睡不着,便出到過道裏倚窗而坐,正見窗外燈火通明,車水馬龍,一座繁華都市在眼前展開,竟已到了武漢。大江東去,列車飛渡天塹,對岸山上一座百尺古樓,張燈結綵,臨江而立。剛巧前幾日讀到《黃鶴樓記》,只一眼便認出了他那「重簷翼館,四闥霞敞」的樣子。一時間文中的「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都

Page 10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9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跟着鮮活起來:大江明月,青山瓊樓,難怪費禕選此駕鶴登仙!又仿佛已置身樓上,登臨送目,「坐窺井邑,俯拍雲煙」,正放眼荊吳形勝之最。一時間,我竟分不清自己身在駛往郴州的火車上,還是文中那片遼遠的晴川歷歷,湘雲楚天之中。

自此之後,每有空閒,我總會出門遠行,而目的地總大多在國內。這大概是因為我自小看的多是中國書籍,所念無非江南桃花塞北雪,燕趙烈士魏晉風流而已,故而神州雖一草一木,總能關情。

去年暑假,從蘇州去揚州時,我又特意在鎮江盤桓了一日。那時我們一行人已經在江南遊歷一月有奇,眾人都思歸心切。唯我堅持在鎮江一留,為的自然是那滿眼風光北固樓。雖然連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都覺得不值為此停留一日,但「次北固山下」於我已是巨大的誘惑,何況還有桓溫劉裕的赫赫功業與辛稼軒的「南鄉子」。及至登樓遠眺,北望神州,果然澄江似練,江山如畫,對岸的江北平原沃野千里,綿延而去,山川錦繡,滿眼風光。遙想劉寄奴起於行伍,京口城中奮發圖強,南面稱帝;辛棄疾縱橫河朔,北固亭裏作賦懷古,終老江南,一時間千古江山多少事,盡在無限風光中,胸中壯懷,不能言表。

其實北固山並無泰山之巍峨,黃山之秀奇,於同行眾人不過可去可不去,連當地人都不推薦,於我卻登樓之樂無窮。何也?蓋因在我眼中,景色之外更有無數書中的金戈鐵馬,悲歡離合。縱使當年的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但英雄對弈的舞台猶在,古老的故事仍在書中上演,正是百世風流百世夢,後人憑空吊牢騷。由此觀之,行旅之樂,其樂實在心中。讀書之於旅行,最大的意義便是修其心性,心性所在,雖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亦可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太白逸興思飛,故蜀道可以通天,醉翁與民同樂,謫滁州猶然自得,蓋此類也。正是「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Page 10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99

古之君子,不以謫為患,不以達為喜,滿腹詩書,汗牛充棟自不必言,旅行時更是不行則已,行則「吟鞭東指即天涯」,殘卷瘦馬,遊歷天下。見雪夜四望皎然,則乘舟訪戴;感庭中月光如積水空明,便秉燭夜遊。雖無今日天塹通途,舟車之便,然多幾分「餘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穀,越長城之限」之興致;縱有道路辛苦,羈旅愁思,但也胸懷「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壯志。如此行趣,已非我輩可比。至於明太祖臨江攬月賦詩:「長江如帶月如鉤,稱我江山重幾何」,心中氣魄如此,遊賞之樂又異于文人。乃至聖人「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經天緯地之度,更在眾人上矣。

正是讀書以養性,行旅以抒懷。行旅之所感,心性使然,故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笑遊天下看古今。

【評語】

覽古談今的遊行書寫。平實中有着引人走完旅程、讀完文章的魅

力。擅引用,唯個人感受比重相形之下,舒展不足。

Page 10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何睿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家鄉:北京

參賽感悟:我從小就很喜歡讀書,也愛旅遊,但之前從未考慮過

這二者之間或許有什麼聯繫。看到這次比賽的題目才

恍然,但凡自己玩的盡興的地方,都是之前已在書中

神遊許久之處。這才明白,其實旅行和讀書都是豐富

生活的方式之一,無論讀萬卷書還是行萬里路,都

可以把人帶出自己平時生活的一方天地,享受更寬廣

的時間與空間。參加這次比賽,我也只是想把這種發

現,這種在讀書和旅行中的抽象體驗,總結並和大家

分享。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這幅照片自然不是出自我手,似乎是攝於80、90年代的作品,我幾經尋找也沒能考究到原作者。但我覺得這幅最能體現黃鶴樓的韻味,碧樹危樓、大江、青山,一幅水墨的要素已經齊全,加上夕陽的暈染,意境全出。

Page 10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01

漫步邊城

張禛

從三王廟裏出來居然下起了雨。

我仰起頭看着被水汽氤氳得朦朧起來的天空無奈地笑了笑,就近避入了一個屋簷下。雨水激起的青草香和著潮濕的泥土氣息裹在微風中打着旋兒拂過身側,清新之氣撲面而來,驀然間就將剛冒出來的些許懊喪打消散了,心情亦隨之舒爽了起來。

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是孩子的臉,而夏日也果真是如此多變的。剛剛還是晴空萬里,沒想到只是在廟裏轉悠了一會兒的功夫,忽就陷進了一副煙雨迷蒙的水墨畫裏去。我微微側過臉,看到水滴沿着簷角落下,意外地發現駐足的位置竟是個賞景的好去處。抬眼便能看到籠罩在一片朦朧中的鳳凰,略帶點灰色,卻又能真切地看到那一片片古色古香的青瓦牆磚,只似是覆了層紗,像嫺靜羞澀的琵琶女般半遮着面。低眸便是蜿蜒向下的古城小道,路旁翻飛的旌旆舞動着映入眼簾。彎彎曲曲,悠長而閒適。

站了那麼一會兒,雨勢似乎漸漸小了。一個不知是土家族還是苗族的當地女導遊帶着一批遊客走了上來,指着轉經筒告誡他們要往右轉,且不能有停頓,又說台階代表了步步高升,是不能走回頭路的。

「走吧。」我笑了笑,對自己說道。

Page 10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跟着那一隊遊客走到廟旁的洗手池邊,我看着不知是「龍心」或是「龍爪」的池名,身畔熱情的導遊正娓娓敘述着當地的少數民族的傳說。樸實的人們深信池中的聖水能治癒疾病,因此家裏若是有親人抱恙,都會到這來打水,用以煎藥或是洗澡。

池子裏的水看起來並不乾淨,由於上面沒有屋頂的緣故,外面樹木的葉子都落進了池子裏,飄浮在水面上,渾濁不堪。遊客隊伍裏有幾人勉強舀了些還比較清的池水,或洗手或擦臉,看臉上的表情也是不信這水能治什麼病的,卻總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可能受到神明眷顧的機會。

晚間回到旅館,我站在陽台上眺望遠處灑滿了月色的沱江,身上穿着新買的當地服飾,白色的長裙上有明豔亮麗的刺繡,不倫不類的民族風,卻是顯得奪目好看。臨窗的小桌上散放着一疊凸顯了古城特色的明信片,最上面的一張印着沈從文故居的剪影,黑白的色調透着淡雅素淨,深厚的文化底蘊沉澱其中,讓人的心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沉靜了下來。

我回憶着白日所見,雨中的古城,悠長的小道,簇擁成群的遊客,漣漪蕩漾的池水……突然理解,沈先生如何能夠描摹出那座淳樸美麗的邊城,定是仰賴了這片生他養他的靈秀土地。眼前的鳳凰和夢中的茶峒何其相似,真誠、純淨、樸實、優美……每一寸土地,都寄託着人們對世外桃源的憧憬,閃爍着愛的光點。望着窗外沉靜的夜色,我不由自主地再次翻開那本已久經摩挲的書籍,去重溫這個有關愛與美的故事。

我微微笑着,最後看了一眼對岸酒吧街上喧嚷的燈紅酒綠,輕輕翻過扉頁,在心裏默念起來。

Page 10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03

「……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背景是夜晚的鳳凰,有明亮的月色和沱江的水聲。

【評語】

描寫細膩,讀文章如步入邊城,文筆清新。

Page 10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張禛

星座:白羊座

血型:B型

家鄉:上海

行者座右銘:常想一二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上海

參賽感悟:神州山河萬里鐘靈毓秀,親身臨之賞之,才真正懂得

何謂江山如畫。將那或秀美或壯闊的風景訴諸筆下,

便好似一場無聲地吶喊,詠唱出內心翻湧的情意。是

讚歎,是感懷,也是紀念。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古城小道

古城小道由青石板鋪就,兩側旌旆翻飛,蜿蜒向下。近賞繁花似錦,遠眺青山含

黛。

Page 10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05

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故居為晚清建築,四合院前後兩進,木質門窗鏤花,古色古香,精巧別致。

   旅行路線圖

Page 10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作為喻體的閱讀和旅行

羅翎瑋

謝天謝地,我終於開始了流浪。我在香港。蘭桂坊夜色流動好像一場狂歡,承諾我它明早就自動分崩離析;維港在夏夜散發腥臭,那麼多,那麼多的單桅帆船仿佛已經被永久遺棄。香港,香港在大海中安然搖晃,一群人湧來,一群人散去,這不是堅實的土地,它預示着更遠更遠,更遙遠的漂泊,使我欣喜而若狂。

