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50
农农农农 · 农农农农 · 农农农农农农 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 农农农农农农农 西() 农农农 2008 农 1 农 11 农

Upload: velvet

Post on 14-Jan-2016

16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 李瑾瑜 2008 年 1 月 11 日. 一、关于“农村教育”的认识. 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里,对农村居民及其子女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农村教育表现为一种“离农”的教育,它以城市为中心,培养离开农村、农业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又表现为一种“为农”的教育,它强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农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职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 李瑾瑜 2008 年 1 月 11 日

Page 2: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一、关于“农村教育”的认识

Page 3: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里,对农村居民及其子女的教育。

• 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农村教育表现为一种“离农”的教育,它以城市为中心,培养离开农村、农业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又表现为一种“为农”的教育,它强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农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职能。

Page 4: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 为农”教育是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离农”教育则是农民自主的民间价值取向。但是,农村教育条件差,质量低,绝大多数农村人不能通过教育实现改变身份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理想与梦想,农村教育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大多数农村人对农村教育并不满意。

Page 5: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映农村教育要么“离农”,要么“为农”。因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农村教育一旦选择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对另一个的背离,使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功能认识陷入困境。“为农”教育要求农村学生服务农村、安守农村、扎根农村,这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但却不利于农村孩子的社会流动,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离农”教育虽然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流向城市的可能性,却造成农村教育疏远农村社会,不利于农村的进步。

Page 6: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城市就象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农村人,特别是农村的上过学的年轻人,“离农”成为大多数农村孩子选择上学的唯一动力,也是获得教育收益的唯一出路。农村孩子将教育看成是掌握文化知识,积聚城市阶层所需要的文化资本,最终改变农民的身份。但农村知识精英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匮乏,从根本上滞缓了农村的发展,使农村贫困化更加严重。

Page 7: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的悖论,有人提出实现城市化或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异,消除城乡之间的封闭、对立与分割,这样,农村教育功能变得多样化。还有人提出城市“反哺”农村。这些思路有一定道理。但能否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Page 8: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城镇化和城市化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最重大的变迁之一。城镇发展模式主要以乡村社区为重点,强调“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结果城镇遍地开花,占用大量土地,又达不到效果。城市化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以大城市各种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或扩散效应。

Page 9: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城市财富的不断积累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城市是财富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财富流向的变化。城市与农村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半学条件、师资水平差别十分明显,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严重不平衡,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负担过重,丧失教育的机会更多。

Page 10: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我国农村教育的最大缺憾是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式教育为主,面向广大农民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很不完善,甚至缺失。

Page 11: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教育对农村儿童是权利而不是给予或施舍。我们看待农村教育时,总觉得教育对农村孩子是给予,而没有认为是应该享受的一种权利。一提到农村、农民、农村教育,我们的观念中能想到的就是贫穷、落后、愚昧等等负面甚至贬义的词语,在这种思维下,我们总是把劣质的东西推荐给农村。

• 所以,认识农村教育,就有“公民”与“农民”两个视角。

Page 12: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从给予或施舍的角度看农村教育,我们更多的是优越、优势甚至是距高临下的心理,这本身是不公平的。没有人在不公平的心理中能够有实现公平的行动。正因为这样,我们总是在抱怨、指责甚至批评农村教育,“我们对你们都够可以了,你们还如何”是多少人的心态!回归农村教育的本真价值,屏弃工具价值,才能把教育当作农村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加以维护。

Page 13: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在我们的社会分层观念中,我们总会认为农村农民是无知识、没教育的代名词。不好好读书就种地当农民,怎么象农民,是许多人的口头禅。农民缺乏教育,不能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不仅没有成为我们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的理由,没有成为我们为农民呼吁呐喊保卫教育权利的依据,反而成为我们讥讽贬低甚至侮辱农民的把柄,没有教育反倒成为了农民自己的罪恶!

Page 14: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有一本名曰《知识改变命运》的书,选择了几十位“追求知识、顽强奋斗,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的各界各路名人是如何通过读书教育成为“人上人”的历程。其中书中介绍的第一位是北京大学副校长、生物学家陈章良。陈先生的照片下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读书,我现在可能是海边一个捕鱼种田的渔民”。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受了教育、读了书、成了名的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心声。我们平时也看到一些人同样的表述:如果不读书,可能在放羊、在修理地球、在给别人打工、在伺候老板,等等,总之,不读书就注定干“低贱”的事。对这样很普遍的偏见性观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发问:我们是读了书才有幸没有成为农民,当农民应该是不读书不受教育的人!