世界向我預示着流浪,從很久很久以前起就是這樣。當我拒絕她雙手奉上的現實,寧可在白紙黑字間跋涉,她就預言過,帶着威脅的口氣。她說:你知不知道自己拒絕了怎樣的饋贈,你瞧不起家鄉永恆循環的四季,冬季裏點起了昏黃的燈,但你是否知道它們背後的意義。

啊,我明白,我怎會不知,書本不是現實,旅途中經過的城市也不能代替故鄉,它們不是,值得出生或死亡的地方。當年的蘋果樹從書本中生長,被誘惑的先祖,就此失卻樂土。這種悲劇始自太古,於是就榮光滿布。我驕傲自己是如是好奇,如是不肯滿意,先前用雙目攫取世間奇景,今後還要用雙足。既然有一百年光陰,就竭盡這一百年的可能,絕不相信有什麽命運,值得長久重複。

我要開始流浪,而且我後悔我已延宕了這許多時候。啊。我延宕若久,因我犯了青年人甜蜜的頑疾。麥田裏的守望者在動身前跑去邀請女友,於是永遠也不能啟程。我差不多一樣傻,長久地等待一位旅伴。「跟我走吧,帶上你的詩集和日記。」

Page 10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07

世界上有一千個流浪計劃,九百九十九個在等待旅伴中萎黃凋落。幸我畢竟跳出陷阱,弄明旅行實不容友誼,一如閱讀之不容愛情。不錯是有過這樣的女孩我和她並肩閱讀,但那一天她的髮絲香氣濃鬱,使我不斷想起自己的身體。也有過一些女生在我面前閱讀,姿態安詳,表情豐富,但此時書籍於我已淪為調情的道具。還有一些黃昏安謐悠長,我和她各自安靜閱讀,但我又懷疑,那時她在與不在又有何異。旅行也是同樣,長河落日和異鄉集市一樣空曠,淒涼的風和熱情的吻,落在我的身上,是一樣的白白流淌。我只是眼睛,是耳朵,是所有感官的總和,是一陣無形的意識,穿過街道,無人能見,是完全的主體,拒絕被感知。閱讀是一件徹底孤獨的事,就像旅行。不要妄想和作者建立什麽神秘友誼。詩人堆砌意象,正好像造物者堆砌着山與河,縱我為山河一百次涕淚漣漣,祂不會感動於我的感動。

我知道我所選擇的道路是徹底的孤獨,不再有什麽值得等待,也不再有什麽束縛我的腳步。小時候我很喜歡聖埃克蘇佩里,現在我發現他的不徹底。從前人類定居於安穩的大地,不知自己腳下的是海洋,現在沒有人在拜祭土地,但他卻要我們膜拜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難道一定要找出什麽來膜拜嗎,國家主義膜拜集體,浪漫主義膜拜愛情,聖埃克蘇佩里膜拜他的仇敵。世界偷偷發出勝利的微笑,上帝死後,人尋求人的束縛,於是有很多土地不會再被腳步丈量,一千種離經叛道的思想,在故紙堆中被慢慢遺忘。

但我是加繆所謂的荒誕人,拒絕崇拜以便多多體驗,要閱讀,要旅行,實踐精神和感官的一千種可能。「江山留勝景,我輩復登臨」既然薩德在那裏,那就應當有人閱讀。不管上帝或我親愛的友人會怎樣說。駛進苦海,拒不回頭,以此來挑戰我小小的世界,我控制欲過剩的小暴君。你知你需要被挑戰,被打翻在地,然後才能被愛,被迫着飲下我短短的一百年的愛意。

我是赤身裸體的愛着你的驕陽和暴雨,你坎坷而荊棘遍佈的土地。毫無根據地,我相信一個健康的身體感到的疲憊是甘甜的,一個

Page 11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0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健康的精神同樣。毫無根據地,我相信我是完全健康的。

有許多個黃昏,我抬頭看一群淺灰色的雲塊莊重地漂移。我想如果我是海底的人魚,抬頭看見哥倫布的船隊,那景象也會是這樣,徹底地與我無關,又令我莫名興奮。

你知道旅行和閱讀同為比喻,但本體是不存在的。

【評語】

徹底的我向願望幾乎就是虛無與瘋狂,不過這也是人類獨有之標

誌,這一點作者還是成功予以了表達。

Page 11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09

王俊丹•格桑花

雲南 洱海

行者手記:

「格桑」在藏語裏寓意幸福,是高原地區最常見的花朵。杆細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風,可風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葉愈翠;太陽愈曝曬,它開得愈燦爛。

Page 11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1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一頁烏鎮

戎甜兒

我去烏鎮的時候,已經是夏末秋初了。白球鞋踩在微微濕潤的青石板路上,讓人覺得很踏實安穩。

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來烏鎮,明明剛剛告別了比烏鎮名盛千倍的周莊,明明不喜歡明星導演們鍾愛的拍攝地,明明對同自己家鄉一般的江南水鄉小鎮再熟悉不過,我卻還是莫名地被吸引着來到了這裏。烏鎮,樸素簡單的名字,藍白色紮染布匹上安靜乖巧的美麗,烏篷船頭悠揚了整個黃昏的船歌,自釀麻油彌散出的細膩純淨的香味,便是全部。

烏鎮的美好,在於她的從容悠閒,有如清晨慵懶梳妝的江南女子,淡淡的一回眸,淺淺的一抿嘴,都是別人眼裏的風景。行走在烏鎮,我無法不讓自己慢下腳步來。小橋下賣臭豆腐乾的老婆婆,把一天中的大半時間花在了閉目養神上,有客人來了才緩緩地抽離自己的世界,不緊不慢地用小刀在豆乾上切除紋路,一片一片放到熱油鍋裡,看着它們漸漸變成金黃色,恰到好處時再撈上來,慢慢地塗上甜麵醬,串好竹簽送到客人手中。巷子裏開雜貨店的大叔用破收音機放着小曲,聽到動情之處還要自己也哼兩句,字不正腔不圓的,倒也別有一種風味。

我必須慢慢行走,不能打擾了這座安靜的小鎮,不能打擾了居住在這裏的人們。說起來很有意思,烏鎮是如今罕見的一個依然有人定居的旅遊區,旅行者不遠萬里來烏鎮只為了看一眼她的美麗,而有些

Page 11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1

人一輩子都生活在這風景裏。這裏的居民大多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而不願意離開的老人,也有喜歡安靜和習慣了安靜的青年人。於是,小河邊的碼頭、樹蔭下的水井,這些別的旅遊景區裏作為擺設的東西,在烏鎮,都是百姓生活的道具。三五個女人在河邊有說有笑地洗菜洗衣服,穿着背心的老伯伯坐在大樹下下象棋,不知誰家的小孩蹲在草叢裏對着小花小草冥思……這些,都是生活,活生生的生活。

入夜,遊人漸漸散去,小鎮又呈現出另一番模樣。河面上倒映着點點燈火,晚歸的烏篷船悄然駛過時便攪動了一池碎金,然後再漸漸沉澱,安靜。染坊裏依然燈火通明,頭髮花白的老人默默對着尺素構思圖案,面容溫柔的婦女坐在一邊飛舞着針線。夏末秋初的空氣褪去了炎熱和浮躁,多了一點清爽的味道,氤氳着小鎮特有的糖膏的香甜。

這便是江南的烏鎮,仿佛停留在歲月中某一刻捨不得離開的烏鎮。或許很難說清,到底是烏鎮的美好打動了上蒼,讓時光從這裏經過時慢下了匆匆的步伐,還是上蒼偶爾的柔情塑造了烏鎮,讓世人能有幸遇見這樣的美好。

慢慢走,欣賞吧。朱光潛先生如是說。誠然,在烏鎮,任何匆忙和急躁都是一種不尊重,是對這安寧風景和閒適氛圍的不尊重。這樣的烏鎮,恍如舊舊的泛黃的書中的一頁,乍一看滿眼樸素,細細品味,卻是剪不斷的詩情畫意。

世人多愛舊物,古書古玩,老家老院,總有些說不出的韻味。尤其是如今,繁華都市中鱗次櫛比的高樓、霓虹映射下車水馬龍的街口,愈發讓我們懷念從前池塘邊榕樹上聲聲叫著夏天的知了,愈發懷念故鄉小巷口所見的最後一抹夕陽。

也許,這就是烏鎮之所以吸引世人的原因所在吧。就好比,一個看多了看煩了高清電影的孩子,忽然之間想起了觸摸紙張閱讀舊書時

Page 11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1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的那種微妙心情,便迫不及待想要翻一頁來看。這一頁,或許是周莊,或許是同里,或許是南潯,或許是其他。而我,和其他一些幸運的孩子一樣,翻開的那一頁的名字叫做烏鎮。

在這個一天一天加速的世界裏,還好,還有這樣一個角落,讓我回到了若干年前某個冬日的午後,坐在陽台上喝着花茶看着書,安靜又溫暖。

【評語】

文章的節奏也一如小鎮的節奏舒緩而有韻味,只是有些表達還是

直白了些。

Page 11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3

【行者檔案】

姓名:戎甜兒

星座:獅子座

血型:A型

家鄉:江蘇省興化市

行者座右銘: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周莊

參賽感悟:只是因為有一天去圖書館的路上無意間瞥見海報欄裏

那綠色的一頁,才會有現在這莫名驚喜的結局。進入

大學以後就很少寫東西了,忽然拿起筆,竟然有一點

不適應。最初的想法也許並不是參賽吧,只是希望自

己不要忘記旅行的感動,不要忘記用筆書寫心情的美

好時光。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Page 11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1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愛在水鄉

凌然

一直以來,對中國的水鄉有着一種獨特的嚮往。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我感到這種小橋流水的生活是一種詩意的象徵。而直到今年,一直以來的追尋和一些巧合的因素,使我在半年的時間裏走訪了全中國大半的水鄉古鎮。雖然旅遊業的浪潮把原本裝點在屋簷上的燈籠換成了霓虹燈,雖然很多時候,現實的畫面總是無法達到詩意的境界,但是我至少能在石板路上行走時有了想像的空間。而想像,總是美好的。

在下雪的冬天,我獨自遊覽了最讓我期待的烏鎮。我是幸運的,因為下雪的緣故,高速公路封路,所以在我遊覽的那天,整個小鎮裏幾乎看不到任何遊客。「江南雪,輕素減雲端」,那天的烏鎮,已經寧靜到仿佛只剩下積雪融化的聲音。被白雪點綴的江南水鄉散發着讓人心動的魅力。那天的水路很少有行船,大多數的烏篷都停靠在岸邊,搖櫓橫臥在船頭,似乎也在享受這個難得的清閑時光。走在小鎮的街中,房檐上不斷滴下的雪水敲打著青石板的路,石縫裏散發出的寒意仿佛讓這份寧靜更能滲透我心,讓我感到整個人都是無比清醒的。而這樣的場景,讓我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然而畫面中的清幽代替了詩句中的憂愁。行過一座座石橋,我開始希望,今後的每一天,都能夠就這樣默默的坐着,看着冬日的夕陽一點點落下小鎮的盡頭。

夜幕的降臨,給了原本寂靜的小鎮些許活力與繽紛。彩燈點亮了黑夜,沿着水路走去,可以看到河邊各式各樣的酒樓裏面有了歡聲笑

Page 11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5

語的人群。我想此時,應該是我最接近唐宋文人江南生活的時候。只可惜,我並不長於飲酒,岸邊的柳枝也尚未發出新芽。趁着夜晚的星光我盡情擁抱着這裏的一切,腦海中開始浮現江南的春天,這份曾經折煞不知多少人的景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除了烏鎮之外,我遊覽過最喜愛的水鄉莫過於湘西的鳳凰古城。最初開始熟悉湘西,還是因為沈從文。雖然一直告誡自己,不要讓自己先入為主的認為湘西就是自己在《邊城》裏看到的那個淳樸的模樣,可是我自己內心深處對真誠的強烈追求,也使得我在今年夏天來到這兒的時候有了更多的期待。

與江南的水鄉相比,鳳凰古城的佈局要顯得大氣的多。無論是河流,還是河流兩旁的建築,都不再有江南的秀氣。剛來到古城時候,就有當地的同學建議我不要穿鞋去沱江中走一走。傍晚的鳳凰很熱鬧,跟我一樣光着腳在沱江裏散步的人還有很多,一直等我走到很遠了之後,身邊的人才逐漸少了下去。在沱江的兩側,坐落着很多原本只在書中看到的吊腳樓,比起江南的木瓦屋子,這些吊腳樓要高大的多。我想,似乎也只有這樣的風景,才能容得下從木筏船上飄揚出的響亮的山歌。

在離鳳凰古城不遠的地方就是苗寨,而這個地方也承載了我對於淳樸民情更多的想像。而鳳凰古城也因為這個少數民族的存在而擁有了更多神秘的色彩。苗寨的山並不高,水也並不深,然而青山綠水包圍着一個個苗民村莊的景象,卻讓書本中描繪出的情感有了安放的空間。大山深處的村寨裏,苗民仍然延續着先祖留下的習俗。摳門,擂鼓,飲酒,這讓我從此有了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夠進入一個少數民族的村寨裏生活幾年,體會一種最接近人性本真的生活。然而我自己也明白這個夢想實現的難度,又或許這個夢想代表的只是一種嚮往,在現實的生活裏,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心,尋找一個釋放純真的出口。

Page 11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1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其實水鄉本身,就是這種嚮往的代表。無論是清幽還是秀麗,它都能給我在一段特定年華裏的愛一個存放的空間。這個空間,這段年華,這份感情,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而我以為,旅行的本質,就在於此吧。就像是沈從文所說的,「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評語】

文字、筆觸都很好,只是將兩種水鄉寫於一篇,相互間該有些連

接。

Page 11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7

【行者檔案】

姓名:凌然

星座:水瓶座

血型:B型

家鄉:浙江衢州

行者座右銘:不顧一切,只為旅途中難忘的風景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貴州偏遠山區

參賽感悟:很高興我的作品可以得到評委老師的認可。因為對閱

讀和旅行的雙重感情,我毫不猶豫的寫下了這樣的一

篇文字。其實正如我在作品中所希望表達的,我覺得

旅行的意義就在於來安放我們的感情。對於那些我們

走過的地方來說,我們或許只是匆匆過客,但那些特

定的景物卻成為我們特定感情的最好的歸宿。所以,

我會堅持寫下去、走下去。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烏鎮的老屋,屋頂覆蓋着正在融化的積雪。一點一滴的水珠敲打着湖面,仿佛這就是水鄉的心跳。

Page 12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1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安詳的午後,水鄉一點點變得寧靜,搖櫓船停靠在岸邊享受着清閑的時光。

湘西的鳳凰邊城,被山水共同滋養的古鎮,哪裏都似乎能傳出悠揚的山歌。

Page 12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19

這個城市 安逸 閒適

徐超

拉着一個行李箱,背着一隻斜挎包,來到這個海濱城市,體味一處異地風格。

下飛機時,廈門飄着小雨,有頂傘之煩擾,卻有空氣之清新。帶着閩南腔的普通話並不矯揉造作,反倒友好熱情。高崎機場不大,但裝修卻也獨具匠心。正圓形的玻璃窗顯得活潑又不失雅致,牆面上的木質凸浮圖案和室內的綠色熱帶植物又給機場空間增添了一份妙曼。相形之下,櫟社機場就現代化得近乎平庸。我想,即使是最尋常的地域,只要略加用心,也能別具風味。

機場大巴載着我們駛往輪渡,初遊的新鮮感讓我一路望着窗外,探尋着這座城市的一花一草一房一樓。商用大廈和居民樓房與普通城市並無大異,這是工業化的成果,卻也是城市化的悲哀。但是心臟不是用來傷感的,眼睛不是用來重溫複製品的。道路兩邊所種的樹木引人眼球,依山而設的起伏路面給我好感。對陌生植物的好奇,對跌宕路面顛簸感的喜好,從未隨着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衰減。

進出輪渡人潮湧動,但乘在渡輪上時卻並不擁擠。而且恰逢風雨天氣,四面通風的渡輪令人倍感涼爽。入口等待處的地面儘管是水泥地面,但卻刻着五瓣花,無拘無束中透着細微的美好。廈門市區和鼓浪嶼隔江相望,但乘坐渡輪並沒有給我們渡江之感,反倒覺得渡輪在水面上平移,一晃便到了鼓浪嶼。

Page 12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我們的住處離碼頭很近,安頓好行李便踏上了混跡鼓浪嶼的征程,儘管事後發覺比起潦倒的浪人,我們更像是電台美食節目的主播。濕漉漉的地面隨着越來越大的雨珠,變成了水汪汪的卷坑,逐漸沖刷走了我們步行的動力。慕名前往龍頭路XX號的海蠣煎被我們一致評為不及格,誰讓咱出自吃慣海鮮的寧波呢。在海蠣煎鋪,我們很喜感地認為他家的炒粉干口味絕佳。如果有一種寫法叫做反襯,如果有一種修辭叫諷刺,那麼盡數用在此處吧。

對面的馬拉桑倒是名不虛傳,蘋果+芒果+牛奶鮮榨汁口味很棒,勾起希冀擁有一台榨汁機的欲望。早在兩個月前,老媽在YD家喝過胡蘿蔔汁後就準備買一台榨汁機,但咱倆都懶,懈怠之下便淡忘了。馬拉桑重新燃起了這股火焰。捧着冰涼的果汁,本想在烈日炎炎下招搖過市,可無奈天公不作美,雨珠變成了雨柱,兩雙帆布鞋還硬撐着內裏乾燥,可HH的羅馬鞋已經如浸如泡。