Page 15: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如果真正按照常理,那些深深体会到农民辛苦又有幸没有成为农民的“人上人”,更应该用自己的声音、力量、努力为农村教育主张正义,而不应该只庆幸自己。

• 农村出身的每个人,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更何况,农村有那么多孩子读书受教育,成为名人者又有几何?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公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是“人上人”的教育?还是与生活、人生相关的教育?这也是一个有关知识教育改变命运的话题。

Page 16: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面对巨大的城乡教育差异的事实,城乡教育公平是当前人们关心讨论较多的话题。城乡教育公平的内涵是指城乡公民各自得到应得的教育资源。由于城市优先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重点安排投放到城市,将农村置于轻视或忽视的地位,导致城乡公民所得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别。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均经费,城市是农村的 1 。 86倍,初中生均经费,城市是农村的 1 。 92倍。中央教育拨款的 92%用于占人口 30% 的城市。农村教育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使农村教育无力也无法兼顾其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功能。

Page 17: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有两中具体的表现方式:大城市 ---小农村,小城市 --- 大农村。无论那种关系,都表现了城市对农村强大的吸附力。农村的教育资源都会被城市吸附而去,尤其是师资和生源。而且这种吸附力表现为客观和人为,被强化利用。于是就有了这样几种形态:农村学校是城市学校的“练兵场”、“回收站”、“流放地”、“歇脚点”。农村永远不会因为城市的存在而得到发展的支持力量,反而会把农村的各种资源利用甚至掠夺。所以,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不要盲目乐观和夸大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作用,更不要把“一体化”视为城乡教育公平的代名词。

Page 18: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农村教育发展的三根支柱:价值、情感与精神。

Page 19: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院长贝利:• 地球是神圣的,也是善良、仁慈和无私的。与地球打交道,就是改善人的生活,就是归返文明社会道德的堡垒 ----真实和质朴。农业不仅是民主的基石,而且是仁爱、道德和正义的基础。

• 农村曾给美国以伟大,农民将继续是国家的“道德骨干”。城市必须得到发展,它们是新的制度的核心,但决不能独自建立一种持久的社会文明社会。因为它要依赖强大的和健康的农村提供人、物质以及精神食粮。以往,城市就象寄生植物一样,把根扎在广阔的农村,从农村中吸收活力。其结果是非常明显的,美国灾难性地恶化了。城市和农村应该结束在历史上的对立状态,两者必须努力使农村生活和学校能有巨大的变革。

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等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年 3月版,第 84页 85页。

Page 20: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在农村教育发展中,还有一种现象甚至是倾向,就是过分夸大技术手段对农村教育的作用与力量。有人很自信地言说: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使农村教育从最原始的状态跨越到最现代化的状态。甚至有人预言,只要在农村学校解决了技术环境与条件,用信息的双向传输和多媒体手段,边缘农村的孩子会和城市的孩子同时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这里有很关键的教育教学问题没有被考虑:一是技术毕竟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不能代替教育教学;二是教育教学是关涉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价值的活动,直播课堂或播放光盘都不能使教育教学在农村孩子的身边发生感知。三是技术手段的使用其实有很高的成本代价,维护维修、配件耗材、网络电费、使用水平等等,都是制约技术手段发挥教育教学作用的重要因素。在许多看似让农村学校受益的“技术工程”中,许多农村学校因为没有持续的支持性条件而使技术设备成为了废物,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

Page 21: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二、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Page 22: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的构成• 1 、公办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受到师范专业训练,是农

村教师队伍的主体。但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地域结构、性别结构、类别结构等造成的差异而出现的数量短缺。而且教育行业成为就业的大户,每年许多非师范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就业的压力下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 2000 年“普九”时基本被转正成为公办教师的“民办教师”,他们年龄大,知识老化,教育教学的适应能力差。相当多的农村教师学历与能力之间差距较大,所学与所用之间矛盾突出。这些教师的住房、保健、福利等不能保障,教学的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加上教学的环境、条件及专业发展的机会很少,所以面临的教学困难与问题较多。

Page 23: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2 、代课教师。 1984 年底以前称他们为“民办教师”, 1985 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全国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目前许多贫困农村地区难以招到公办教师,这些空缺仍需要临时教师代替,转而又称为“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主要分布在乡村学校或教学点。

3 、自聘教师。由当地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地方教育发展需要自聘的教师,这类教师又可以区分为县(乡)聘教师和校聘教师,前者由县乡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支付工资,后者由聘任教师所在学校支付工资。