雨點橫飛,亟需閃躲。恰見趙小姐的店,便入內歇腳。若是天空湛藍,雲朵潔白,陽光直射,那此店可能就無法盡顯魅力。可適逢大雨滂沱,舟車勞頓,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一堂。一杯紅棗桂圓熱茶,香氣馥鬱,佐以幾塊酥餅糕點,祛濕暖胃。店內暗紅的色調,深碎花桌布,輔以暖黃的燈光,不禁使人忘卻門外的傾盆如注和冷風寒肌。糕餅過甜,並非絕味,但桌椅側邊的記事本卻耐人翻閱。搞笑、煽情、挑逗…是形色各異的遊客經此店留下的心情故事。裏面最多的言語是對愛人的祝福和希望,無論暗戀還是明戀。我總覺得,有些話,應該直接與當事人講。

如果每天都能這樣駐足,安靜地享受下午茶時光,大概終有一日,也會被我厭倦。正是這樣的短短一天或兩天,令人品茗和浮想。啜一口茶,翻一本書,聽一首曲,寫一行字,畫一幅圖,撩開窗簾,聽聞雨聲,觀望行人,輕聲閒談。心若疲憊久了,身若忙碌久了,自

Page 12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21

然會嚮往如此這般的閒適和靜謐。只是當偶然變為必然,可能開心也就變為掃興了。樂趣在於體驗,而不在於擁有。

下午茶時間過後,雨依舊不止,但茶已涼,餅已碎。坐着的人已然耐心殆盡,自知這雨短期並無消停之意,便撐傘重出江湖,大隱隱於市。鼓浪嶼有不少佈置漂亮的店面,逛着有種西塘的感覺,但比後者更具小資味,店面物件重複率也更低。對於喜歡看房間構造室內設計、淘亂七八糟創意玩樣的我而言,這種小屋小店還是有存在價值的。只是,過半店面屬於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型,望遠鏡中的模樣分外可愛,顯微鏡下就原形畢露了。當然咯,剩下的一小半店既中看又中淘,於是,我的兩個晶狀體就悄悄地告訴嘴角:上揚吧。

晚餐時段享用了當地的沙茶麵,但結局與中午的海蠣煎雷同。我們再度評定各地皆有的普通食物—揚州炒飯為晚餐桌面上的一枝花,而將沙茶麵這根草棄之不理了。HH的保守點餐法儘管受我們BS,但卻不得不承認激進嘗試派再次以敗局收場。不過我和JJ越挫越勇屢敗屢戰,而HH說到底也是個好奇心十足的娃,2.5比0.5的絕對領先優勢使得嘗新大軍繼續揮旗前行。前方黑暗,但大軍願一探究竟,流血犧牲在所不惜。

廈門有許多咖啡吧,環境安謐、氛圍優雅,HH和JJ發揮眼力勁兒挑了家有助唱的。但我們去得早,助唱要等9點半才猶抱琵琶半遮面。於是乎,在這段沒有悠揚歌聲的日子裏,XC款喜劇明星出現啦。我大概扮了無數鬼臉,擺了無數pose,說了無數戲語,反正第二天發現JJ的相機裏有一連串我的惡搞照片。依稀記得她倆說我那晚喝醉了,HH說我在她心目中的淑女形象徹底顛覆。可事實上,我的確不是什麼淑女。確切地說,可能僅僅在某些必須擺出淑女樣子的場合,我才裝得像個淑女,又或者在那些無法肆意妄為的情境下,不願誇誇其談的我才貌似個淑女。突然想到一句話,好的愛情會讓你展現自己,不好的愛情會讓你顛覆自己。儘管這話用在此處並不合適恰切。

Page 12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酒精並未起到如期的催眠效果,相反,那晚我清醒到極致,直到凌晨三點半,我才總算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我都懷疑調酒師在雞尾酒裏加了咖啡因。我的睡眠狀況一直很好,屬於觸碰到枕頭就能立馬見周公的類型。偶爾睡不着覺也不會乾躺着,我會折起身,坐起來看書,看着看着就累了,累着累着就睡着了。可是我們仨人一間,眼見耳聞她倆已進入夢鄉,那我就只能輾轉反側啦。開日光燈啃書這種活,只能在自己的小窩裏幹。不過想睡而不得入睡,可真當不好受。難得體會這種味道,覺得還不如讓我去菜市場買根苦瓜啃啃來得爽快。有時候痛並不難忍,不痛不癢的苦才煎熬。不過,也就這麼一晚,第二天開始,我就又跟豬似的了,睡得甜甜滿滿。

第二天清晨太陽探出腦袋,緊接着漸漸地揭開面紗,時至中午露出了整張大臉。我們的雨傘搖身一變,成為陽傘。伴着防曬霜和隔離霜的氣味,我們開始建築之旅。我儼然是個路盲,沒有地圖就似潛水夫沒有氧氣瓶,但此次我絲毫不怕手邊缺地圖君,因為同行的JJ是GPS導航系統。黃蓉她娘親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而我們的JJ是一記十路過路不忘。這讓我備具安全感。

與龍頭路和泉州路的紮堆小店不同,鼓浪嶼的古建築並非密集於同一地,西北部、東南部、西南部分別有建築群。簡單商討之後,我們決定前往西北部的八卦樓。確切地說,八卦樓不是一個目的地,而只是一個定位點,以使我們不至於走得東歪西倒。沿途探路,雖不及穿梭於綠野叢林、尋寶於密室暗道,但卻也別具風情。用雙腳踩踩不一樣的地面,用雙眼瞧瞧不一樣的景色。日復一日的生活重演難免令人厭倦,偶爾插播一則妙趣橫生的廣告卻會令人嫣然一笑。一笑泯恩仇,笑,在多數情況下,都比哭更受人歡迎和喜好。

途中風景分外好,民居、府院交錯相隔。各棟建築雖風格迥異,但卻渾然一體恰似天成。看多了鋼筋水泥下的一板一眼,高樓大廈上的金屬玻璃,自然會傾心於這片紅瓦綠樹、飛簷翹壁之地。閩南風格

Page 12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23

的院落平房綴着大簇嬌豔的三角梅,歐陸風格的領事館依靠着大棵壯碩的喬木植物。天空在陽光的豪情萬丈下顯得如此湛藍,地面在雨水的半濕半乾中顯得如此親切。雕花的牆面透著匠人的思維,曲折的屋角露著故人的臉龐。陽光灑向地面,留下樹葉的斑駁;灑向牆面,留下枝幹的身影。

建築的記憶可以借助相機維持,但建築的生命卻無法依賴相機延伸。酸雨飄來化之,流彈飛來炸之,工地趕來拆之,地震襲來毀之。天災人禍前赴後繼,建築的淚滴揮發於空氣中、滲透於泥濘裏。沒有誰為她擦拭,直至她欲哭無淚;沒有誰為她擋劍,直至她遍體鱗傷。太多的地方,大吊車橫驅直入,承包商昂首挺胸,當車輪的印記取代過往的瓦磚,當滿貫的金帛抖入商人的皮衣,任何惋惜和嗟歎也只是過眼雲煙。既然愛莫能助的結局與不愛不助無異,那麼又何必去投入這樣一份無謂的愛戀。

滂沱之後的晴朗格外清新甜美。夜晚圓月如盤,微笑地掛在樹的一梢、雲的一側、天的一邊。輕風拂面,如醉如寐。倘若前夜也晴空萬里,那麼今晚的魅力也就如此這般。正是嗅飽了前一天的濕漉雨水味,吮吸起這一天的乾燥夕陽味才舒心愜意。昨日怨念老天,但今日一度,卻轉而感謝老天。水光中的鼓浪嶼和皎月下的鼓浪嶼像兩篇不同故事情節的小說,精彩紛呈展露眼前。人和可求,天時難料。如同遭遇有些事情,也許當下憤懣難捱,但事後反觀,卻值得莞爾一笑。

【評語】

平鋪直敍中有趣而發自內心的點評挽救了節奏的拖遝,敍述的路

徑雖然呆板但內心的起伏卻使文章依然表現出活力。

Page 12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行者檔案】

姓名:徐超

星座:雙魚座

血型:A型

家鄉:浙江省寧波

行者座右銘:即使晚開始,也比不開始要好。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九寨溝

參賽感悟:旅行是空間的迴旋,文字是時間的沉澱。且看且行,

且聽且悟,且茗且憶,且觸且覽。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每一棟古老的樓房都在演繹着一段時光裏的故事,每一段寧謐的巷尾都在訴說着一段記憶中的話語。

Page 12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25

鹹澀的海水沖走了黃白的細沙,捲走了小巧的貝殼,帶走了擱淺的水草,卻沖不走、捲不掉、帶不離我們馨甜的友誼。

行走路線:

第一站:鼓浪嶼

鼓浪嶼漫步之旅:佈置精緻的小店&風格迥異的建築

鼓浪嶼美食之行:龍頭路海蠣煎—馬拉桑鮮榨汁—趙小姐的店—

沙茶麵—張三瘋奶茶—班沙客—林記魚丸—葉氏麻

糍—黃勝記肉鋪—潘小蓮優酪乳

第二站:廈門市

廈門大學—白城沙灘—中山路步行街—環島路

Page 12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高棉的微笑

王佳悅

一直以來我對人類古蹟充滿敬意,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的泰姬陵,中國的長城。即使以現在的科技手段來看,這些壯闊的古蹟似乎不可能由赤手空拳的古人僅憑人力或動物完成。趁着這次國慶,我選擇去令我魂牽夢繞的吳哥窟一飽眼福。