Page 24: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4 、试教教师。他们有规定的学历和资质的大中专毕业生,但受到编制限制未正式录用,提前安排到学校任教,每年通过考试有很少部分转为公办教师。

5 、特岗教师。从 2005 年开始主要针对“两基”攻坚县和边远贫困地区师资紧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的,从每年大学毕业生中选拔,聘期三年,工资由中央财政设立的专项资金支付,但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受到过师范专业训练,而且三年后由于编制限制,大多数“特岗教师”无法在当地继续从教。

Page 25: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6 、支教教师。有许多国际国内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资助的支援西部农村学校的志愿者支教教师,如团中央的西部大学生计划等,也有城镇学校援助农村学校的支教制度。这些教师被看作是给贫困和边远农村带去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气息的种子。

Page 26: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所以,农村教师队伍构成极为复杂,这不光是给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带来许多多样性的困难与问题,更使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Page 27: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稳定、合格”(即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保证农村教师学历合格)一直是政府制定农村教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与当时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数量缺乏、学历不合格现象严重,以及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对农村教育投入有限等政策环境因素有关。到二十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教师政策以“高素质和专业发展”为取向,提高素质与保障待遇相结合、学历提升与非学历教育培训结合、严格准入与优化结构结合、外部支援与内部培养结合,规约性政策与鼓励性政策结合。

Page 28: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启动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推动城镇教师援助农村学校、推荐免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实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加强西部男粗教师专项培训等方面的政策连续出台。但是这些政策举措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还必须探索强有力的农村教师政策,从根本上、从长远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Page 29: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政策性问题值得关注 • 教师政策的统一性与农村教师政策倾斜及适度弹

性问题。建设专业化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教师政策的总体取向,但对西部农村,“稳定、合格”仍需要政策保证的重中之重,在一些农村小学,存在明显的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和专业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始终无法解决,起原因就在于以学校师生比核定教师编制的政策,在当地教师总数超编的前提下,引进补充新教师相当困难。

Page 30: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政策的方向性与细节性关系上失真甚至扭曲。国家在镇定全国性、宏观性的农村教师政策时,重点常在政策的方向性上,而政策操作的细节性由地方教育性质部门具体规定,在实际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执行活动及结果偏离目标的不良现象。城乡教师交流就在这一问题,许多地方出现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选派的教师数量有限,难以在农村地区学校发生辐射带动作用,而且一些选派到农村的教师难以符合优秀标准,甚至个别学校把选派教师作为贬抑教师的手段,加之宣传力度缺乏,使被选派的教师在新的环境中缺失工作动力。

• 政策的连贯性与及时调整问题。解决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核定农村教师编制、控制农村教师外流等问题,国家政策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

Page 31: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一方面,由于农村教师基数较大,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农村教师占 80% ,相当一部分教师有民办教师转正上岗,加之近年来地方财政困难导致“缺编不补”,改招更加“廉价”的代课教师等特殊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总体偏低,另一方面,农村地域广大,农村教师培训面临许多困难。这是农村教师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应进行优先制度安排。

Page 32: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补充与培训机制有待重视和完善

• 随着三级师范教育向两级师范教育的过度,中师作为农村教师补充的“母机”作用逐渐消失,而高师院校加强综合性,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等政策性变革,相当一部分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参与农村教师培养的动力不足,教师职前培养的“去农村化”现象非常严重,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专业教育弱化,培养农村教师目标不明,大学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地区任教。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也被淡化削弱甚至“异化”,更多的教师进修院校与教研、电教、职教等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服务范围扩大,职能增多,培训者队伍缺乏,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主业受到很大影响。

Page 33: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流失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师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即教师趋向于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师资的日渐薄弱使本来就十分落后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城乡教育差距日益加大。这中现象后面是一种制度上的不完善。

Page 34: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正式制度的缺失是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缺乏硬性制度保障。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社会制度原因,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倾向于城市而非农村,优秀观感教师大量流失,但供给和补充却极为困难,给农村教育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如福利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子女问题等等。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保障公民生存权的功能,但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多重分割,而且农村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状态。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也影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对此有人建议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

Page 35: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非正式制度惯性是软性制度障碍。教师个人的职业认知阻碍了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教师流动机制的运行,需要教师群体选择为师资均衡有序流动的价值趋向,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社会心理,以及教师所具有的“经济人”的特征,决定教师流动后的个体收益程度,城市优于农村,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这一价值观影响作用巨大。大众对教师职业的传统认识影响教师流动,农村教师被认为低水平。信任危机阻碍了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流动了回不来怎么办?”这是多数城市教师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危机。