在去暹粒的飛機上,我正讀着張愛玲的書。《留情》裏米先生炫耀自己到過的地方多次提到了坎波迪亞王朝周身鑲嵌紅藍寶石的金身大佛,即使後來破敗了。這不禁讓我對接下來的旅程產生期待。在一個原始社會,一個被歷史遺棄了百年的宮殿,是動物的樂園,叢生着虯枝盤旋的大樹,竟能保存有如此壯麗的大佛,那是怎樣的一種力量。

吳哥窟曾是高棉王朝的國都和祭拜之地,昌盛一時的吳哥王朝蘇耶跋摩二世傾舉國之力花三十五年在這裏大舉修建廟宇,祭拜毗濕奴,並刻上自己的笑臉,寓意普度眾人。最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是出自這裏。

吳哥窟的寺廟不同於一般的廟宇,他需要虔誠的手腳並用的攀爬,樓梯接近七十度陡峭,在修行祭拜的路上必須做到身心如一,虔誠向上,否則很容易從高台上滾落。當到達頂峰時,看着著名的高棉的微笑,頓時覺得身心得到洗滌,一切浮躁不安似乎都已遠去。

Page 12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27

這些微笑溫柔,和善,慈祥,好像看透人間一切,只餘發自內心的平和與寬容。

高棉的微笑仿佛一直籠罩並保佑着者高棉人民。

沿途有光着腳丫的小朋友面帶微笑,操着不熟練的漢語要糖吃,一個小女娃開心的笑了一聲,聲音像小橋流水,清澈見底;收水瓶的的小男孩雙手合十靦腆地感謝你給了他水瓶,當你舉起相機對着他時,他笑的純潔;周圍賣東西的小販也很淳樸,買就是買,不買就是不買,他們絕不會放下尊嚴抱你大腿糾纏。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路上有誤踩戰時地雷落下終身殘疾的普通人,即使沒了手臂,他們用腳彈奏着不知名的樂器,組成一個迷你樂團,樂聲叮咚動聽,各個面帶笑容,眼睛裏沒有怨天尤人。

也許是所有東南亞人共有的特徵,這裏的人永遠面容安詳,在修行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踏實淡定的走着,沒有投機取巧,沒有一步登天,他們內心向上,向着高棉的微笑前進。

吳哥窟的遺跡上盤旋着很多參天大樹。這些大樹始於每個小鳥留下的果核,日夜交替,長成如今高聳入雲,根枝盤虯的模樣。他們和寺廟已經融為一體,砍掉大樹,會破壞寺廟結構,遺跡坍塌;寺廟要出了什麼事情,或許大樹還能存活,但少了依靠,樹木自然不再茂盛。

在吳哥,我看到了自然與人文的統一,看到了心神合一的修行法則。我想,在我前進修行的道路上,我要學的還有很多,要摒棄的陋習貪念還有很多,願高棉的微笑籠罩着我,籠罩着整個世界,直到我們獲得內心的永恆。

Page 13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2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評語】

記游高棉,從斑駁的歷史、微笑的人民,參天的大樹,讀到誠摯

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的信心。

Page 13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29

【行者檔案】

姓名:王佳悅

星座:雙子座

血型:B型

家鄉:遼寧省

行走過最難忘的地方:柬埔寨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行跡•心跡】

清晨的吳哥,等待日出

Page 13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3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高棉的微笑

柬埔寨的小孩子們

行走路線:

巴揚寺—大吳哥

Page 13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1

圖書館主題資源推薦

行走中的思想家(上海財經大學館藏推薦)

Page 13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3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3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3

他們走了很多路,

他們去過很多地方,

他們留下很多思考,

至今仍影響着我們……

【關於書展】

本次書展主要圍繞古今中外通過親身行走和田野調查來瞭解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名家們的著作,包括:馬可波羅、徐霞客、達爾文等等。

【關於田野調查者】

他們不是旅者,但常年在路上;他們不是農民,但經常出現在田間地頭;他們不是記者,但筆下常常描述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是一類「用腳做文章」的學者,他們用雙腳走進田野,用雙眼發現差異,用雙手記下故事。走進田野,他們要成為當地人;拿起鋼筆,他們要成為旁觀者。走進田野容易,這只是空間的轉換;成為當地人難,這需要對方的接納;再次回到旁觀者更難,這需要心智的抽離。田野調查者們總是在「局內人」與「局外人」間游走。

資料來源:(英)奈傑爾•巴厘,2003,《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

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age 13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3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3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5

馬可•波羅與《馬可•波羅遊記》

作者簡介

馬可•波羅(Mar c o P o l o,12 5 4 –1324),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於1275年到達蒙古帝國的夏都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與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誼。他在中國遊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

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裏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遊記》。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館藏情況

題名:《馬可•波羅遊記》(又名《馬可•波羅行記》、《東方見聞錄》)

責任者:(意)馬可•波羅著,馮承鈞譯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本館索書號:K919/F373漢文譯本: 7種

首次出版時間:1913年

Page 13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3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書頁,來自據考證為1298–1299年間的手抄本版《馬可•波羅遊記》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英文原版封面(英國華茲華斯出版社出版)

寫作旅行線路

上都—蒙古—大都—西安—開封—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福州—泉州—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非洲東部。

Page 13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7

寫作路線圖

寫作背景

元朝時,中外交往很頻繁,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世祖時來華,居住了十幾年。《馬可•波羅行紀》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馬可•波羅在中國的旅遊紀實,兼及途徑西亞、中亞和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全書以紀實的手法,記述了他在中國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見聞,記載了元初的政事、戰爭、宮廷秘聞、節日,遊獵等等,尤其詳細記述了元大都的經濟文化、民情風俗,以及西安、開封、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榮景況。他盛讚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等。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它第一次較全面地向歐洲人介紹了發達的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將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國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Page 14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3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4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39

徐霞客與《徐霞客遊記》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和探險家。自22歲新婚那年開始旅遊,直到去世前一年,足跡遍佈中國16個省。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館藏情況

《徐霞客遊記》本館索書號:K928.9/X571

Page 14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首次出版時間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由季夢良初次編訂後,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方由徐霞客族孫徐鎮第一次雕版付印。

寫作旅行線路

天台山–雁蕩山–南京–白岳山–黃山–武夷山–九曲溪–杭州西湖—再游黃山-廬山–鄱陽湖–九鯉湖–錢塘江–嵩山–華山–太和山(武當山)–荊溪–勾曲–福建–北京–天津薊縣盤山–再游福建–天臺山–雁蕩山–太湖–五臺山–恒山–浙江–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寫作背景

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發生重大事件外,幾乎沒有停止旅遊,並詳細記錄途中所見。在漫長的旅途當中,徐霞客為了考察得準確、細緻,大都步行前往,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對於所遇的險阻,他都以頑強的鬥志去克服,並且每天堅持寫日記,詳細記錄他的旅途經歷、考察情況以及心得體會。這些寶貴的遊記資料在徐霞客生前未及整

Page 14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41

理,直至他死後才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該書共計二百六十萬字,除佚散部分外,尚遺有六十餘萬字。

《徐霞客遊記》為日記體,主要為作者在萬曆癸醜至崇禎己卯(1613–1639)年間旅行所記,流傳版本眾多,分十卷、十二卷不等。內容包括十七篇山水遊記和浙遊、江右遊、楚遊、粵西遊、黔遊、滇遊等崇禎丙子(1636)年後西南行系列旅行日記,對遊經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均作了詳細記錄,並兼及各地的經濟、交通、城鎮聚落、民風民俗及少數民族狀況。所記皆為作者實地考察而得,多可補正史志之闕謬。

《徐霞客遊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比較詳細記錄所經地理環境的遊記,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該書在文學、歷史學、民族學上也極具價值,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Page 14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4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43

托克維爾與《論美國的民主》

作者簡介

亞曆西斯•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法國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

出版情況

該書是研究美國民主政治體制的古典著作,是政治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經典之一。書中對於日後的美國和世界格局做出了多個預測,包括美國因種族問題而分裂(即南北戰爭)、美國和俄羅斯的崛起等等。

相關館藏

《論美國的民主》(法)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

本館索書號:D771.2/T586

De la démocratie en Amerique (1835年/1840年)

《論美國的民主》,又名《民主在美國》

原本分為兩卷出版,分別在1835年和1840年出版。

Page 14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寫作路線

LeHavre (France)—Rhode Island—

New York—Pennsylvania—Ohio—

Michigan—Wisconsin—Quebec—

Massachusetts—Maryland—West

Virginia—Kentucky—Tennessee—

Louisiana—Alabama—Georgia—South

Carolina—North Carolina—Virginia—

District of Columbia—Le Havre (France)

寫作背景

托克維爾的家庭是在諾曼第一處的地主貴族,當地許多地方都以托克維爾家庭為名。在取得法律的學位後,托克維爾獲得任命為凡爾賽法庭的實習文官。他在那裏認識了擔任檢察官的古斯塔夫•德•博蒙(Gustave de Beaumont),兩人成為了親密的好友,並且在之後合作寫下了許多著作。在1831年兩人被一同送到美國以考察美國的刑法和監獄制度。在這趟旅程中,他們兩人寫下了Du système pénitentiaire

aux Etats-Unis et de son application(《論美國的形事制度及其對法國的應用》,1832)。

回到法國之後,托克維爾成為了一名律師,並且將他遊歷美國的見聞記載成書,於1835年發表了他的經典著作——《論美國的民主》(又名《民主在美國》,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這本書是最早開始探討美國政治和文化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成為研究這方面領域的經典作品之一。在書中,托克維爾以他敏銳的觀察力,從一名第三者的角度觀察新大陸的民主制度。他讚揚了民主制度在美國的成功發展,但他同時也對於民主制度下出現多數暴政的可能性提出了警告—他將那稱為是「溫和的暴政」。19世紀初期,正是美國剛經歷

Page 14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45

了自由市場革命、西部擴展、以及傑克遜民主的快速發展,完全改變了美國生活面貌的時候。托克維爾認為民主可以適當的平衡自由與平等兩者,在照顧個人的同時也顧及社會的發展。托克維爾認為過度的社會平等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孤立,造成更多的政府干預、以及自由遭到侵蝕。托克維爾也批評了個人主義,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根基於相同目標的團結合作,能將美國建立為一個更理想的國家,也能因此而建立起一個公民社會,從而避免過度依賴政府的干預。

寫作初衷

「長久以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走訪北美:我想去看看偉大的共和國是什麼樣的,在那時,我唯一的恐懼是他們在法國也建立一個共和國。」—摘自托克維爾致友人的一封信

「我考察美國,並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一種合理的好奇心,我的願望是找到一些我們自己能夠從中受益的啟示……我承認,在美國,我看到的不僅僅是美國。在那裏,我尋找民主的形象本身,它的傾向、特點、偏見和激情,從而瞭解它的發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恐懼或希望。」—托克維爾

「在所有美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鮮事物中,沒有什麼比平等給我帶來更大的衝擊力了。我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基本事實對整個社會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它給公共輿論帶來一定的方向,給法律帶來一定的基調,給統治機構傳輸新的公理,給被統治者帶去特殊的習慣……對美國社會瞭解越深入,我就越意識到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滋生的基本事實,也是我所有觀察所抵達的核心要點。」—托克維爾

Page 14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4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47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作者簡介

查理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 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又譯達爾溫,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博物學家。

達爾文早期因地質學研究而著名,而後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他提出的自然選擇的進化學說對各種唯心的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到了20世紀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

首次出版情況

原名: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出版信息:倫敦,John Murray出版社,1859年11月24日

語種:英語

圖為1859年版《物種起源》的扉頁

Page 15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4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圖為「生命之樹」,用於解釋物種分化

相關館藏

題名:《物種起源》

本館索書號:Q111/D123

寫作線路

南美海岸—加拉巴哥群島(南美洲西岸)—新西蘭—澳大利亞—南非—南美洲

Page 15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49

小獵犬號的旅行線路

寫作背景

1831年12月達爾文參加了海軍艦艇小獵犬號(Beagle,又譯為「貝格爾號」)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此次勘探工作為期五年(1831年12月-1836年10月)。這期間,達爾文將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了陸地上。他仔細地記錄了大量地理現象、化石、和生物體,並用系統地收集了許多標本,它們中的許多是科學上的新物種。每隔一段時間,他將這些航行中收集的標本與記錄這些發現的信件寄予劍橋大學,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富有盛譽博物學家。達爾文的這些詳盡的勘探記錄顯現了一個理論開創者的驚人天賦,並成為了他後期作品的理論基礎。他最初為家庭所寫的遊記,後以《小獵犬號之旅》一書出版,詳盡地從社會學、政治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描述與總結了航行所及的土著與殖民地的風土人情。

Page 15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5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5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1

馬林諾夫斯基與《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作者簡介

布 羅 尼 斯 拉 夫 • 馬 林 諾 夫 斯 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年4月7日-1942年5月16日)是發跡於英國的波蘭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的導師。他建構了以客觀民族志記載田野調查研究成果的方式,並開創最早的社會人類學課程,被稱為「民族志之父」。著有《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文化論》等多部著作。

出版情況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又名《南海舡人》,首次出版時間為1922年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32年版的扉頁

Page 15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5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相關館藏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本館索書號:C912.4/M139(2)

行走路線

1914年至1918年間馬林諾夫斯基曾先後三次來到西太平洋的馬辛區航海,四年間他完成了一條「庫拉」航海線。「庫拉」是當地土著人的一種基於項鍊和臂鐲的特殊交易模式,這四年來馬林諾夫斯基一直沿着這樣一種部族間交易的路線行進著。初入土著部落的他也曾迷茫過,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馬林諾夫斯基難以融入當地,對於這種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的內心一直處於一種接受與否定的博弈中。四年的旅行使他這種內心的糾結漸漸消失,他從一個陌生人逐漸成為當地土著人親密的朋友。

Page 15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3

寫作背景

1914年在大洋洲民族學專家查理斯•塞利格曼(Charles Seligman)引薦下,馬林諾夫斯基取得獎助金得以完成到澳洲研究圖騰制度的夢想。然而在7月抵達澳洲,輾轉於悉尼、墨爾本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由於當時的澳洲仍屬於英國,而馬林諾夫斯基的國籍卻是其敵國奧地利(當時波蘭被德國、奧地利和俄國瓜分),為了避免遭到遣返(其他研究團員多選擇此方式),馬林諾夫斯基選擇與澳洲政府斡旋,最終獲得研究的許可,而走上自身一人進行田野調查的路(當時多數的田野調查是由研究團隊合作,在各地進行的短暫的訪問與考察)。於是從1915年5月到1917年9月1日,馬林諾夫斯基獨自在新幾內亞(當時由澳洲政府管轄)南部的邁魯(Mailu)島上從事研究,並率先學習土著語言以方便調查。1915年5月,在偶然機緣下他決定到東北方的特羅布里恩德群島(Trobriand Islands)進行下一步研究。在特羅布里恩德群島,馬林諾夫斯基整理了之前碰到的問題,以及自身奉守的實證主義,逐漸創立一套新的田野調查方法論,提出了參與觀察法的研究方式。他於1918年結束了此次田野調查,隨後着手撰寫《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該書作為其第一本田野調查成果於1922年正式出版。

Page 15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5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5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5

費孝通與《江村經濟》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江村經濟》、《雲南三村》、《生育制度》等多部著作。

出版情況

《江村經濟 —中國農民的生活》,費孝通著;戴可景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該書是費孝通1938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時撰寫的博士論文,論文的依據是作者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的調查資料,最初以英文發表,題為《開弦弓,一個中國農村的經濟生活》。1939年在英國出版,書名為《中國農民的生活》。作者將開弦弓取名為江村。198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時沿用原書扉頁上的《江村經濟》一名。

圖為《江村經濟》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 各種英文版封面

Page 15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5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花籃瑤社會組織》費孝通,王同惠著

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

《雲南三村》

費孝通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本館索書號:D668-53/F314

相關館藏

行走路線

費孝通先生的一生就如同他文集的名字一般—「行行重行行」。廣西大瑤山是費孝通先生田野調查的開始,從那開始他的旅行就再未停歇過。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這位耄耋老人的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

Page 15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7

1935.9–1935.12

1936年春

1939.8–1939.10

1939.10

1940–1941

1956年

1981年

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瑤山

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中衛村

《花籃瑤社會組織》

《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

《祿村農田》—收入《雲南三村》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七都鎮開弦弓村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大北廠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七都鎮開弦弓村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七都鎮開弦弓村

張之毅著《易村手工業》—收入《雲南三村》

張之毅著《玉村農業和商業》—收入《雲南三村》

《重訪江村》—收入《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

《三訪江村》—收入《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

調研時間 地點 著作

寫作花絮

《花籃瑤社會組織》—瑤山,生死相戀的見證

1935年9月,新婚不久的費孝通先生和他的妻子王同惠女士應邀來到廣西大瑤山,深入瑤寨,以田野調查的形式瞭解當地風土民情。然而婚後的第108天,一場意外使得這對甜蜜夫妻天人永隔。

Page 16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5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江村經濟》—江村,桑梓情懷的寄託

承受着喪妻之痛的費孝通先生,在姐姐的建議下回家鄉休養,期間他深入調研開弦弓村,並以此為基點完成了他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基於對故鄉的依戀以及學者的觸覺,費孝通先生先後多次回訪江村,並擴展到周邊城市,提出了中國小城鎮發展模式—蘇南模式。

《雲南三村》—滇城,魁閣精神的積澱

抗戰期間,隨着清華、北大、南開大學的南遷,費孝通先生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共同組建「魁閣」,他們以吳文藻先生宣導的「社區研究」為中心開展田野調查研究。昆明東郊呈貢縣古城村中的魁星閣成為「魁閣」精神永恆的積澱。

Page 16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59

圖書館主題資源推薦

(香港城市大學館藏推薦)

Page 16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Page 16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61