Page 36: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一些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生源急剧减少,变成“空壳学校”。乡村教师流向城市,县城学校便从乡一级学校教师中选调,这样拔高又不能及时补充,结果造成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处于滑坡状态。由于缺乏教师,许多地方和学校不得不使用代课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Page 37: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编制问题• 按照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师生比 1: 23 。 5 配备

教师,百人左右的学校只能有四至五名教师,根本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

• 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地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实际需要,确定独立的师生比例标准,以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说:“有些地方由于财政困难或财政供养人员超编,即使有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聘请代课教师”,有人算帐:一个公办教师每月享受的工资及各种待遇,能聘请十个甚至二十个代课教师。农村微型学校多,学生数量减少,但所有的课程要保证开齐开足,有一个学校开学发的免费教科书,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教材不要带到学校,没人上这类课。所以,师资不足,即使“两免”,对农村孩子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Page 38: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 据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在贵州省一个地区的调查,该地区 61837名教师中,代课教师 4415名,其中有教师资格的只有 10%左右。大部分教师学历是初中。同时,整个地区现有教师缺口高达 4610 人。在甘肃某县,全县 2782名教师中,有代课教师 519 人,2006 年和 2007 年两年通过“教师特岗计划”共招录“特岗教师” 261 人,试教人员共有 288 人,即使这样,该县仍有一千多名教师的缺口。

Page 39: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素质问题• 据有关统计数据,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已达 98 。 1% ,与全国小学教师的平均达标率 98 。 62%相差无几。随着农村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度迅速,农村中小学新教师高学历特征突出。

• 现有农村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师范训练,有些虽然学历达标,但“专业对口率不足三分之一”;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外语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普遍缺乏。从整体看,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普遍不高,能力普遍有所欠缺。

Page 40: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苏霍姆林斯基: 农村主要依赖学校,农村的文化水平

有赖于农村教师的文化水平。农村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是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

农村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对知识的不可熄灭的渴求精神。唯有如此,才能驾驭青年的思想,点燃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把,完成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

Page 41: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陶行知: 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乡村教师作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什么样的乡村教师才能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呢?

Page 42: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他们有农人的身手,他们都能够做农人的工作。他们因此可以了解农民的困苦艰难和一切问题,并且容易做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他们有了农人的身手,便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园艺等工作。他们有了农人身手,在乡间便有用武之地,因此便多办学之乐而少办学之苦。

他们有科学的头脑。他们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他们对于科学农业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感到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很切心希望把这些科学常识介绍给农人。这是乡村教师最应有的态度。如此,才能控制一般农民社会的守旧性。

他们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小学变成发电机,拿电力送到农家去,使家家发出光明来。虽然全校只有一个教师,也不觉得孤单寂寞。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活的电线,把学校和社会连接起来了。我们深信学校的唯一功效,就是能使全数村民都能安居乐业,爱乡救国。

Page 43: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现实中期待素质改善的农村教师• 无助的教师• 无望的教师• 无奈的教师• 无力的教师• 无为的教师

Page 44: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三、农村教师培训

• 印象:让人喜欢让人忧• 现状:成绩大大,问题多多• 矛盾:培训不足与培训过度 应然需求与实然效果

Page 45: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教师为何要“培训”?首先:教师要学习 其次:   教师要发展   教师要改革   教师要创新

Page 46: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有什么问题?— 失调了的诸种关系

1 、权利与义务   2 、公益与功利   3 、理论与实践   4 、工作与学习   5 、校内与校外 6 、心动与行动

Page 47: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有效教师培训的特点 —以促进教师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有效教师培训不是日常的“教学”或“上课” , 而是对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潜能的唤醒与激发 , 是对教师反思、变革、实践能力的有效培植。

Page 48: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基本观念● 成人有一系列经验和价值观;● 成人学习是独立的和自主的;● 成人学习需要以问题为中心;● 成人学习应是反思性的;● 成人学习应以实践为指向。

Page 49: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有效教师培训的特征

1 、 活动——体验; 2 、 贡献——分享; 3 、 反思——认同; 4 、 合作——促进; 5 、 激励——启迪; 6 、 过程——结果。

Page 50: 农村教育 · 农村教师 · 农村教师培训

当前农村教师培训的几个着力点

• 分层、分类、分科• 基于“学生受益”观念的确立• 理论、实践、经验结合• 依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特点设计• 外在资源与专业支持力度的加强• 培训机构与培训者能力建设• 政策、制度、资金与条件的保障