Page 16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旅行文學書展—

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作品推薦

作為此次徵文比賽的系列活動之一,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了「旅行文學書展—劉克襄作品推薦」講座。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先生用他親身的旅行和寫作的經歷,為我們講述了自然與文學結合的奧妙,引導大家體會自然、歷史、人文符號與作家心象結合的意趣。也啓發大家閱讀旅行文學,通過文字追溯靈感源頭的地景與風光,體會文人旅途上的點滴感悟。

作家簡介

劉克襄

堪稱當代台灣文壇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學作家,長期從事自然觀察旅行、拍攝、繪畫與舊路探勘,曾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30餘部,作品普受佳評。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嘗試開拓自然寫作風氣;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中,不斷以各種寫作文體和題材試驗,大至地理文史論述,小至昆蟲花草研究,都曾潛心著墨。近年來創作主題則以生態旅遊,古道探查,以及野菜蔬果為主。曾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和自然旅行指南等著作四十餘部;並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台灣自然保育獎和吳魯芹散文獎等。

Page 16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63

推薦書目

《11元的鐵道旅行》

劉克襄著,遠流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在讀者不陌生的題材上,用新鮮的角度來處理,又維持了作者恬淡細膩的風格。作家彩繪的主要街道圖和動植物素描搭配攝影,捕捉常民生活、地方人情和悠然旅行的情趣。

《十五顆小行星》

劉克襄著,遠流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劉克襄最令人感動的作品。融入更多個人情感,更多人和土地的故事。作者以往作品偏向旁觀和報導,但在這部散文裏有了明顯轉變。15篇動人的故事:傳奇的、漂泊的或者探險的前輩,以及庶民,他們是獨特的小行星,跟作者產生的交會,以及撞擊。

《水城臺北》

舒國治著,皇冠文化公司

推薦理由:作者文白夾雜的獨特文風早已流傳,此番更超越過往閒散漫遊的情趣筆記,下功夫於台北城的記憶與印象鉤沉,所見所思卻又非尋常誌記文字,而直逼自成一家言的台北學高度。

Page 16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島嶼的餐桌》

陳淑華著,遠流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一如筆下所介紹的家常菜,尋常而日常,作者文字也以平實的、平凡的、平淺的風格,透過食物訴說生命的經驗、生活的人情味。書中引經據典,查察食物掌故也能深入淺出,有畫龍點睛之妙。

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旅行文學資源

1.

2.

3.

4.

5.

風水林 / 作者葉國樑

香港郊野逍遙遊 / 馮麗華

香港中草藥/ 莊兆祥,李甯漢主編

SD235.H6 F45 2004

DS796.H76 N293 2002

DS796.H795 X525 2003

C0292459

QL691.H66 V572 1994

Circulation Collection

Circulation Collection

Circulation Collection

Shatin Branch

H.K. Govt. Documents

穿村:鄉郊歷史,傳聞與鄉情 /梁煦華著

香港及華南鳥類 / 尹璉,費嘉倫,林超英

Page 16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65

Page 16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書寫自然,從心出發—劉克襄與您分享旅行文學寫作經驗

編者按:探索和發現是旅行的最大樂趣。對於寫作者而言,這種與寫作主題遇見的方式很特別。所謂轉角遇見後的驚喜,不也正是人生旅途的一種樂趣嗎?劉克襄老師與我們分享他的旅行文學寫作經驗。

問:您是什麼時候對旅行文學產生了興趣?

答:對於文學的愛好起初源自一種樂趣,我喜歡文學,後來當我把它堅持下來的時候,最終還是一種樂趣使然。

我年輕時,也曾經像很多文學青年一樣,經常讀余光中、鄭愁予的詩,興起時自己也寫點詩,樂在其中。但是,後來的那段當兵的經歷,使我在大自然中發現了更多的樂趣。二十二三歲時,我在海軍服役,出海時待在船上狹小的空間裏,常常會注意到天上飛過的鳥和海面浮出的魚,慢慢地,我對觀察動物、植物開始了一種敏感。也就是從那時起,我萌發了創作的念頭。

問:旅行寫作給您的最大感受是什麽?

答:這種我稱之為「地理探察式」的旅行所帶來的快樂,是自然旅行作家與傳統作家最根本的區別。在自然中行走,你會發現在創作動機的萌發、議題的遇見方式、取材以及書寫的整個過程中,都充滿了各種樂趣。

以前幾日探察西貢北港村為例,這趟旅行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在準備階段,我會去查閱北港村的相關資料,從而體會到一

Page 16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67

種期待的樂趣;在旅行途中,各種所見所聞和意外的發現,帶給我旅行的樂趣;歸來之後,整理思緒的時候,我又能品嘗到回味的樂趣。這三種樂趣,就是旅行文學創作帶給我的最大快樂。這種寫作體驗,也是與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

在旅行中,我會不知不覺地想到徐霞客,我相信一定有一種東西吸引他不斷地走下去。對我來說,就是上面的三種樂趣。我常常會在旅行中設想,如果是自己是徐霞客會作何處理,這種感覺很奇特。由於年代久遠,我沒辦法去按圖索驥,但我會很好奇地去分析徐霞客背後的旅行行徑,去想像他的心境是否跟我現在接近。在旅行中,我非常樂意去思考這些事情。每當在旅行途中發現了新東西,我就會很想儘快把它記錄下來,寫下來、甚至畫下來。以這種方式觀察和書寫自然,除了徐霞客,我也在一些西方的旅行家身上也看到過同樣的東西。

問:對於同學們來說,怎樣寫出一篇不一樣的文章?

答:以這次寫作工作坊為例,很多參加工作坊的學生都不是中文系的學生,文字功底與專門參加寫作比賽的學生相比,可能會有差距。我希望通過寫作工作坊的三堂課,給他們一些提示和指導,越簡單越好。

在第一堂課上,我就通過幾個故事,幫助同學們理解如何講講述一個清新、感人的故事。接下來,我會就同學們交來的習作開展討論,透過討論,教同學們學會如何佈局文章,發現有待深入的節點,並通過下功夫去描述這些節點,使文章更生動、更有色彩。第三堂課上,我會和同學們分享寫文章的角度和技巧。最終,我期望同學們通過參加寫作工作坊,學會深入觀察和思考生活,選取不同的視角,把故事講好,使之可以打動人心。

Page 17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68 / 悅讀•行者的故事

除了專人指導之外,要想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還需要:

1. 平時多讀書。利用圖書館大量地閱讀各類文學作品,來學習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2. 對生活多一重思考。遇到生活中不同的情景,要比別人多思考一些東西,議題有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出來。

3. 不斷地記錄。及時寫下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可以從中發現和提煉議題。

4. 多與人討論。在寫作初期,可以通過與人討論,發現文章的關鍵節點,下功夫去深入挖掘下去,使文章更生動。

5. 遣詞造句的功夫需要不斷地磨練、推敲,不可急於求成。

問:談談您對閱讀、旅行和寫作之間關係的理解

答:實際上,我會進行兩種旅行,一種是在圖書館裏的旅行,一種是戶外旅行。在台灣,我會去圖書館查閱很多日、荷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文獻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瞭解過去的人是如何看這塊土地的,我會去想像他們為什麽這麼思考。同樣,來香港爬山之前,我也會去翻閱50、60年前的資料,看當時的人如何記錄香港的,並從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你看到的戶外之行只是表像,我的旅行不僅是我自己的旅行,還有一個是古人的旅行,我會花很多時間在這個上面。

對於內地來的學生,到了香港這塊陌生的土地,要怎樣寫香港, 或者透過香港來寫自己的家園,需要一種在異地將自己的世界內化,或者叫「內化異地」的能力。比如,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最近的作品《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就體現了這樣一種旅行思考,作者講述了自己如何從出生地伊豆的角度,去看待北京與他之間的關係。青年學生在寫作時,就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旅行思考。

Page 171: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69

其實,這種思考對於旅行文學寫作是最困難的。站在異地,怎樣看自己與故鄉、異地之間的關係,這其中一定有很多糾結的東西,而這也是旅行最迷人之處。

問:大學裏有很多學生交流項目,您建議同學們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

更好地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呢?

答:近代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都是一個弱勢的、被欺侮的民族。有關旅行的文學作品中,往往會反映出一種自卑的、下對上的情緒,而缺乏在很多日本作品中所體現出的那種上對下的反省。比如,我們常在文學作品中看到類似「要站起來」的表述,這些都反映出一種被殖民的思考,而不是殖民的思考。翻看中國的現當代文學作品,從魯迅到余光中,再到余秋雨,他們大都欠缺這種上對下的思考。

在我看來,所謂上對下的思考,可以理解為把所到之處當做自己的家園,認同那裏,或者說,思考應該如何與當地人進行更有意義的對話;因此,在旅行的思考當中應該會出現多種可能性。

所幸,這種思考大約在最近的20年,伴隨着國家的強盛,已經逐漸開始多了起來。我們會發現,在集體意識裏,人們已經開始去思考如何去看待一個相對弱勢的地方,或者說,在一種沒有歷史壓抑下的痛苦,或者背負沉重的歷史責任的情況下,人們會思考如何去面對一個新的地方。

我們看到,沒有歷史的壓抑,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快樂,這樣很好。從歷史觀的角度來看,我也希望在他們的旅行思考中能夠更多地體現出這種上對下的觀察角度,能夠多去反思中國。這種作品我在西方和日本的作品當中會經常看到,也希望更多的中國作品能夠反映這樣一種思考。

Page 172: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70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後記

中國人做事常常講究「緣份」二字。兩館是次閱讀推廣合作緣起於2010年12月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2010年會暨聯合會議。當時,兩館的館員代表利用短暫的會議間歇,交流了各自在如何推廣學生優秀課外作品這一努力方向上已有的實務經驗,儘管具體開展的項目各自有別,但是雙方對在「圖書館應積極鼓勵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這一認識上達成的共識,為後來的合作徵文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契機。

翌年5月,兩館館長在鵬城的短暫會晤,進一步明確了合作方向,而閱讀推廣合作正是雙方商談的重要內容之一。會談的成果之一就是將是次主題徵文活動確立為兩舘首度嘗試的閱讀推廣合作項目。與此同時,「出發•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已經作為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2011年度「悅讀•在路上」讀書月的開鑼活動,在財大校園內進行了首輪推廣。

對於財大圖書館而言,「悅讀Enjoy Reading」這一推廣品牌確立於2008年,並沿用至今。圖書館將閱讀理解為一種愉悅的體驗,鼓勵學生們能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放慢腳步,學會慢慢品讀經典作品,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在如今的資訊時代裏,閱讀的行為更加傾向淺層化、零碎化、娛樂化,並不利於學生們的學習和思考。因此,圖書館希望通過「悅讀Enjoy Reading」這個品牌,並依託圍繞其開展的各種閱讀推廣活動,幫助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努力引導學生培養和獲得一系列與閱讀相關的能力,包括:閱讀旨趣、閱讀習慣、感悟與思考能力,以及寫作表達能力,最終成為優秀的學習者。

城大圖書館對於閱讀推廣活動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思考。他們

Page 173: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71

將「Read @ Run Run Shaw Library」提煉為「閱讀」、「思考」和「寫作」三個關鍵的學習活動。在學校推動的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背景下,圖書館憑藉自身擁有的各種學習資源,開設各種主題的課堂外學習活動,努力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視野,提升人文素養,以達到「激發學生的求知熱忱,鼓勵他們發現探索;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之教育目的。

可以說,兩個圖書館對於閱讀推廣活動的理解不謀而合,即:通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支持學習活動的開展,最終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卓越人才。通過是次合作,我們更加確信,閱讀推廣活動不僅僅是提供一份書單、製作一系列絢麗的海報,我們看重並致力於提升的是活動的品質和教育意涵,以及從中所體現出的大學圖書館的專業精神和價值。

在此,我們由衷地感謝兩校的校長談敏教授(上海)、郭位教授(香港),和主管副校長叢樹海教授(上海)、Professor Arthur B. Ellis(李博亞教授)(香港)對兩館合作項目的大力支持。我們亦非常感謝在作品評審過程中悉心評閱學生作品的評委劉新老師(上海)和楊宏通老師(香港),他們的點評精闢到位,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每一篇作品在立意、寫作上的得失,從而引導他們學會細膩地觀察和思考生活。同時,我們還有幸在是次活動中結識了在城大短期訪學的台灣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先生。他不僅帶領學生們踏訪了香港周邊的山林、古道,使他們親身感受香港的綠色生態和風土民俗,而且還通過開辦的「自然與寫作」工作坊,與學生們交流寫作經驗;更為有幸的是,圖書館通過獨家訪談的方式,將作家個人對自然生態這一寫作形式的思考和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並傳達給更多熱愛閱讀與寫作的學子們。

是次「悅讀•在路上」讀書月系列活動的啟發,來自財大「稻草人」戶外運動協會組織的「夢想在路上•攝影作品高校巡迴展」,是他們的活動開啓了圖書館後續一系列以「悅讀•在路上」為主題的活

Page 174: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72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動設計思路。這些小小年紀就已走過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們,還將自己從國外採風的照片慷慨提供給我們,作為本書的精美配圖,以自己的方式和讀者分享旅行所帶來的人生感悟。此外,財大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及「讀者之友」志願者在活動的文案整理、撰寫和組織參與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財大人文學院經濟社會學系碩士研究生馬瑩同學在「行路•邊走邊看:行走中的思想者」主題館藏資源推薦中,更是積極地為圖書館尋求並提供學科支援。在此,圖書館由衷地感謝同學們為是次閱讀推廣活動提供的支援。

最後,我們還要感謝分別來自城大圖書館發展與行政辦公室和財大圖書館讀者服務部的諸位同仁,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裏,為推動是次合作徵文活動的深入開展所付出的心血。

作為兩舘首度閱讀推廣合作的最終成果,這份文集不僅選編了是次徵文活動的獲獎學生作品,還力求將與作品創作相關的各種附加信息以「行者檔案」和「行跡•心跡」這樣的形式呈現出來,以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由於時間較為倉促,又是兩館的首度嘗試,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深入合作的機會,讓兩館閱讀推廣合作項目的影響力在滬港兩地的校園裏得到延續。

Page 175: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73

Page 176: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74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參考文獻

書中海報文案及圖片資料的參考文獻包括:

1. 谷歌:http://www.google.com

2.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

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4. 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

5. Tocqueville's America: A Virtual Tour http://xroads.virginia.edu/~HYPER/DETOC/TOUR/beforleav.html

6. 〈行行重行行 志在富民:費孝通—行走一生〉,《人民日報》, 2005-04-28(第十一版)

7. 張經緯,《人類學家在田野》:〈時代各有問題,田野無處不在〉 《南方都市報》,2011-03-01

8. 〈漂泊中獲得永恆〉,《出版人》特稿: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39108/(查詢日期:2011-04-14)

9. 隱去後的繁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讀書報告, 豆瓣讀書: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282849/

(查詢日期:2011-04-14)

10. 豆瓣讀書:http://book.douban.com/

11. 孔夫子舊書網:http://www.kongfz.com/

Page 177: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 / 175

上海財經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悅讀•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

項目團隊成員分工

上海財經大學

圖書館

館長 李笑野 教授 總顧問

劉金濤 博士 項目執行顧問

譚丹丹 項目總策劃 項目執行人 項目聯絡人

孫陽陽 項目執行人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劉 新 講師 徵文特邀評審

香港城市大學

圖書館

館長 景祥祜 教授 總顧問

沈維文 項目執行顧問

駱慧婷 項目聯絡人 項目執行人 李淑君 項目聯絡人

何 穎 版面設計顧問

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楊宏通 講師 徵文特邀評審

Page 178: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176 / 悅讀•行者的故事

大事記

主題徵文活動兩館推進情況

2011.4 2011.6 2011.8-9 2011.10 2011.11-2012.1 2012.2-4 2012.4.23

徵稿階段

首輪推廣

(財大)

香港推廣

(城大)

新學期推廣

(滬港)

旅行文學書展

開卷好書獎

(城大)

評審階段

初審、復審

文集編輯出版

公佈獲獎名單(2.24)

頒獎儀式

上海財經大學2011年度「悅讀•在路上」讀書月系列活動一覽

時 間 分 主 題

「啓程:出發•行者的故事」

「第1站:夢想在路上」

「第2站:行路•邊走邊看」

「第3站:行路•旅途光影」

「第4站:行路•鄉土中國」

「終點站:重新出發」

2011.4–2011.10

2011.4

2011.5–9

2011.6.7

2011.5–9

2011.5–9

上海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主題徵文活動

公路電影分享會

「千村調查影像記」主題展

「出發」FOR志願者成長歷程主題展

活 動

稻草人2011高校聯合攝影展旅行分享會

「帶一本書上路」旅行讀物徵集活動「行走中的思想家」主題館藏推薦

活動詳情參見推廣網站:researchguides.sufe.edu.cn/enjoyreading

Page 179: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Page 180: 悅讀 • 行者的故事 Enjoy Reading • Story of Travelers

En

joy R

eadin

g S

tory of T

ravelers

「悅讀‧行者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是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與上

海財經大學圖書館於2011年首度嘗試的閱讀推廣合作項目。兩館

通過閱讀推廣活動,輔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以支持大學人才培

養目標的實現。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為創新思考提供了催化劑,通

過跨地域、跨文化、跨學科的閱讀、思考與寫作活動,培養多元的

理念和價值觀。

是次徵文活動為滬港兩地青年提供了一個以文學寫作方式學習和

交流的契機。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次活動強調旅行

與閱讀之間「知行合一」的關係,鼓勵學生以親身的旅行體驗,加

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領悟,並將個人感受落筆為文字。兩校學

子的作品圍繞同一主題匯總在一起,不僅提供了語言文字表達的

各種範本,還提供了豐富的視角,讓讀者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生

活的世界,為思考提供更多可能的維度。

本書不僅選編了獲獎作品和評審意見,還附有與作品創作相關的

附加信息和評審點評,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相信對熱愛文學

寫作的青年學生而言,這不僅是一本旅行文學佳作集,也是一本

生動活潑的寫作指導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